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859 | 回复 5

    【06南京聚会专贴。古迹】南京民国建筑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楼主 发表于2006-06-24 10:21:00

    作为民国之都,南京的民国建筑一支独秀,无与伦比。中山陵、美龄宫、音乐台、原中央大学大礼堂以及散布在今中山东路、中山北路两旁星罗棋布的民国建筑群,构成了南京独有的靓丽的风景线。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1929年底制定公布了《首都计划》。由我国第一代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建筑师设计按照这一计划设计建造的民国建筑,流派纷呈,造型独特,在中国甚至世界建筑史上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一笔。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中央行政机构由五院十八部六个委员会构成,这些由中央政府统一建造的行政类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南京独有的。如位于中山东路313号原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国民政府行政院(现解放军政治学院),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现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大楼)。
    达官贵人的官邸别墅云集,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特色之一,其中以山西路、颐和路一带尤为集中,共建房1700处。这些洋房千姿百态,宛如万国建筑博物馆。
    还有纪念性建筑中的中山陵;公共建筑中的励志社(钟山宾馆一号楼);文教建筑中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现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中山南路上的大华电影院(原大华大戏院),其中建于1930-1931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直到现在还是东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银行等公司建筑则有大家熟悉的新街口中央银行南京分行,当年南京最高建筑——7层高的新街口福昌饭店等。南京军区总医院旧式楼房曾经是民国政府中央医院。
    南京的民国建筑中,有一些建筑反映了中共革命斗争的历史。如梅园新村、梅庵、八路军驻京办事处、中央商场、和记洋行等,均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正面教材。
    与此同时,反面教材也不可忽视。如中央军人监狱、首都监狱等,其中尤以中央军人监狱最具代表性。被囚禁在这里的“政治犯”有恽代英、马克昌、陶铸、曹瑛等人。
    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民国建筑上有200余处。南京市规划局将134处民国建筑列入保护,其中,定为一级保护的民国建筑57处,二级保护的53处,三级保护的24处。
    有建筑学家评论说:“南京地处南北之中,交通便利,形成南京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其建筑样式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比较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民国建筑的‘西化’,南京民国建筑可谓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有南京文化的王家气度,堪称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全国首屈一指,世界范围内亦有典型意义。”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1楼 发表于2006-06-24 10:21:00

    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群(The complex of former Central Museum),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群The complex of former Central Museum(1936-1953)徐敬直、李惠伯设计,梁思成、刘敦桢任监管和设计顾问,兴业建筑师事务所承造。在今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由大殿、露台、配殿组成,建筑面积23 000平方米。深远宽阔的草坪尽头,三层石台基上耸立着九开间的仿辽庑殿顶棕色琉璃瓦大殿,屋面坡度平缓,斗栱粗壮有力,层层出挑,承托着翘起部分屋顶的重量,使沉重的层顶“如翚斯飞”,造型古朴雄浑。这样起结构作用的斗栱,辽以后绝少见到。展厅按现代功能砌筑。现为南京博物院,藏我国历代文物万件以上,并藏19个国家和地区的文物。  建筑名称: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群  建筑年代:20世纪30至50年代  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宫殿样式
      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群历史所在地:中山东路321号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2楼 发表于2006-06-24 10:22:00

    原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Former Nanjing Office of the CPC Delegation),原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Former Nanjing Office of the CPC Delegation(1934)南京乐居房产公司营造.在今玄武区梅园新村17号、30号和35号。原为私人住宅,1946年至1947年为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现为梅园新村纪念馆。  建筑名称:原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  建筑年代:20世纪30年代
      原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历史所在地: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3楼 发表于2006-06-24 10:22:00






    原宋子文公馆(Former residence of Song Ziwen),原宋子文公馆,建于1933年,杨廷宝设计,在今玄武区北极阁山顶。楼房两幢,平面呈曲尺形,建筑面积720平方米。主楼十字拱门廊,粗糙的屋面愿望如草顶,外观极为朴素,烟囱、老虎窗平添体块的起伏变化。一侧西式小楼,为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囚之住所。现为南京市科协招待所。  建筑名称:原宋子文公馆  建筑年代: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建筑风格:欧洲别墅式
      原宋子文公馆历史所在地:北极阁山顶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4楼 发表于2006-06-24 10:23:00

    原司徒雷登住宅(Former residence of Leighton Stuart),原司徒雷登住宅Former residence of Leighton Stuart(40年代),在今鼓楼区青岛路35号。  建筑名称:原司徒雷登住宅  建筑年代:20世纪40年代  原司徒雷登住宅历史所在地:青岛路35号


    原励志社大礼堂,中区重檐四角攒尖顶;左右落下,旁出盝顶(四面坡顶与平顶的结合,无正脊);四角再落下,旁出盝顶;抱厦前伸,作歇山顶;左右边廊,作单坡顶;飞檐翘角,层层叠叠,雕梁画栋,参差错落,集中式屋顶变化美之大成。钩阑夹护踏道,四角旁出钩阑。内部门厅、观众厅、休息室,接近现代剧院的空间分割。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为江苏省重点建筑保护单位。  建筑名称:原励志社大礼堂  建筑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  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宫殿样式
      原励志社大礼堂历史所在地:中山东路307号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5楼 发表于2006-06-24 10:24:00





    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Former Building of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in Regime),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Former Building of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in Regime(1931-1934)华盖事务所赵深、童寯设计,姚新记营造厂承造。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时,驻华日军司令部设于此,总司令冈村宁次就在此办公。日本投降后,仍作为外交部。1949年以后华东军区司令部、江苏省委、南京市委先后设此。现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所在地。在今鼓楼区中山北路32号。西式平顶,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T字形,中部五层,两端四层。水泥砂浆仿石勒脚,褐色泰山砖饰墙身,砖砖丝缝,檐下用褐色琉璃砖砌出类似中式昂的装饰,门廊宽大开敞,三面走道。立面采用了西方文艺复兴时建筑“三段式”(勒脚、墙身、檐部)划分方式,细部为中国传统装饰,内部天花、藻井等(已重新粉刷,无法辨认)。外墙为泰山面砖饰面。这种设计方法是近代中国建筑师探求发展的可贵实例,并产生广泛影响。通面阔51米,通进深55米,建筑面积大约5000平方米。该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新民族形式的典型建筑实例之一。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名称: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  建筑年代:20世纪30年代  建筑风格:民族建筑的新风格
      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历史所在地:中山北路32号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