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0307 | 回复 49

    [讨论] 内郭五铢初考之四——北周说和西魏说的碰撞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涓生
    正式会员
    好评
    84
    差评
    0
    精华
    16
    注册时间
    2006-10-09
    最后登录
    2024-04-24
    楼主 发表于2019-01-16 23:14:12
    — (金如意) 设置高亮操作 (2019-01-16 23:17:40) —

    内郭五铢初考之四——北周说和西魏说的碰撞

    经过不断地总结,我们已经获得了详实的史料,现在将史料结合出|土情况来谈一下内郭五铢观点的异同。

    双柱五铢分为两个区域,一是两湖流域,以长沙和荆州为核心地带,较常见出个头较大的内郭五铢和双柱内郭五铢;二是南京及周边如扬州等区域,较常见出个头较小的双柱内郭五铢和双柱左右郭五铢,而无柱的内郭五铢很少见。三是梁的蜀地并未发现任何双柱五铢。从南京和长沙出|土情况来看,铁五铢成大批量出,中间不夹杂其他钱币;在铁五铢土层上方则为双柱五铢,相隔十公分内。两者衔接紧密。而大个的内郭五铢,则集中分布在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和绵阳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夹杂大量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同时出。内郭五铢的铸造时间起点,从梁元帝552年铸造双柱五铢始(当十五铢即双柱五铢),以及梁末通用双柱五铢的历史记载,说明双柱内郭五铢的流行时代早于建立于557年的北周和陈朝。那么最早可以到什么时候,则是争议的焦点了:

    观点一:北朝在西魏时期一直沿用北魏五铢,大统五铢一式为置样五铢(参见侯义墓考古的置样五铢,有一定争议),也是北魏五铢形制。而大内郭五铢和北周三品极为接近,并且与北周钱经常同出,因此大内郭五铢肯定属于北周钱。虽无北周铸五铢的直接记载,但不能成为北周未发行五铢的依据——历史上未记载发行的情况比比皆是。且史书载“(561年)更铸新钱,文曰“布泉”,以一当五,与五铢并行。”,“更铸”即说明布泉并非北周第一次发行新钱,因此在布泉之前的北周时期曾发行五铢完全合理。从蜀地存在大量未流通的内郭五铢来说,蜀地归西魏是在553年之后,晚于546年的大统五铢二式。大统五铢二式发行之时,西魏还在与东魏交战,并未到强盛之时;且并无西魏墓葬出大内郭五铢的记载,无合适直接论据证实在西魏546年发行的五铢是内郭五铢。而南梁在523年发行铁钱后,明显在梁后期有个铜钱回归的过程,推论此时再铸内郭五铢和双柱五铢回收铁钱是完全可能的。



    观点二:近年有专家(王泰初等)和资深泉友(大猫A等 )提出第二个观点,认为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铸造的大统五铢(二式),实为北朝大内郭五铢(大猫A认为西魏末年铸)。因无直接的北周铸内郭五铢记载,且西魏之钱在北周行用有所明记,因此北周在561年铸造的北周布泉,是直接和魏钱相兑换,也就是兑换的西魏铸的大内郭五铢。西魏和北周一脉相承,在西魏发行的大内郭五铢承接北周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也是合理的。西魏在后期发展逐渐壮大,江汉(554年)和巴蜀(553年)尽归之。在军事强盛之时发行新的钱币合情合理。

    南朝铸造的小内郭五铢和双柱五铢等,是早于北朝还是晚于北朝,也有完全相反的论点。
    赞成观点一者,认为南朝梁元帝552年在荆州铸双柱五铢(南朝内郭五铢应铸造更早于双柱五铢),目的是为了将梁铁五铢置换为铜钱。之后在南京继续流通乃至私铸,个头则越来越小。而北朝发行的大内郭五铢也肯定为虚值货币,因此北周(或在西魏末年)仿制南朝的内郭五铢铸造大个精整的内郭五铢,统一币制。从文字角度来说,北魏和西魏钱一脉相承均为直笔五,南朝梁为汉钱形制的曲笔五(如女钱),因此南梁承接曲笔五形制先铸造内郭五铢更合理。
    赞成观点二者,认为西魏早在546年(或西魏末年552年左右)即发行了大内郭五铢,而梁元帝借助西魏力量在荆州继承南梁皇位,因此铸造钱币参照了大内郭五铢而发行了直径略小的双柱五铢。梁元帝部下王琳控制长沙多年,因此也在长沙发行了和荆州等同的内郭五铢和双柱五铢。南京则在梁末流通个头更小的小双柱五铢,质量小铸造差。

