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105
主题
8220
帖子
1.2万
积分
知名老店,解放后政府公私合营组成现在家喻户晓的太谷广誉远定坤丹药厂。品相如图。申通。 从以下历史记载可知,广誉远字号存在于1907-1930年间,此盒就是那时的产物!明嘉靖二十年(1541)在太谷县行医的石先生在县城钱市巷开设药店广盛号,石先生晚年,为筹集资金试制宫廷名药龟龄集,将广盛药店转让给太谷有名的商业大户阳邑村杜家。广盛号从此成为阳邑杜家的家庭药房。清嘉庆十三年(1808),在杜氏主持下,广盛号招入姚聚上、武棣秀、程克明等5家资本,组成资本为6000两白银的合股药店,开始面向社会经营销售。合股后的广盛号更名为广升药店聚记,简称广升聚。并在原址上进行扩建,业务逐渐扩大,有汤剂饮片制作、成药销售和零整药材批发销售。陆续在汉口、怀庆、禹州、祁州、彰德、广州等地设分庄。到光绪四年(1878),广升聚盈利达48.4万两白银。其中以开股形式分去的红利银25.73万两。然而,由于经营日久,财伙顶身股比例日渐缩小,股东抽股现象日盛,于是,广升聚再次改组,加入段纯意、申达权、秦三馀等7家资本,资本总额增至2万两,广升聚更名广升蔚,段纯意出任带东掌柜。段氏当家后,与二掌柜申守常以及顶身股的伙友陈永全、乔锦泉、吴会文等原广升聚主将渐生矛盾。光绪十年(1884),二掌柜申守常辞职。翌年,伙友陈永全、乔锦泉、吴会文等集体辞号,同时带出7家股东,另组他号。在段氏主持下,广升蔚又招入益泰谦、李赞光等入股5000两,凑足资本2万两,继续营业。然而,经营20余年,累计获利不足4万两,股东抽股现象频发,经营难以为继。光绪三十三年(1907),广升蔚第三次改组,太谷绅商巨族孟广誉入股9000两,号名更改为广升誉,孟广誉出任带东掌柜,经营数年,药店仍无起色。民国7年(1918),孟广誉坚决退股,广升誉无法维持。于是,又拉白燕张家张尚渭、锦全昌掌柜张锡玉入股共2.1万两,以挽救危局。连同孟广誉的铺底折价9000两,共计资本3万两。号名改为广升誉正记,然而,努力经营多后年,仍未能改变颓势。到民国18年(1929),广升誉亏损额高达1.2万两白银。19年(1930),股东孟广誉坚决抽股。广升誉再行改组,号名改为广升裕,继续经营,新入股的广升远经理王志杰出任当家,聘请了暗熟药材业务又长于医术的吴华亭任总经理,同时在经营方法上采取缩小批发业务,集中力量搞成药研制的方针。此举收到良好效果,龟龄集、定坤丹等数十种名贵中成药的制作及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销售额明显增加,“誉”字牌定坤丹很快驰名三晋,营业相对稳定,利润年有增加。 [justify]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升裕获得国家贷款继续进行经营活动,恢复定坤丹、龟龄集生产,并取得较大利润。1955年,响应国家号召,与广升远、广源兴一起公私合营,共同组成山西省公私合营太谷广誉远制药厂。[/justify]
370
6446
7186
继续!
亏大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