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池谷:总结一下,1.玩的早,2.有时间,3.有钱。如今的年轻人,学业事业压力够大了,学习什么?没那空,花钱玩点美品钱币吧,又没钱。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苦与乐。当今年轻人的情况我也了解,毕竟我也有孩子。也看到诸如小鹤、王储泉阁等朋友的不懈努力。
但是我们年轻时就有钱没压力吗?
我生在农村,那会儿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作为农村孩子,如果不能考取中专、大学,就只能在家种地了。而那时的录取率和现在没法比,一个村子10年不一定有人能考个中专、大专,本科的也就想想吧。大部分人的学习可能没有现在学生大,因为就没有机会学习,我放学回家不是去写作业,而是到地里干活去了。忙的时候天不亮到地里干两个小时,再上学很正常。
我们那个区域生活还算不错的,所以上高中住校那会儿,我每个星期可以有五元生活费。吃饭需要搭配粮票,农村孩子需要先把粮食送到公社的粮所,拿着单据到学校换粮票。早晚两顿是咸菜,中午冬日天天吃大白菜,2毛钱一份,就这还有同学吃不了,顿顿吃咸菜。而我不错了,5元钱省点花,可以拿出2元买铜钱。可那会的铜钱相对也不便宜啊,没有大量坑货,普通宋钱也5毛一个,清钱大样2元,康熙背字5毛,罗汉5元,咸丰当十5元,普通清钱没人要。明钱、南宋几乎看不到,地域关系很多现在常见的东西那会儿当地就是看不到,想买买不着。我曾买个永乐花了8元,买个万历折二算是捡漏了按小平的价2元。就有一样好处,能跟同学要点铜钱,但大部分都是普通清钱。
我算幸运的,考了个大专。大学期间几乎没玩钱,真的玩不起啊。就没有去过当地的市场。
参加工作第一年见习期,月工资185元。吃饭都不够。天天吃拉面,小份的1.5元。抽两元的软包哈德门、九州、昆湖、黄桂花。就这还能省点钱买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