    钱币按一般道理,是劣币驱逐良币,早期大钱后期越做越小是常事,如将南梁体系内的双柱五铢从荆州长沙的大型内郭推到后期的南京小型内郭,争议很小。但要注意的是北周(西魏)和南梁是两个国家,早期大钱发展到后期小钱的规则在不同国家并不一定适用。两国货币体系差异甚大,比如梁武帝在523年大规模“尽罢铜钱,更铸铁钱”,铁钱置换铜钱,民间财富被大量掠夺。但北朝并未跟进,而继续保持其魏钱为主的货币体系。历史上不同国家发行同类钱币也比比皆是,那么是南朝跟进北朝铸造较差的小钱,还是北朝跟进南朝铸造更好的虚值大钱,均存在可能性。如果没有确切的考古证据,确实很难定夺。这里和几位泉友深入交流,将多个观点整合成两类大方向,供各位泉友继续深入发表意见。制作了一张简图,体现出不同类别内郭五铢的分布情况。




    本文观点探讨人:涓生 金如意 lin1 任双伟 小泉张嘎 唐睿等

    (涓生为第一作者,如需转发或引用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即参考资料见下文内:

    内郭五铢初考之三续——后三国时代梁陈历史记载整理版

    南北朝五铢三大谜随谈,天监!西魏大统!!内郭!!!

    内郭五铢归属及断代初考之三——南北朝后三国时代历史记载

    内郭五铢归属及断代初考之二——起于西魏还是北周?

    内郭五铢归属及断代初考之一——北周钱还是南梁钱?


    附言: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因为我们想知道这么多五铢背后的历史真相。提出有道理的观点,互相举实例论证,这是很重要的过程。民国的前辈罗伯昭、丁福保等在早期缺乏各类资料的情况下提出过陈五铢说,是一个进入内郭五铢的开端;牛群生老师在八十年代结合陕西和四川出|土实例提出内郭五铢北周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我们今天知道他们这些前辈的推论都是有瑕疵和问题的,有泉友认为他们观点错了,但正是他们在几十年前不懈的研究和推论,才有我们今天讨论的基础。将来就算我们结合实证找到了内郭五铢的根源,也不要忘记前辈们和泉友们为真理所做的多年努力,因为没有观点的碰撞,就没有真相的产生。大家请和平讨论,非礼勿言,就事论事,谢谢。

    xyany泉中折二belenoo 觉得赞
    — 此帖于 2019-01-17 21:24:58 被 涓生 编辑过 —
    离线 涓生
    正式会员
    好评
    8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6
    注册时间
    2006-10-09
    最后登录
    2024-04-24
    1楼 发表于2019-01-17 11:44:18
    lin1:
    徐版坚定不移推动此主题的探讨,个人表示敬佩与支持!
    先说简单陈述自己“目前”的看法:25mm内郭五铢始铸於西魏,两柱五铢始铸於梁元帝,23.5~24mm内郭五铢(非薄板)倾向西(后)梁,由大变小还是自觉合理。强调“目前”二字,想表达只要有更合理的论述(当然需具有间接证据)或实证,必会调整。25mm内郭如为北周所铸,其铸期约4年,而北周布泉的铸期长,其存世量多於内郭五铢?提出这条必然能有不一样的解释...


