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252952 | 回复 297

    喜迎2015新年征文专题帖----2月25日截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泉中泉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6-06
    最后登录
    2024-05-16
    楼主 发表于2015-02-02 09:42:03

    征文投稿:


    记忆也是一种收藏 
    黄土高坡,雪花!
    它来了,是的,是它!
    2015年的第一场雪!就如独臂刀客的刀,快若闪电地来了,风驰电掣般离去!是的,这就是刀速!
    独自抿了一口金骏眉,淡淡赭色的茶叶末肆无忌惮地在杯中飘来飘去,经过几番翻滚,终于沉寂在杯底!窗外已然是白雪皑皑,又一个冬季!
    墙上的日历,红的耀眼的那几个数字——2014年12月31日,在向我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一年又结束了,就如刀客的刀!书柜里是这几年把玩的一些老物件,有几个清盒、几件牙雕、几条珠串、几方石砚、几册古泉,都伴随自己多年了,每到这个时刻,它们总在我的身旁,与我共度这辞旧迎新的岁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藏如人生!
    每每到了这一时刻,总在无意间去思索那过去的日子,从淡淡的茶香中极力追索那些过去的经历!记忆的仓库是丰富的宝藏,但又是浩瀚的海洋,涵盖了所有的过往。大脑的神经却也神奇,在这记忆的海洋里,最值得你追思的往事总也是历历在目,完全不会像是2015年的这场冬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三哥
     
    藏界有一个习惯,只要是能处的来的朋友,年纪小的总称呼年长者为“哥”,甚至为了体现尊敬、求得互相之间的照顾,年长者也称呼年轻者为“哥”。
    三哥姓王,皮肤黝黑,浓眉大眼,性格温和,家在城外几十里地的一个小镇上。九十年代初期,跟随一个老师傅学会了修表技术,在城里的交通局旁边租了一个小门面,专营眼镜、修表。当时,修表这门行当确实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职业。八九十年代,腕上带个机械表那也是一种派头。起初,三哥的生意不错,我的单位因为也在附近,修了几次表之后便和三哥熟络起来,那时还未结婚生子,闲来无事就去三哥那里坐坐,聊天。
    后来,我发现三哥不仅卖眼镜、修表,还做着一门特殊的生意——总有几个神秘的人物,背着大包小包到他的门市部,从包里拿出里三层外三层报纸包裹着的物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三哥把几件看中的物件买了下来。后来经过请教三哥,方才晓得,那些都是几百年的老物件。原来,三哥在做着古董生意。
    我自幼喜好美术、书法,对古代的器物也很着迷,但是那些都是书谱上的珍品国宝,真正民间的艺术品却也未曾目睹。心里想着,三哥既然做着古玩生意,我何不向他学习一些呢。于是,我增加了拜访三哥的频次,无意间向三哥学到了很多古玩的启蒙知识。
    三哥卖的眼镜很实惠,修表很细心,卖古玩很诚信。由于他为人正直,非常讲信誉,县城之内以及附近其他县城的行里人都非常尊敬他,每到县里藏品交流会议,行里的人们总是亲切地称呼:三哥,最近生意可好?三哥总是谦虚的回一声:凑乎吧!
    三哥很讲义气。
    一次,我正在他的店里闲坐,门外走进一个衣衫破旧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只黑乎乎的编织袋。进门便直呼:三哥,忙着那。最近收了几个碟子,你看行不行,能要的话就留下吧。
    三哥说,拿出来看看。
    那个中年男子将编织袋撑开,拿出了三个发蓝色的盘子。一边拿着,一边说着:哎,最近我家那口子旧病复发,我这上顿结不了下顿啊!只好再出去收点东西了。
    三哥停下仔细端详的目光,直接问道:三个盘子多少钱,我全要了。
    那个中年男子稍微愣了一下,笑着回话:三哥,你也不是外人,就算三百吧,我也只是赚点路费。
    三哥痛快地从兜里摸出三张毛主席,说道:回去好好照顾好嫂子吧。
    等到那个中年男子走出了门市,我上前将那三个盘子拿在手上细细欣赏,边称道:不错啊,三哥,这都是清代的吧?没想到三哥对我说:哎,什么清代,民国也够不上,都是前几年的一批高仿!
    我顿时傻了:那你明知道是新的还收?
    三哥朝着远去的那个中年男子的背影方向望去:你有所不知啊,刚才的那个人,是我早年一起收古玩的,当年经常一起下乡,近几年他老婆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上学,不容易啊!
    原来如此!我不禁对三哥的为人肃然起敬!
                    
