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475 | 回复 3

    [转帖]宋代中越两国货币文化交流史述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京郊瓜农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6-05
    最后登录
    2021-10-21
    楼主 发表于2003-06-20 00:39:00

    中国与越南依山带水,自古来,两国人民有密切交往。在先进的中国文明影响下,古代越南的语言文字、姓氏、建筑、医学等方面,有不同程度表现出仿效中国文化的迹象而古代中越两国之间的货币文化交流,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两国人民交往的历史。

    一、自秦汉以降至公元十世纪中叶,越南为中国封建版图一部分,历史上称为郡县时代的安南。这一时期,由于越南不是一个独立国家,故没有货币铸造,商品交易使用中原货币。如越南曾出土的有汉五铢和王莽钱币。唐代,政府在桂林设置钱监铸钱,故开元通宝钱也流通于越南。公元965年,越南十二使君之一陈览的部将丁部领(923-979)统一安南。于968年自立称帝,国号大矍越。建立越南第一个独立的封建王朝丁朝。970年,丁部领建年号太平。975年,丁部领遣使入贡,宋太祖封其为交趾郡王。在太平年间,鉴于统一后经济发展及商品贸易活动的繁荣,对货币需求量啬,丁朝铸造了越南第一种钱太平兴宝。太平兴宝钱与秦汉后中国历代封建政府所铸钱的钱形完全相同,说明此前越南所行之钱乃中国钱。

    越南自始铸钱至二十世纪初一直行方孔圆钱,提示了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越南货币文化的深远影响,而越南货币及货币文化的产生,发展无疑深受宋代货币文化的支配与影响。在与两宋共存的300多年间,越南出现了的丁,黎,李,陈诸朝,先后铸造了平兴宝,天福镇宝,明道元宝,天感元宝,建中通宝,政平通宝,元丰通宝,绍隆通宝等8种铜钱。据说,除这8种钱外,这一时期越南尚铸有顺天大宝、乾符元宝、天符元宝、大定通宝、天感通宝,天资通宝,治平通宝,治平元宝钱,但一般认为,这后8种钱的铸行年代或难以确定,或非这一时期所铸。就目前大家认为确属越南在两宋时期铸的太平兴宝等8种钱来看,与宋钱显然有很多相同。第一,钱币面文四字以年号加元宝或通宝构成。第二钱文书体呈多样化,有楷书,隶书等。第三钱文读法有旋读和对读两种。第四钱币版式,铸工等,均与宋钱同。另外,这八种越南钱与宋钱相比,有其自身特点:第一,均为小平钱,背面无计值符号。第二,钱币背面有纪国号的下,黎字。这应是受五代十国影响。第三,钱背有铸造者封号,如天感元宝钱。两宋时期越南铸钱与宋钱相异的特点,是个别现象,其钱币与宋钱相同才是普遍的。受宋代币制及以后诸中国封建王朝币制的影响,宋钱在越南境内长期流通使用,使宋以后越南出现一些王朝也铸过诸多与宋钱钱文和版式几乎完全一样的钱币。据《东亚钱志》《历代古钱图说》等中外钱币图书著录,越南在宋时或宋以后铸造的与宋钱同名的钱有至道元宝,天圣元宝,景德元宝,至和元宝,元符通宝,政和通宝,咸平元宝,圣宋元宝,熙宁元宝,太平元宝,宋元通宝,嘉泰通宝等。当然,这些钱不一定全是官铸,民间私铸者很多。然而,无论官铸还是私铸,皆说明宋钱对越南钱产生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二、宋钱大量流入越南,并在境内长期使用,是宋代货币文化能够对越南货币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据张世全,龙晓云同志对越南边民出售于广西防城、钦州、凭祥、靖西等边境贸易点的15900多枚中国和越南古钱币整理研究表明,宋钱流入越南后,曾有一直使用至民国初年者。张世铨在《广西边境收集的越南古钱研究》中,把所收到的这批15900余枚古钱,按出土地点分为34组,指出其中,越南钱与中国唐钱共存的有19组,与五代钱共存的有1组,与北宋钱共存的有31组,与南宋钱共存的有4组,与明钱共存的有19组,与五代钱共存的仅16组。笔者据张世铨,龙晓云同志关于这批古钱的整理分析资料,计算出在15900多枚钱中,唐钱点2。9%,北宋钱占35。19%,南宋钱占0。1%,越南钱占48。39%,明清钱占13%。在近千年的时期内,宋钱与中越交界处越南一方在某些地方的货币流通中,数量达3分之一以上,这充分说明宋钱在越南货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北宋是我国历封建政府铸造铜钱最多的时期。宋钱的外流,也以北宋钱多。据日本考古发掘表明,在发现的大量古钱币中,有70-80%是宋钱,尤其以北宋居多。有宋一代,尽管政府严禁铜钱外泄,但未能杜绝。就宋钱流入越南情况来看,有宋代便流入的,也有宋以后流入的。流入的途径,大约有以下诸种:

