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 转到
    查看 9410 | 回复 81

    请教@是方足还是尖足形制?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寒鸿轩
    荣誉会员
    好评
    12
    差评
    0
    精华
    20
    注册时间
    2003-11-09
    最后登录
    2024-05-21
    80楼 发表于2007-09-07 03:27:00

    接下来说说赵国的情况:按照前边几位前辈的说法:赵国的情况可能有这样几种情况:1、尖足布方足布混铸;2、先有尖足后有方足;3、先有方足后有尖足;还是按照上文的方式推演,首先我们先试试讨论第三种情况:现有尖足后有方足布;小尖足布的由来其实从币形上看几乎可以确认是由大尖足布演化而来的,且如果双方做重量对比的话,应该也会存在一斤布和半斤布的兑换关系;这里有些泉友会有疑问:你刚才不是说由于一斤布作为主币单位的情况下半斤布的铸量会远远少于一斤布吗?怎么解释尖足布存世量里小尖足和大尖足之间的比例关系?看官别急,下文自会分解,这里我们先讨论现有方足后有尖足的可能性,好了,假设现有方足布后有尖足布的观点成立,那么演变过程有可能是:赵先铸行方足布,并且与耸肩尖足空首布同时铸行流通,随着时间的推移,耸肩尖足空首布演变为同类型实首布,但主币单位是半斤布(方足布),为了进行大额支付发行者又铸行大尖足布,再后来,主币在流通领域更加强势,于是小尖足布出现了。。。小尖足布和方足布共同流通了一段时间,终于因为再度的通货紧缩导致用重量稍微减少的小尖足形式替代了方足布。。。对不起大家了,我觉得这个猜想实在难为我,很难用货币经济学演绎的方法来推导,呵呵,总之我是想说明这种情况实在太难实现了;我们再看看尖足与方足混铸的情况:我不排斥这个时期的存在,这里其实我们在探讨一个可以清晰界定的时间长度上的先后顺序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方足布在赵国是哪里来的?对于这种推理来讲,方足布有可能是赵国的货币发行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进而影响了周边韩魏的货币形态,也有可能是从韩魏学习来的;对于前者,也许有这种可能,虽然我说这句话可能让我的整篇分析变成没有确凿立足点的“废话”,但是我仍然无法排斥这种小概率的可能性,只是我认为赵从韩魏学习来的方足布形态可能性更加大一些;好,我们继续按照赵从韩魏学习方足布形态来分析,这时候尖足布属于与方足布同时出现的货币形态,我们按照“格雷欣法则”来推导就会很容易看出来,尖足布可能会从发行到流通领域在赵国把尖足布彻底的踢出流通领域,因为尖足布对比方足布来讲由于重量轻,属于诚实货币体系中的“劣币”;而事实呢?好像没有,赵区域内的总出土量统计,方足布的出土量还是占了上风。可不可能是发行者根据不同的铸地顽固的铸行同类货币而强制流通呢?说实话,我不信,还是因为“格雷欣法则”,当社会交易各方不认同某类货币形态时,若非中央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流通,则发行者所面临的压力与货币本身是一样的。关于“格雷欣法则”我再解释一遍:第一次检验这个法则的案例是美国南北战争中政府发行的“林肯绿币”,当战争暴发后,货币需求量爆增,北方政府求助于早年的华尔街,通过发行政府公债的形式迅速募集了大量的民间资本用于战争消费,而南方政府呢?他们没有一个华尔街这样的金融市场,政府能做的只有大量印刷纸币并投入市场。要知道,这时候的“绿币”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国民党金圆券”,它背后是白银本位的货币体系,每张绿币背后都是承载着一定的白银储备,并且那一时期“林肯绿币”和白银美元硬币是共同流通的;但是实际市场上的后果是什么呢?很快,市场上就再也见不到白银美元的整额硬币了,接下来,民众大量的兑换中央银行的白银储备,政府的白银储备迅速减少,没有办法,中央政府只有宣布调整“绿币”对白银的兑换价格,于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高额通货膨胀出现了。。。