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5 转到
    查看 29366 | 回复 142

    [讨论] 修模,宋钱难以逾越的障碍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zwart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2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2-03-04
    最后登录
    2024-06-02
    30楼 发表于2014-06-20 01:41:53

    宋钱的活字 更类似于先秦青铜器花纹的模块化工艺,与活字印刷关系不大,下面是元丰大字类的字体模块化分析图,这个思路有泉界前辈早就书面提出来了。我只是作图示意一下,这五枚钱币大致使用了三种不同书写的“宝”字,两种“丰”字两种“元”字,三种“通”字。这种替换文字和借字的方式,在宋钱中一些钱监的版别中常有发生,并且伴有进退仰俯升降的变化,如果是每一版单独制作雕母,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离线 瘦骨铜声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2-26
    最后登录
    2024-03-23
    31楼 发表于2014-06-20 02:10:49
    zwart:
    宋钱的活字 更类似于先秦青铜器花纹的模块化工艺,与活字印刷关系不大,下面是元丰大字类的字体模块化分析图,这个思路有泉界前辈早就书面提出来了。我只是作图示意一下,这五枚钱币大致使用了三种不同书写的“宝”字,两种“丰”字两种“元”字,三种“通”字。这种替换文字和借字的方式,在宋钱中一些钱监的版别中常有发生,并且伴有进退仰俯升降的变化,如果是每一版单独制作雕母,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我先前也是这个思路,但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操作复杂。零件太多,四个字,穿,外缘,背部,,最少也七个零件了。不管是分别制模,还是集合成一个整体做模,要多多少程序呀?
      

      如果是活字模,以宋代的制模工艺水平,必然出现高低不平,对不齐现象,而这种对不齐的现象,表现在地章上,就会有明显的接痕,或者高低不平的现象。就像地板砖拚接不好。也许我见识太少,目前真没有发现有接痕的现象。
       活字模的使用寿命,与整钱作模的使用寿命,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使用活字模,四个钱文,就不只是某一字会出现俯仰进退,而是四个字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把这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加起来,再加钱监数加起来,版别就会呈现几何级数的增加。那个版权别总量可是现在没法比的。

    离线 瘦骨铜声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2-26
    最后登录
    2024-03-23
    32楼 发表于2014-06-20 02:16:03

    兄弟,举了10个字的例子,每个字都有可能出现升、降、进、退、正。俯、仰。算算这个排列组合会产生多少版别。

    离线 尚方剑
    实名认证
    好评
    9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4-08-20
    最后登录
    2024-06-03
    33楼 发表于2014-06-20 08:32:16

    不是一见宏篇大论,就一定是真理。其价值和作者头脑中水分成反比。

    离线 记录历史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9-16
    最后登录
    2019-12-23
    34楼 发表于2014-06-20 08:54:37

    对楼主,只有呵呵好了,

    离线 记录历史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9-16
    最后登录
    2019-12-23
    35楼 发表于2014-06-20 08:58:02

    花穿是为了打通输精管造成的。

    修模(真正意义上的)是为了打通输卵管。

    看着是一回事,实际不是一回事。

    — 此帖于 2014-06-20 08:58:22 被 记录历史 编辑过 —
    离线 镇三山
    未验证会员
    好评
    1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8-17
    最后登录
    2021-04-10
    36楼 发表于2014-06-20 09:20:25

    有意思

    离线 自由猪
    实名认证
    好评
    2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11-16
    最后登录
    2024-06-03
    37楼 发表于2014-06-20 09:54:41

    翻砂铸造的东西千差万别,都要算版别,那版别也太多了!

    身份已验证:王璇   广东深圳

    离线 2009
    三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1-29
    最后登录
    2024-06-03
    38楼 发表于2014-06-20 10:24:44

    模范应当明确
    活字的话到哪个阶段也该明确

    离线 zwart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2-03-04
    最后登录
    2024-06-02
    39楼 发表于2014-06-20 11:00:01
    瘦骨铜声:

      我先前也是这个思路,但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操作复杂。零件太多,四个字,穿,外缘,背部,,最少也七个零件了。不管是分别制模,还是集合成一个整体做模,要多多少程序呀?
      

      如果是活字模,以宋代的制模工艺水平,必然出现高低不平,对不齐现象,而这种对不齐的现象,表现在地章上,就会有明显的接痕,或者高低不平的现象。就像地板砖拚接不好。也许我见识太少,目前真没有发现有接痕的现象。
       活字模...

    首先,如果考虑到工艺最简化,零件太多的情况是不会太严重的。

    更关键的是为什么用活字,而且活字模完全可以避免出现地章接痕的。

    其一活字可能只存在于母钱的制作工艺中,一旦制作失误,可以立刻作废。
    其二活字并不需要像印刷字块一样,做出四棱角,完全可以做成圆润的型。只需要避免文字加盖在穿郭之上就可以了。

    事实上,文字印制在穿郭之上的钱并不是没有,在仁宗哲宗时期,有个别钱监一直存在文字加盖在穿郭之上的情况,有的钱监只借用本监内部的文字,有的钱监不借字但有进退仰俯,有的钱监甚至很少自己制作文字而长期借用其他钱监的文字,而陕西河东和广南福建的钱监基本不借字无进退仰俯,徽宗以后的钱币,借字情况逐渐变少,比如崇宁重宝,大多版都只有大、小样、小样加阔缘版、小样加刀修字版这样的变化,与陕西河东广南福建之前的方法类似。

    通过比对发现,有活字情况的钱监的钱型大小同一度比较好,超大和超小的情况不是说没有,但是非常少,这可能是活字的优势,因为制作母钱时期使用活字印模,而非雕刻,会降低母钱制作成本,增加母钱数量,扩大一次子钱的铸造量,从而保证钱型大多维持在一次子钱的大小。而不使用活字的钱监,大多存在大小样,同版钱一串放在一起,大小参差不齐,比如元符阔通类,个人怀疑是广南钱监所铸,这个钱监对大小的控制非常差,同年号 不同年号之间的钱,大小差异非常的大。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5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