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3 转到
    查看 42388 | 回复 128

    [讨论] 大中洪武泉货考(稿)之一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zd
    正式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21
    最后登录
    2024-03-22
    楼主 发表于2015-02-04 10:48:37
    — (古魂) 设置高亮操作 (2015-03-05 06:09:59) —

    第一章  朱吴政权时期的铸钱
         本文的内容,是探讨明代早期铸币——大中通宝和洪武通宝,因而将开篇时间设定在最初开铸的公元1361年。按照中国古代的正统年号,当年为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如果按朱元璋所奉韩林儿大宋政权的年号论,又称作龙凤七年。
        虽然名义上还是韩宋的属臣,此时朱元璋已开始谋求独立,以应天为中心,建立江南行省作为根据地,麾下军队壮大至数十万人之多。他所面临的主要威胁,除了元朝军队的负隅顽抗,更来自那些各怀野心的地方豪强。其中势力最盛的两位同样都是抗元草莽出身,十八条扁担起事的兴化盐贩张士诚,盘踞江浙地区建立了大周政权,占据湖广、江西的大汉国主陈有谅,则是篡位夺权的天完红巾军将领。在此后的七年里,朱元璋逐步扫平各路势力,北上攻下大都将蒙元逐至漠北,成就明帝国一统天下的基业。随着朱元璋势力范围逐渐扩大,义军政权铸行的铜钱也流布四方。
                                                       第一节  应天府宝源局初行钱
        至正二十一年(1361)正月,朱元璋在应天接受小明王韩林儿的封号,称吴国公,随即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二月,地方上的分枢密院全部改为中书分省,之后又将所部中央机构的行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设立盐、茶法对大宗商品实行专税专管⑴,设置应天府宝源局,开铸 “大中通宝”钱⑵。
        元末义军政体多仿元制,按元代体制,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为“中书省”,省级地方行政机关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书分省”是行省下属具有临时性质的派出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战时在主要战役地方又设有“行枢密院”。
       此前朱元璋以韩宋江南行省平章乃至丞相的身份总揽军民事务,行省是以他为首的最高首脑机关,地位稍低的行枢密院为各将领任官之所,其下的分枢密院则是地方各府的上级领导机关。现在朱元璋成为高居行省之上的吴国公,行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分枢密院改为中书分省,从上到下的统属体制由原来的“行中书省、行枢密院--分枢密院--府”改为“行中书省、大都督府--中书分省--府”。体系的调整顺应形势,实质是以元代中央政府机制为模本,建立自身独立的政权。为敷衍韩宋,谋求在原有框架内的合法性,朱元璋的中央政府依然采用与元代地方政府相似的官制名称,其首脑机构仍称“行省”,并一直沿续了数年⑶。
        经济政策目的很明显,增加税收和铸行铜钱都是为了增强经济实力,为即将展开统一全国的战争筹措经费。而最早实行的钱法,也“复制”于元代法令
        元朝以钞和铜钱作为主要货币,朱吴政权收税时钱钞兼收,并未加以限制⑸。元末战事频发物价飞涨,交钞滥发无度大为贬值,导致了剧烈的通货膨胀。朱元璋此时开炉铸钱,既是为了收取铸币税和进行政治宣传,也是因为市面上钱(钞)价起伏不定,铸大中通宝“与历代钱相兼行使”,以平衡钱货的价值⑹。习惯使然,新发行的大中钱仍定与元钞折值,以“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这里的贯、两、钱均系元钞及旧钱单位。与此同时朱吴政府还发放茶叶贸易凭证,每引作价二百文钱⑺,民间以铜钱易货,价值听从民便。