    下乡
     
    在三哥的启蒙下,我对古玩这门行当逐渐有了更深的了解。起初,从收藏群体最广的钱币入手,凑齐了康熙20局,顺治、雍正常见的几个局,继而又爱上了银器、铜器等杂项。九十年代末期,全国的收藏爱好者异军突起,以收藏邮票群体为例,号称1800万大军。正所谓乱世藏金、盛世收藏!与此同时,全国的各类收藏杂志、鉴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大有全民皆藏之势。民间的艺术品资源逐渐开始枯竭。最近几年,要想在每周末的古玩交流会上有所收获已经绝非易事了,一来高手如云,二来货源稀少,精品更乏。
    随着对古玩愈来愈痴迷,我也加入了下乡这支特殊的群体。有时候成群结队,有时候单枪匹马,既有收获的惊喜,也有奔波的劳累。有时候想想,为什么爱好收藏的人们总是对此乐此不疲呢,大概就是因为期间的乐趣远远大于辛劳吧!
    1997年,恰逢邮市高潮,收藏大军突然膨胀发展壮大,市面上各类藏品无论是精品还是普品都是趋之若鹜。由于外出交流的机会少,在收集古泉的过程中,总觉得很难有什么进展,市面上所售、藏友互换,都是自己册子里已经有了的,似乎集泉之路遇上了所谓的瓶颈。于是,我决定亲自下乡,与一线货源来一个短兵相接!
    第一次总是这样难忘!初恋、上班第一天、第一次中彩票等等。第一次下乡同样如初恋般,清晰的映射在眼前。
    那天,午后的阳光懒懒的,知了在灰绿的白杨树上不停的呼喊。中午交接了班,我在一家常去的小馆子里吃了一碗炒面,蹬着自己的一辆老式飞鸽自行车漫无目的的在街上闲逛。突然,脑子里灵机一闪,何不去城郊的村里转转,体验一把一线货源的滋味。摸摸兜里,只有60元钱(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0多),管他呢,遇上了再说下手的事情吧!脚下一用力,方向调转,我奔向了三十公里外的下栅镇。
    那是一条被运煤货车压的变了形的崎岖山路。田间的玉米已经长了一人高,我一个人独自骑行在绿油油的玉米田之间。空气是那样的清新。
    大约一个小时的功夫,前面终于有了村庄的模样,那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村落。村前有一颗巨大的槐树,槐树荫长成一个巨大的天然遮阳伞,为树下造就了一大块阴凉之处,树后是一个深宅大院,高高的挑梁屋檐,虽已破旧不堪,但是难以遮挡旧时主人的威严。三五个耄耋老人拄着拐杖,坐在旧房子前的一片石磨盘之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唠着家常。
    我打好自行车,想向几位大爷大妈问好,第一次下乡,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努到嘴角的话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最后还是壮了壮胆子,向一位年纪稍长的老大娘说道:大娘,你好啊!家里有什么旧东西要卖吗,比如旧碟子、旧碗、旧麻钱(当地对古钱币的俗语)。老大娘手里拄着一根木头拐杖,抬头一看我,是一个带着眼镜的陌生人,顿时有所警觉:哪有什么旧东西,全卖了!
    我又转向另一位大爷,问了几句,大爷说道:干什么?收古董的?你们这些人那,说什么好呢,前些阵子,几个收古董的到了我们村子,到了孤寡老人家里,尽偷东西,哎,没几个好人啊!
    早就听说附近县里的一帮跑一线的人,专干这种坏事,不仅他们臭名昭著,而且还给这个行当背上黑锅!第一次下乡就出师不利,不行,我得再想想办法。