    第一,通过朝贡形式的官方贸易流入越南。《文献通考》卷331四裔八云朝贡,不过利于互市赐予,越南独立后向中国宋朝朝贡,始于开宝六年,即973年。时丁氏父子惧怕灭了南汉的宋朝收取原属中国的交州,以丁琏的名义遣使贡方物。后除中越出现战争的短时期外,越南向宋的朝贡终宋迄未中止过。
    越南政府向宋朝贡,除了换取宋的支持和封号,维持统治外,主要目的是以朝贡为官方贸易,获得宋的赐予而赚得财物。据日本山本达郎先生主编的《越南中国关系史》统计,自北宋开宝六年至南宋淳右十一年,越南,丁,前黎,李、陈四朝先后向宋入贡达57次之多。
    有宋一代,政府对来朝贡的列藩采取厚往薄来的政策,四周诸国多以朝贡为名而射利中国.对朝贡品计价予回赐,使其复叨异恩,使者满意而归,是宋廷对越南朝贡给予加官封爵之外的一种优厚经济报酬.这对朝贡的经济回赐,即官方的贸易.宋廷用作回赐的东西,除金银器物等外,有四方喜获的宋钱.如景德二年正用,诏上元节赐交州进奉使黎明提钱.仁宗乾兴元年,即1022年,宋廷对交州进奉使李宽泰等所进价值1682贯的方物,诏回赐钱二千贯,以优其直,示怀远,并对广州纳干桂心皮五千三百斤,价钱千七百贯文诏依估价回赐.天圣六年三月,三司言,作坊物料库估交州进奉人使纳卖香药价钱三千六十贯,诏回赐钱四千贯。
    对越南朝贡物赐钱给值的做法,北宋朝始终未变。南宋绍兴十六年三月,宋廷赐越南贺升平纲,常贡纲,诏令把绢一十内钱五千改作银器五两。以他物代替用钱回赐,当与南京政府屡令禁铜钱外流有关。两宋300余年间,除熙宁元丰1068-1085年年间禁钱外流有松驰外,对铜钱外流一直严禁。但关于宋廷是否禁止朝贡使者携带回赐钱离境,南宋中期以前未见史文有明确规定。《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五一淳熙元年1174年三月六日条云诏安南使副回程,有沿路批支私规折送贸易等铜钱,缘钱在法不许出界,令广西经略安托司将安南使副随行见钱,依市价,以银两折支,不得亏损。按此,至迟在南宋中期,宋廷已注意到朝贡汇钱问题,并着手以解决了。

    第二,通过民间贸易流入越南。
    中越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频繁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宋代,为便于两国边境民间贸易,宋廷设有固定互市市场。《文献通考》卷330《四裔七》交趾云:大中详符三年,交趾求互市于州,诏止仍旧制,止许于廉州及如洪寨互市。盖以为边控扼之所,或直趋内地,事非便故也。但右江永平寨与交趾仅一涧之隔,两国边民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据《岭外代答》卷5钦州博易场条云,两国大商在此以蜀锦与交趾香互易,小商则以鱼、蚌等换取米等生活用品。《宋史》卷二六八《张逊传》云岭南平后,交趾岁入贡,通关市,并海商人遂浮舶,贩易外国物。赵汝适的《诸蕃志》卷上《交趾国》条云南宋时其国不通商,但民间贸易未停止。在宋代史籍中,多有宋商前往交趾、占城贸易的记载。如《宋史》卷488《交趾传》有大贾自交趾回的记载。《宋会要辑蕃夷》有庆历元年商人邰保至占古城国,绍兴二十五年纲首陈惟安递年兴贩占城、乾道三年纲首陈应等昨至占城蕃等记载。两宋时期,由于越南李氏王朝把外国商船限制于百子龙湾的云屯,占城得以取代交州而成为当时印度支那的国际贸易中心。当时占城有定期来往于广州和泉州间的海舶。对中国去占城贸易的商般,其规定商舶至其国,即差官折黑皮为策,书白字,抄物数,监盘上岸,十取其二,外听贸易。两国民间的海陆贸易,使大量宋钱流入越南。日本学者山本达郎在云屯发现包括有宋太宜至宋哲宗以前的铜钱在内的大量古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9绍兴三年十月条云,监察御史广南东西路宣谕明奏称闻钦谦三州,与交趾海道相连,逐年规利之徒,贸易金香,必以小平钱为约,而下令其国,小平钱许入而不许出,不申请严禁止,其害大。欲乞自今二广边郡透漏生口、铜钱、应帅臣监司守卒当职官失觉察者,比犯人减一等坐罪,庶几检察加严,上下循守。诏户刑部立法,其后二郡请故纵生口及透漏铜钱过界者,捕官减罪人二等,失觉察生口又减三等,镇寨官、县令,知通监司法帅臣失觉察者,抵罪有差。针对铜钱流入越南专门制作法规禁令,说明铜钱流入越南数量之巨。此外,这条史料关于宋人去越南贸易,越方必以小平钱为约,而又下令其国小平钱许入不许出的记述,从另一侧面提示了越南不仅喜用宋钱,而且酷爱小平钱正因如此,在今所见越南铸造的铜钱中,我们很难再见两宋时期铸造的大铜钱。北宋以行用小平钱为主,越南则专铸小平钱,由此可见北宋钱制对越南钱制有特别重大影响。
    越南喜宋钱,求宋钱,不仅利用民间贸易携宋钱出中国境,而且还利用朝贡从事私易。两宋时期,越南派出的朝贡使者,往往多达数十人,上百人。在朝贡途中,一些使者还设法敛钱,以中私囊。如越南常向宋廷贡象,象虽能浮水,但至水津,其使者仍索舟钱以载,得钱然后驱以支付之财政负担外,也有防止铜钱外流的考虑。