        立钱法铸新钱,历来是古代帝王建国之初的头等大事。王士禛《池北偶谈》说 “大中”是太祖初定的国号,后来的“大明”是祈天得来⑻,此中八卦姑妄听之。考“大中”二字,源自《易经》中的“中正”一词,邵伯温《易学辩惑》曰:“自伏羲已来,大中至正之道,昭昭然具在《易》中”。朱元璋以“大中”为号,是有盖过元“至正”之意,与徐寿辉“天完”盖过“大元”的作法如出一辙。可见“大中”是朱元璋最初拟定的年号,在他帝业成就之后又被“洪武”二字所取代。
        元末乱世群雄之中,朱元璋并不是第一个立号铸钱的人。“大中通宝”开铸以前,就有张士诚 “天佑通宝”、徐寿辉 “天启通宝”、陈友谅 “天定通宝”和“大义通宝”,以及韩宋政权的“龙凤通宝”。此时距朱元璋登基尚有七年,距他称吴王也还有三年,一些书中因此将大中通宝归为元末义军钱。这样分法倒也没错,只是大中钱明开国后还在铸行,与其后的“洪武通宝”并铸了较长一段时间,称其为明皇朝钱之肇祖当之无愧。
        明朝在洪武建元以前,共设立了江南、江西、湖广、浙江四个行省,其中江南、江西两省有明确的开炉铸钱记录。大中记地(局)钱中没有与这两省相对应的品种,两地建元以前所铸的大中通宝应为光背·计值类。
        大中通宝全部为青铜质地,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共五等,形制大小与元至正通宝钱大致相当。光背·计值钱折五以下均无背文,折十钱面值最高,为了使用时与折五钱区分,在钱背上都注有“十”字。大中折十光背钱很少出现,即使见到也难说不是在某个时候被刮去背文。
       江南行省是在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攻克集庆路后建立起来的,集庆路随即改称应天府,成为江南行省治所,这里是朱元璋最重要的根据地,其后更成为明帝国早期的首都
        史中对应天府宝源局初行钱的记录非常简略,未说明铸的是小钱还是大钱,王裕巽先生《明代钱法变迁考》中称初铸仅为小平钱⑼,此说或有疑问。元末社会上通行的货币品种繁杂,交钞之外还有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铜钱。元至正通宝钱有背蒙、汉文计值五等,折银的至正之宝同样是五等而且虚值更多。义军钱中龙凤、天启、天定、大义诸钱为三等,张士诚的天佑通宝为四等,面值最大到折五钱。朱元璋铸钱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大中通宝免不了要和其它品种进行兑换,只铸小平费工费时讨不了多少便宜。大中大钱即使不是一开始就有铸,间隔时间也不会太久。史中五等钱式最早被提及,是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建立江西货泉局时作为式样下发,这些样钱应是由宝源局铸造完成。
        早期朱元璋是否参与过“龙凤通宝”的铸行不得而知,但显然初铸大中钱时并不缺乏可参考借鉴的对象。不遵循其它义军钱的惯例,而是直接承袭元制发行五等大中钱,这或是由于元末集庆路的用钱习惯使然,也彰显他不同寻常的野心。应天府宝源局开炉第一年,共计铸钱四百三十一万文⑽,之后规模迅速扩大,第三年铸三千七百九十一万有余⑾,行钱初见成效。
        从至正二十一年一直到洪武朝初期,应天府宝源局铸钱未闻有中断。江南行省升级为南京后,该局铸行了大中背“京”字钱五等,与之对应的光背·计值钱如附图所示,这一系列今称为〖南京版〗。从存世实物来看,大中光背·计值钱五等版式成套的种类并不多,对照前述宝源局早期的铸钱经历,以及每年数千万文的铸造规模,惟有“南京版”能与之相匹配。可知该局建元前后所出大中钱整体形态大致相当,现所称的“南京版”光背·计值钱,其中有很大部分应为元末出品。
         〖南京版〗大中通宝书风端庄稳重,钱体大小适中,背郭常带有圆意。它们的出土分布广泛,各地的窖藏中均有发现,江南地区所见尤多。虽然算不上最精工,但其作为明钱开山之作意义非凡。它所倡导的楷书“尔宝、双点通”文字结构,打破了金元时期模仿瘦金体的主流钱文格局,在早期大中、洪武钱上出现的比率是统治性的,朱元璋铸钱从一开始就显出不同。

