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712 | 回复 15

    关于(谈谈车工背--作者:连友兵)的一点否定意见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28
    楼主 发表于2014-04-17 14:01:29

    从几个方面来简单谈一下,车工背属于赏赐钱性质一说是绝对不能成立的:
    一、首先看其他类型的赏赐钱,金银开元、北宋宣和银钱、南宋太平等宫钱、大元国宝等等,
    纵贯一个很长的时期下来,可以确认的这些赏赐钱没有一种是车工背的。

    二、铜钱作为一种基础流通货币,相当于金银绢帛这样一些高额兑换介质是属于很低廉的物品,在民间是这样,在朝廷上更不必说,
    而这种低值物品用作宫廷赏赐的话,一次赏赐绝不是一文两文,起码是一贯两贯。这是个基本概念。

    三、以现存的标准车工背实物来看,工艺特征基本一致,而铸币工艺由唐至明是发生了很多变化的,各朝均有自己的工艺特点。
    而且如果因为用作赏赐需要加工精致,为什么清一色的只精修背,而不管面文,面文才是重点。

    四、为什么这一类东西集中出现在靠近越南的广西,为什么是邻国钱币版讨论这个问题,其中意义相信不用多言。

    总结,铜制钱是因为我们的收藏获得了广泛喜爱,在古代及现代一般人眼中这东西既无太大价值更谈不上珍贵,就是普通的基础流通货币,就这样一种东西,很难用于宫廷的赏赐,更没有必要为了赏赐去一个个的手工精加工,一次赏几千个,人都磨死了。

    用现代的情况打个比方,就是我们要送人礼金,放着100大票不送,要送一元一元的硬币,这就算了,送一元硬币还一个个擦洗光亮,这绝不是正常人干的事。更不是宫廷干的事情
    这样的精加工,只能有一个目的,生产加工中作为工具的需要。

    对连先生的观点,我的建议是,不要局限在钱币收藏爱好的圈子里去研究一样东西,那样很容易因为身在局中的喜好去认为神话一个本来很普通的东西。
    不妨从简单的社会基础规律上去审视,每一枚铜钱,就是古代社会的一元、五毛、一毛硬币。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28
    1楼 发表于2014-04-17 14:07:35

    当然,我也不认为纯粹一个车工背就能作为母钱的标准,还是一样,面文才是重点。不修面文只修背不是做母钱的正常思维。
    具体是作什么用途,还要再讨论,越南古人可能更清楚。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28
    2楼 发表于2014-04-17 14:12:37

    如果说作为贸易赏赐,那批量其实是更大的,在明代甚至一度造成内地钱荒,尤其以日本为甚,但是车工背这种东西集中处在越南附近,而且数量之少和大量朝贡贸易渠道赏赐的到日本、越南的宋明钱完全不成比例。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28
    3楼 发表于2014-04-17 14:26:07

    连先生的论文也确认了这种车工背集中出现在广西越南的事实,那么作为中原王朝的赏赐钱为什么会集中出现在这里,而没有出现在朝鲜、日本、南洋、蒙古、西域等广大的中国藩属国所在的周边区域。如果强解释为是中原王朝为了满足越南人的某种独特癖好而专为越南制作,那么历史会颠覆,越南是宗主国,中原朝廷是给越南进贡,而不是赏赐。可能性只有一种,是越南人自己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再谈。

    离线 金菊多多
    实名认证
    好评
    4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1-02
    最后登录
    2024-06-28
    4楼 发表于2014-04-17 14:26:10

    顶,有道理

    2023-09-21 转正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28
    5楼 发表于2014-04-17 14:49:20

    谢谢支持,实际上除了中原钱币的车工背出现在广西越南,越南后黎朝自身年后钱车工背这种加工实物。

    联系到中原年号车工背最后出现的是宣德年号,宣德之后直到弘治才恢复较大量的铸钱,而这时期安南后黎朝的铸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质上都已远超中国,无需再大量引进中原货币供流通,故没有发现弘治、嘉靖一类车工背很正常,这跟中原王朝的火漆金背什么的没任何关联,只是因为这一时期越南已经有了庞大规模和高水平质量的自铸货币。

    而车工背工艺的断代就很明确,15世纪早期后黎朝铸币高峰的前夜~16世纪早中期的后黎朝铸钱高峰尾声,前半期主要在中国历代货币上加工,后半期在越南自铸钱币上加工。

    归属也很明确,越南。无论是开元、乾元、宋钱还是宣德,加工时间和地点都在上述框架内,15~16世纪的安南。

    离线 广西陈勇
    论坛版主
    好评
    18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4-08-07
    最后登录
    2024-06-22
    6楼 发表于2014-04-17 14:55:35
    蕾拉:
    当然,我也不认为纯粹一个车工背就能作为母钱的标准,还是一样,面文才是重点。不修面文只修背不是做母钱的正常思维。
    具体是作什么用途,还要再讨论,越南古人可能更清楚。


    具体是作什么用途,还要再讨论,越南古人可能更清楚。这话说得好我赞同!

    离线 小蜗牛
    禁止发言
    好评
    68
    差评
    4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1-19
    最后登录
    2024-04-06
    7楼 发表于2014-04-17 15:01:05
    该用户已被禁言

    违规记录:拒绝安支交易,交流需谨慎。2018.9.11
    https://bbs.chcoin.com/show-12829359-3.html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28
    8楼 发表于2014-04-17 15:02:37

    谢谢版主支持,哈哈,见笑了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28
    9楼 发表于2014-04-17 15:03:05

    只是随便讨论,蜗牛哥别当课听啊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