    感谢林兄的探讨。在发此文前和林兄细谈了不少内容,吸收并进行了归纳成了两个大类观点(细分到小观点还有很多分支,就不再分下去了),但依然有所不足。我们一步步来回复。

    1.双柱五铢始于梁元帝552年,这个问题最小,最容易推证。在梁系钱中,先大再小的问题也不大,林兄的观点25mm内郭五铢—24mm双柱五铢——24mm内郭五铢,属于西魏末铸内郭五铢说。

    2.北周说始于557年铸,西魏末始于552年前铸,大统二式说始于546年铸。布泉561年铸,五行大布574年铸,永通万国579年铸,存世量来说布泉最多,五行大布次之,内郭五铢和五行大布大样差距不大,永通万国最少。除了布泉外,其他几个品种都是相隔几年,难以用铸期说来解释存世量。

    离线 涓生
    正式会员
    好评
    8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6
    注册时间
    2006-10-09
    最后登录
    2024-04-24
    2楼 发表于2019-01-17 11:54:56
    lin1:
    徐版坚定不移推动此主题的探讨,个人表示敬佩与支持!
    先说简单陈述自己“目前”的看法:25mm内郭五铢始铸於西魏,两柱五铢始铸於梁元帝,23.5~24mm内郭五铢(非薄板)倾向西(后)梁,由大变小还是自觉合理。强调“目前”二字,想表达只要有更合理的论述(当然需具有间接证据)或实证,必会调整。25mm内郭如为北周所铸,其铸期约4年,而北周布泉的铸期长,其存世量多於内郭五铢?提出这条必然能有不一样的解释...


    3.而南梁在523年发行铁钱后,明显在梁后期有个铜钱回归的过程,推论此时再铸内郭五铢和双柱五铢回收铁钱是完全可能的”  这个过程是从出|土实例分析的,我前文未提,林兄看得很清楚。


    从南京和长沙的出|土实例来说,铁钱都是在同一土层集体出现,中间未夹杂其他钱币,同一土层也没有其他铜钱。而在铁钱土层之上不远,则大多是梁末双柱、私铸等小钱。这个铜钱回归的过程没有史书记载,只有私人的现场发现。


    4.王泰初老师在近期发的文章提到的是大统二式说,大猫所提的是西魏末说,两者较为接近所以放在同一论点中,现在已在原文注明差别,感谢提醒。

    离线 涓生
    正式会员
    好评
    8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6
    注册时间
    2006-10-09
    最后登录
    2024-04-24
    3楼 发表于2019-01-17 11:56:41
    小笑:
    学习,文章里包含了目前钱币界一些重要观点,其中必然包含部分符合史实的部分。不过人为的区分“大统二式”,以及预先设定内郭五铢的承续关系,也许对研究没有太大帮助。梁钱是否一定就和内郭五铢直接相关?从天监五铢到双柱五铢,中间有什么关系承续 需要更多实物和信息支撑。


    楚兄的图包含很多内容,希望进行深入分析和大家一起讨论。

    离线 涓生
    正式会员
    好评
    8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6
    注册时间
    2006-10-09
    最后登录
    2024-04-24
    4楼 发表于2019-01-17 11:57:44
    爱泉也疯狂:
    共同 研究一大乐事.  历史的度量衡货币   也是历史一时期选择的产物  适应于当时经济状态模式  也是当时之经济和人民需要的状态。总结之 但一时期的产物 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总归要退出它的历史舞台。
    当时的国家对于经济调控 非常不完善 考虑欠佳!  南梁钱币...

    唐兄的实证法是南朝内郭五铢和双柱五铢探讨的一个切入点。

    离线 涓生
    正式会员
    好评
    8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6
    注册时间
    2006-10-09
    最后登录
    2024-04-24
    5楼 发表于2019-01-18 22:33:34
    lijich1314:
    出的实物是很重要,但是要看整个层面的钱币,并不是一两个就能说明全部,那样的话容易武断。


    出|土是建立在同地、多次、有量这几个基础上。如果有墓志纪年那是最能说明问题。这个观点我在前面的文中提过,欢迎友浏览。

    离线 涓生
    正式会员
    好评
    8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6
    注册时间
    2006-10-09
    最后登录
    2024-04-24
    6楼 发表于2019-02-28 11:54:15
    警钟:

       90年代《陕西金融.钱币研究》对这个问题就有不少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铁证,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不采用科学方法,这个断代问题将是一个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

    大内郭五铢是北周行用钱,也就是北周五铢,这点是没有争议的,争议在于有人提出西魏初始发行论或者大统二式论。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