                                                     

    注⑴:《明太祖实录》卷九
    (至正二十一年)二月 癸未朔,改分枢密院为中书分省。甲申,始议立盐法置局,设官以掌之。令商人贩鬻每二十分而取其一,以资军饷。丙午,议立茶法。…… 法令府、州、县委官一员,掌其事从之。
    注⑵:同 注⑴
    (至正二十一年)二月 己亥,置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先是,中书省议:“以国家先立钱法未定,民以米麦与钱相贸易,每米一石官直钱千,而民间私易加至三千。然钱货低昂岂能久而不变?今请置宝源局于应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使与历代钱兼行。以四百为一贯、四十为一两、四文为一钱。其物货价直一从民便,设官以主其事。”上从之。是岁铸钱凡四百三十一万。
    注⑶:《明代大都督府略论》李新峰
    当时的形势是,朱元璋一方面要敷衍龙凤政权,采取与元朝地方行省相似的官制,另一方面则尽量模仿元朝中央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其各地中书分省的体制就是元朝行中书省总揽军民政务的翻版,而元朝中央政权的制度是以中书省统揽军政,而以枢密院分制其权。朱元璋就是按照元朝中央制度中枢密院的位置来设立大都督府的。
    注⑷:《明史》卷一百二十四·列传十五李善长传
    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
    注⑸:《明代钱法变迁考》引《续文献通考》卷十八征榷一  (王裕巽)
    其二、许元钞继续使用,史云"明太祖即吴王位,……凡商税三十取一,收钞及钱"。
    注⑹:同注⑵
    注⑺:《明太祖实录》卷九
    辛丑二月 丙午,议立茶法。其法:“官给茶引,付诸产茶郡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请引,方许出境。贸易每引茶百斤,输钱二百,郡县籍记商人姓名,以凭勾稽。
    注⑻:《池北偶谈》卷一 谈故一  (清·王士祯)
    明太祖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故当时钱文有“大中通宝”。
    注⑼:《明代钱法变迁考》 (王裕巽)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于应天设宝源局,开始铸行大中通宝平钱。
    注⑽:同 注⑵
    注⑾:《明太祖实录》卷一三  癸卯十二月 戊午,是岁,宝源局岁铸钱三千七百九十一万有奇。







    阳光林 觉得赞
    5条评分 ,红包+315.00
    这个夏天 红包 +100.00 2016-02-26 19:46:57
    le透 红包 +100.00 2016-01-12 11:55:53
    le透 红包 +100.00 hao 2016-01-12 11:55:21
    金如意 红包 +10.00 好文章才能长知识 2015-02-20 18:46:39
    xyany 红包 +5.00 好文,佩服!继续。 2015-02-04 11:00:41
    — 此帖于 2015-02-04 15:57:19 被 金刀客 编辑过 —
    2022-09-06 转正
    离线 zd
    正式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21
    最后登录
    2024-03-22
    1楼 发表于2015-02-04 10:49:54

    我靠,怎么编辑?

    2022-09-06 转正
    离线 中书令
    一级发帖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01-07
    最后登录
    2021-07-02
    2楼 发表于2015-02-04 10:52:33

    欣赏

    离线 魔王牛
    实名认证
    好评
    4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3-12-03
    最后登录
    2024-03-07
    3楼 发表于2015-02-04 10:55:38

    板凳。。。。泡茶。。。。

    离线 weislot
    实名认证
    好评
    1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1-14
    最后登录
    2024-03-17
    4楼 发表于2015-02-04 11:05:37

    前来学习

    身份已验证:韦世良 宁夏宁武

    离线 zd
    正式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21
    最后登录
    2024-03-22
    5楼 发表于2015-02-04 11:10:10