    我搬了一块砖头坐在了几位大爷大妈旁边,先不谈古玩,而是和他们说起了城里的新鲜事情,这些话题引起了他们的关注,都纷纷议论着。最后一位大爷,问我:孩子,你知道这么多啊,我们老了,很久没有去县城了,都不知道现在有了大哥大、寻呼机这些玩意儿啊。你在城里干什么职业啊?
    嘿!有戏!话说,人就是感情动物,不怕没感情,就怕不培养感情!几句拉挂,大爷大妈们知道了我的工作单位,对我的警觉立即解除了三分之二。自然的,我又切入主题,说我只是出于对古代物件的喜好,买一些自己收藏把玩,正好路过这里,进来看看。
    一番“交流”使第一位与我答话的老大娘,改变了对我的看法:孩子,大娘家里倒是有几样东西,不妨你去看看。
    好嘞!去看看吧,大娘。
    随着那位老大娘进了一处四合院子,家里没有其他人,问了才知道,孩子们都去了城里打工了,老伴去年过世,现在只剩她一人居住。大娘给我拿出了一个塑料盒子,里面放着几枚乾隆、道光钱,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有几道冲的青花碗。
    大娘道:就这些了,孩子你看有相中的吗?
    说实话,这些我还真没有一个看上的,但是环顾四周,大娘的家里非常简单,一进门是一个土炕,土炕的里边紧挨着灶台,灶台上放着一口铝锅,锅盖在一边放着、蒸笼上放着两个发黄的馒头,背靠墙是两组一人多高的老式红漆立柜,一张简单的黑漆平柜在靠东的墙角,除此之外再无他物。看着老人寒酸的居所,我还是决定买上一些,花了10元钱挑了两枚乾隆小平钱,尽管没有任何收藏价值可言。
    临要出门,大娘犹豫的脸神好像是刚刚做出了一个决定似的:孩子,还有一个东西,比较贵,我也不知道你相中不?
    哦?什么,您拿来我看看。
    大娘从立式大柜里的上层,拿出了一个白色粗布的包袱,解开疙瘩,又翻开布角,在包袱的绳子上栓着一枚黄亮的大钱,那是一枚字口清晰、铜质精良的宝泉局当五十大钱!这可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精神的咸丰大钱啊。我顿时眼前一亮,但是也不敢过于喜形于色。
    大娘说:这枚钱是我爷爷给我的嫁妆,陪了我几十年了。前几年有收古董的给我30元,我没舍得卖。大娘看你像个读书人,我的孩子们都没什么文化,我这辈子后悔啊,没有给他们读好书,这不去年老头去世,我也没什么挂念了,留着它也没用了,刚才想着不如卖给你吧。
    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冲向眼角,三哥的教诲和做人的原则立即浮现眼前,只要付出诚心,人间全是爱啊!按照我当时初学者的经验,这样一枚漂亮的大钱,少说也值50元以上。摸摸口袋,我的钱只剩下50元了,我把五张10元,放到大娘手里:大娘,我今天没多带钱,您拿着,这是50元,30元是买东西钱,20元您称几斤肉吃。
    当天,记得大娘把我送到村外的大槐树下,口里一直说着:小伙子,以后再来大娘家里坐坐。
     

    茶水已经发淡,几丝热气在刚换水之后扶摇直上,慢慢散去。我的思绪却还沉浸在那多年前的往事中。记忆是一种收藏!它收藏了过往的经历,收藏了奋斗的岁月,收藏了人生的真谛!
                                                                 泉中泉
                                                            甲午岁末于梅意轩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