之后,经济学家和金融学者开始用“格雷欣法则”套用历史上的历次货币转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终于发现这个法则在全球的历史上屡次验证了它的正确性;在中国古代很著名的例子就是崇宁通宝(重宝)在面额被减至折二后,民间出现大量藏匿的现象,今天我们见到的集中式崇宁窖藏多半是那个事情的产物;言归正传,今天我们见到的方足布/尖足布出土现状和比例关系无法套用“格雷欣法则”,我个人认为在金属本位的诚实货币时代,推翻“格雷欣法则”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在“信用货币”时代或“远期债务货币”时代,因为当年对货币的流动性要求比现在更高;因此,这种方足、尖足同时始铸的猜想我个人不愿意接受。最后来说我更倾向的观点:先有尖足布后有方足布;我们前边已经说明了大量的论证逻辑,这里我演绎的简单一些,但会力求合理:赵国在战国时代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慢于魏国的,也就是说赵国的在战国早期的货币需求量低于魏(与韩比我不敢判断,但是低于魏是一定的),这时赵境内流通的货币形态是以耸肩尖足布为主;接下来,耸肩尖足布的货币形态被实首大尖足布所取代,同时出现了早期的半斤布,也就是早期的小尖足布(我认为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耸肩状小尖足布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而这个时期,韩魏已经开始了斤布——方足布的转变(注意,这三个国家的转变期不是同时的,赵要慢一拍);当时三晋地区的国际见贸易显然较其他国家之间更加频繁,经济合作也更加紧密,这一时期韩魏两国正在经历着一斤布——半斤布的主币转换过程,而这个过程对赵的影响是同样的,因为金属开采量受到的限制是同样的,甚至与赵国更甚,回头看《史记》就会发现,赵的铜矿探明量在当年是很低的,大量的铜来自它交界的燕国供应,这一点与其他国家无异。于是,赵比韩魏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实首一斤布为主币到实首半斤布为主币的过渡过程(没办法,历史留给他们的时间确实比韩魏要短),这个时候小尖足布成为了赵国的主要流通货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赵国发现他们的尖足布在金属承载上确实劣于韩魏的方足布,于是赵国的部分地区开始学习韩魏铸行小方足布。演绎到这里泉友们肯定有一个疑问:接下来能不能用“格雷欣法则”推导一下后续的情况?跟今天的出土记录是否吻合?我的回答是有吻合的地方:我们在大量的出土记录中可以看到,在赵国境内,大规模窖藏方足布的出土量远远多于大规模窖藏尖足布的出土量,而如果我们记录下这个比例,再对比一下零星或小规模窖藏出土时方足布和尖足布的比例关系,就会发现,在小规模出土的情况下,尖足布的比例远远高于大规模窖藏出土情况下尖足布的比例;这说明什么了?说明小尖足布在流通领域确实比方足布更加“坚挺”,因为它是相对的“劣币”,所以它的流动性更强;那么您也许还会问:为什么尖足布没有把方足布彻底击溃而赵境内方足布依然有这么大的存量呢?我猜想两个因素起了作用:1、国际间贸易对结算货币的认同;2、政府干预了,确实,即使是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也没秦始皇那个本事彻底的统一一下国内的币制,当年的政府对自由市场的干预力度是很有限的,但是作为一个大国的政府,至少它可以干涉货币发行者,也就是那些封侯,不管您信不信,我是比较认同这种可能性;上面这么一大段文字就是我对赵国发生的情况的观点再看各国也均存在环钱包括赵也有刀的货币形态,这个我同意北京泉虫的观点:因为这一时期很多地区的归属权经常发生换手,所以币型会有突然性的变化,甚至有些出土的被截了首足的斤布中间打个眼,当年做环钱流通的现象也能说明这点(我不止一次亲眼目睹这种然人难于接受又感到可惜的先秦钱场面,东西都非常开门)呵呵,说了一大通,估计大半要丢人了,您就当是我作为一个初学者的笑谈吧


    离线 佬藏
    论坛版主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4-03-28
    最后登录
    2024-06-08
    81楼 发表于2007-09-08 05:39:00

    这个寒鸿轩同学比较有才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