    第二节  江西货泉局,地方铸钱的先行者
          朱吴政权建立江西行省,是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正月⑴,最初省治为吉安,旋即改治洪都府,也就是后来的南昌。在此之前,元属江西行省北部被陈友谅所占据,朱陈之间为争夺领地进行了多年的战争,朱元璋逐渐占据上风,控制了赣州路以北地区。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两军展开著名的鄱阳湖大决战。如同三国赤壁之战的复演,陈汉军队的高船利舰受火攻而大败,陈友谅突围时中流矢而亡⑵,次子陈理逃回武昌,赣州也在两年之后不战而降⑶。
          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称吴王。四月壬戌,命江西行省设置货泉局,颁布“大中通宝”大小五等钱式,开炉铸钱⑷。江西是朱元璋建立的第一个地方省级行政区,如果说应天宝源局是帝国中央铸币机构的始祖,江西货泉局则开地方铸钱之先河,对整个明代自上而下铸币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元明两季江西省的辖区范围差异很大,元代的江西行省幅员辽阔,北抵长江南至南海,包含现今江西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省,明代改置后的江西行省辖境已大致与今日相当。经过宋元两代持续发展,江西社会经济文化全国排名前列,传统农业生产比较发达,手工业如制瓷、造纸、竹木加工等都极富盛名。元时江西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明初也仅次于浙江位居第二,人多地少赋役沉重,使得很多江西人脱离原籍前往外省谋求出路,形成颇具特色的流民经济。江西人的商业意识普遍较高,江右商帮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毗邻江西而地广人稀的湖广是它们最主要的活动区域⑸。
          江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矿业大省,金、银、铁、铜、铅、锡等都有出产。论及江西铸钱,总会让人联想到该地悠久的冶铜史。省治南昌以东,有饶州府德兴、广信府铅山两个古铜场,唐宋时在此设立永平监,年铸钱曾达到四十余万贯⑹。德兴人张潜归纳总结出胆矾水浸铁成铜的“胆铜法”,对于提高宋代铜产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自南宋以后,江西铜矿资源逐渐衰竭,铅山胆铜场淳祐后渐废⑺,元时曾有人建议在德兴设立铜冶场恢复胆铜生产,试验之下未见成效⑻。
          《明史》载:“铜场明初惟江西德兴、铅山”⑼,只是产量已大不如前,宣德三年(1428)两县采用胆铜法生产,年得铜仅五千余斤⑽。这条记录原出自《宣宗实录》,万历时王圻在编写《续文献通考》时误抄为“五十余万斤”,后来的《钦定续文献通考》跟着又再错了一次,结果流传甚广,后人因此多有误判。实际如前所述,产量与北宋相比已是天壤之别,饶信铜场也在宣德当朝被罢置⑾。另据《明一统志》记载,江西境内九江德化县有出铜⑿,具体情况不详。
          《太祖实录》中提到江西货泉局仅寥寥数语,其后的史籍大都原样照抄,这个局的实际状况,就连明末的官员们也所知甚少。清代史官章宗瀛校《四库全书》时,对《明史·李善长传》进行考证,留下一段按语:“太祖初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以四百文为一贯,四文为一钱。及克兴元路,改为洪都府,置钱局三所,颁大中通宝钱大小五等钱式”⒀。这条记录颇有点让人意外,原来江西货泉局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铸钱局,而是由三所钱局共同组成,当地显然具有铸行铜钱的条件便利。
          大中、洪武记地(局)钱中没有标记产地为江西的品种,出土记录暂时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江西货泉局所铸大中通宝为何物难以确认,成为长期困扰钱币界的迷题。本文接下来试图采用钱币版式类型分析法,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在未明属地的大中光背·计值钱中比对甄别,寻找可能的答案。
          钱币的版式风格与其产地和铸造时间相关联,实际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各地铸钱的工艺水平、成本控制和审美习惯。如果能找到适合的关联参照物,以钱文风格为主线,结合形制和工艺特征进行类比分析,对于判别铜钱的属性会有很大帮助。江西大中通宝的难题,在于没有记地(局)品种可以佐证,但它们的铸造时间可以确定,是在元明交替之际,明钱中找不到参照物,我们还可以适当扩大寻找的范围。
          元时江西有铸行过铜钱,至正十一年(1351)元政府在此设立宝泉提举司铸“至正通宝”⒁。元末江西曾属于徐寿辉天完国势力范围,至正二十年(1360)陈有谅杀徐寿辉称帝,建都江州(九江),一年后兵败迁都武昌。陈汉政权在当时铸有“大义通宝”三等铜钱,其铸地存在九江和武昌之争,《九江历代货币》一书据出土资料考证,大义钱的原始铸地应就是在九江⒂。
          九江是江西入省门户,与省府南昌距离也比较近。该地身处“交、广、荆、湖、闽、浙之会”,坐拥长江黄金水路航运优势,有着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元时九江是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朝廷在此设立榷茶都转运司,总管江南地区茶叶的征税、专卖与转运,同时它还是景德镇瓷器外销的换载地,加上漕粮和各种货物的转运,经济规模颇颇为可观。朱吴政府在江西设立货泉局,征用陈汉原有的设施及工匠符合情理,所铸大中钱的风格有可能会受到大义钱的影响。
        如同很多元钱的作法,大义通宝面文模仿金代大定通宝,尤以小平钱最为神似。被当作范本的大定钱,日本《昭和泉谱》称之为【进甬大定】(图1.2.1),大义平钱也因此被称作【大定手】(图1.2.2)。虽然文字相似,大义钱的铸工远不如大定、至正钱精致,素有“滥大义”的不雅称号,小平钱形制偏小,直径多在24mm以下。存世有一种大中小平钱(图1.2.3),文字风格、形制大小和铸造工艺都与大义平钱非常相似,所以也被《昭谱》称作“大定手”,它或许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江西版”。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江西货泉局建立之初,朱吴政府曾颁发五等大中钱式,该局理应还铸有大钱,上述疑似江西产大中小平钱面文为“单点通”,已知的大中大钱没有这样的面文结构,按逻辑推理,江西所铸大钱的面文应有所变化。让我们抛开“单点通”的文字局限,将搜寻条件设定为文风最接近,而又版式系列成套的光背·计值大钱,得到的结果便是大中通宝【出头贝】类。
    所谓“出头贝”,是指“宝”字贝部的末横向左出头。此种笔法最初源自宋代钱文上的瘦金体,从金元延续到明代,在大中、洪武、永乐、宣德诸钱上都有体现。本文所述的大中【出头贝】类,专指一些版式特征独立的大中光背·计值钱,它们与大中记地(局)钱没有直接关联,也没有与之对应的洪武通宝存在。
          大中【出头贝】类已知有三个五等钱系列(见本节附图),其中的【出头贝·一型】形制规范字文明洁,整体版式协调性好,工艺水准较高。【二型】和【三型】稍弱一些,个别大钱的 “宝”字只略微出头,实物受保存状态影响特征往往不够明显。存世数量【一型】和【二型】小平钱最多,且出土分布广范,南北都能见到。【一型】大钱数量适中,【二型】大钱和【三型】全系列都不多见,多见于南方地区,江西省内也有出土的报告。由于大钱样品稀少,比对还不够充分,体系中个别品种的定位仍有待进一步斟酌。
          此类钱之前常被泉家称为河南局出品,虽然豫钱中确有类似的文字结构,但如果将五等钱放在一起来比较,此说并不成立。“宝”字出头并不是河南局才有的文字专利(浙、福、桂钱上也有),也不是豫钱五等一致的显性特征,而大中【出头贝】类五等均是如此。与豫钱的对比参见图1.2.4,即使是风格最接近的【一型】折三钱,细部笔法仍有差异,其余各品则几乎南辕北辙。




        明代河南行省建立是在洪武朝初期,河南钱局设立的时间不会更早。大中、洪武背“豫”钱的存世数量较多,且铸工比较严谨,同等之中的差异性不大。该局不但铸行了五等背“豫”钱,还同时铸造了与之对应的大中、洪武光背·计值钱,即所谓标准“豫版”,它们的面文及形制特征与背“豫”钱几无二致,两相匹配体系已比较完备。大中【出头贝】类如果仅是个别品种出现,说它是标准“豫版”之外的变异或还有可能,五等成套出现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已知的大中【出头贝】有三个系列,很难想象豫局铸钱会有如此复杂的局面。
        考察钱文的演化过程。元代銅钱面文清一色的“单点通、出头贝”,元末义军钱也是如此,而在洪武初各地铸行的记地(局)钱上,宝源局钱的文字架构已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宝”字出头的特征只留下下少量残余,再没有五等钱式一体的表现。一直到洪武后期铸计重钱时,“单点通、出头贝”才又风光再现,成为中华钱币文字的主流。大中【出头贝】类与洪武计重钱没有交集,显系元明交替间的过渡品种,其书风与早期宝源局钱相异,但文字结构相对元钱又有变化。小钱面文均为“单点通”,大钱则统一变成了“双点通”,这样的配置并不是特例,浙江所铸的五等大中通宝也是如此。
        回顾江西货泉局的铸钱经历,受命设置的时间是在至正二十四年正月,距离洪武开国尚有四年。江西开炉之初共设钱局三所,中央政府颁布有五等大中钱式。洪武建元后,各地纷纷铸行大中、洪武记地(局)钱,江西却并未参与其中。
        对照实物,【出头贝】类虽然大钱不多,整体仍具有一定规模。它们系独立铸行五等成套配置的大中光背·计值钱,形制文风与元末钱关联。三种类型的【出头贝】既有相似又有差别,相似说明它们的铸行时间和地域接近,差异则意味着可能出自不同钱局。综合以上特征,恰好与史中的描述相吻合,笔者由此推断,它们就是元末明初江西所铸的大中通宝。
        至于小平钱与大钱面文结构差异的原因,或由于钱法草创制度未严,钱局初开炉时并没有五等钱全出,而是按原有习惯先铸行了小平钱。大钱为适应新的折值体系,是在颁布钱样到位以后才开始铸造,因而多少受到了宝源局钱文结构的影响。
        从金代大定钱到元末明初的大中钱,时间跨度近两百年。铜钱体系从简单到复杂,铸工由精细变质朴,虽有次第传承的关联,变化也是必然存在的。因为折值体系不同,大义折二、折三相对于大定钱文字已有区别,【出头贝·一型】折二钱还依稀能看到一些天定、大义钱的影子,折三以上则差距越来越大。江西货泉局早期所铸的小平钱,也曾如大钱一般精工美制(见图1.2.6早期精铸样),其后大量铸造粗劣小钱,又回到大义钱的老路上去了。

                                                  


    注⑴:《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第九章 江西布政司  ([url=http://www.360buy.com/writer/郭红_1.html][/url]郭红,[url=http://www.360buy.com/writer/靳润成_1.html][/url]靳润成)
    壬寅年(1362)正月朱元璋在取得吉安后,设置江西行省,二月迁治洪都,即今江西南昌。
    注⑵:《明史纪事本末》卷三 太祖平汉  (清·谷应泰)
    注⑶:《明太祖实录》卷一六  (乙巳年)春正月己巳,常遇春、邓愈克赣州,熊天瑞出降。
    注⑷:《明太祖实录》卷一四(甲辰年)四月壬戌,命江西行省置货泉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颁大中通宝大小五等钱式使铸之。
    注⑸:《明清江右商研究》 (方志远)
    注⑹:《文献通考》卷九 钱币考二 (元·马端临)
    宋朝鼓铸,饶、池、江州、建宁府四监,岁铸铜钱百三十四万缗,充上供(饶州永平监,四十六万五千;江州广宁监,二十四万;池州永丰监,三十四万五千;建宁丰国监,二十四万四百)。
    注⑺:《古矿录》 卷一 江西 (章鸿钊) 原文引自《方舆纪要》
    注⑻:同注⑺ 原文引自《方舆纪要》
    元至正十二年,中书省臣张理言,德兴三处胆水,浸铁可成铜,宜即其地名立铜冶场,从之,因以理为场官。试之,其言不验,于是复废。
    注⑼:《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坑冶 附:铁冶、铜场
    注⑽:《明宣宗实录》卷四七
    (宣德三年)冬十月己丑,诏蠲江西德兴、铅山铜场夫徭役。先是,二县铜场岁侵铜得五千余斤,所用铁炭丁夫自备,其诸差、徭、科徵皆不免,岁额累亏。至是敕有司悉免其杂役,税粮于附近输纳,仍令广信、饶州、徽州等府办给铁炭,所需铁炭之家免杂役之半,税粮则运输南京淮安。
    注⑾:《皇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二十·郭青螺文集二 (明·郭子章)
    顾今之铜止路南一隅,亦云隘矣。……国初令天下藩司设宝泉局,文皇帝遣官于江浙闽广铸钱,宣德间始罢信饶铜场,则亦非止滇南一路也。
    注⑿:同注⑺ 原文引自《明一统志》  九江府德化县(今九江县治)出铜。
    注⒀:《钦定四库全书》明史卷一百二十七考证
    注⒁:《元史》卷九十三 志第四十二·食货一至正十一年十月,置宝泉提举司于河南行省及济南、冀宁等处,凡九所。江浙、江西、湖广行省各一所。
    注⒂:《九江历史货币》第十七章农民政权货币 (杨华履)














    3条评分 ,红包+212.00
    这个夏天 红包 +50.00 2016-02-26 19:47:12
    le透 红包 +62.00 2016-01-12 11:56:48
    le透 红包 +100.00 2016-01-12 11:56:22
    — 此帖于 2015-02-04 16:03:47 被 金刀客 编辑过 —
    2022-09-06 转正
    离线 zd
    正式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21
    最后登录
    2024-03-22
    6楼 发表于2015-02-04 11:15:34

    发得乱七八糟还没法改,无语了~

    2022-09-06 转正
    离线 笨笨
    二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5-20
    最后登录
    2023-12-25
    7楼 发表于2015-02-04 11:28:07
    zd:
    发得乱七八糟还没法改,无语了~

    你应该做成一整张照片再发出来

    离线 ojh22
    禁止发言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2-15
    最后登录
    2022-12-14
    8楼 发表于2015-02-04 11:29:46
    该用户已被禁言
    离线 蒙哥
    正式会员
    好评
    6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2-07
    最后登录
    2024-03-28
    9楼 发表于2015-02-04 11:33:17

    照片会好编辑些。

    这才是钱币大家的玩法。学习,加崇拜。

    2019-11-20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3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