    第三,通过对宋的战争而掠夺钱财两宋期间,中越两国虽建立了宗藩关系,但作为蕃属的越南,除熙宁八年1075年冬曾对宋发动大规模战争外,对宋边境的军事骚扰也有发生。如至道元年995年春,交趾战船百余艘寇如洪寨镇,掠居民、劫禀实而去,其夏,桓所管苏茂州又乡兵五千寇。宋仁宗时,交趾甲峒及谅州,门州、广源州,大发峒丹波县等蛮寇州之思陵州,西平州,石西州及诸峒,略居人马牛,焚室庐而去。越南对宋边境的入侵,主要目的是掠夺财物,宋之铜钱,为其抢劫而去者,为数不少。

    根据上述,我们认为,宋钱大量流入越南的情况,发生在宋哲宗以前,其后,宋廷严禁铜钱外泄,宋钱流入越南的数量减少,但并未能禁绝。宋钱随着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流入越南,一方面促进和繁荣两国边民间的互市。另一方面,宋边境地区因铜钱外流而加剧钱荒局面。据张全铨,龙晓云同志对越南出土中国古钱情况的研究,在30余处出土地点出土的34组钱中,出土北宋钱在80%以上的有6组,60%以上的占11组。其中,34组内仅出土有唐、宋和越南钱有12组,仅出土北宋和越南钱的占8组。在钱币入土时间可确定在南宋灭亡以前两组中,北货钱所占出土钱比例为89。61%,84。84%,这说明两宋时期,越南国境与宋毗连处的代币流通量中,北宋钱约占三分之二上。由此而给宋广南西路与越南交界县造成的钱币供求矛盾,可想而知。钱币不足,必然影响地方官的财政收入。连宋人也看得十分明白。如范成大《桂海虞志》说安南不能鼓铸泉货,纯用中国小铜钱,皆商旅汇而出者。按掠卖奴与人士,游边及透漏钱宝出上界三者,法禁具在,今玩弊如此,盖安抚都监沿用边溪洞不得人,边政颓废,奸究肆行所致,日滋月长未艾也。及边吏多无财用,植立窃斗升疠土,苟活待尽而已,何暇顾边防国事者,宜痛心疾首。南宋末年,越南陈太宗统治时,因患钱不足,仿宋短陌制而规定700文钱为1贯,至宋后,越南后黎宗时期,又以600、500文钱为一贯,表明因中国钱流入越南数量少,引起越南钱流通量不足及铜钱币值增高。

    三、宋以后,随着中越两国经济文化交往逐步发展,越南钱币或多或少输入中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文博部门和古钱研究收藏者中,仍可经常见到越南古钱。清乾隆时期,政府组织当时钱币学者编我国第一部官修钱币书籍《钦定钱录》,以梁诗正、于敏中等领衔学者,竟不知越南天福镇宝钱非中国钱,可见越南钱与中国钱神肖似,几可混同矣。
    越南自铸钱不久,其钱便发生流入宋境的现象。宋代,我国收藏研究钱币的人较前大增多,故宋人的钱币著作中,有关于越南钱的记载,这说明越南钱在宋朝的流通使用,是很普遍的。据宋人钱币著作洪遵《泉志》及其所引征的宋人董卤《续钱谱》李孝美《历代钱谱》来看宋代钱币学者虽注意到流入的越南钱,但对这些钱的铸秆时间和国别缺乏认识。《泉志》著录有四种越南钱。据《泉志》所云,洪遵均见过,李孝美、董卤均未见天感元宝钱,因《泉志》未征引其说。
    《泉志》所著录的诸品越南钱为天福镇宝,大兴平宝,太千通宝,天感元宝。
    此外,《泉志》外国品中著录有一枚穿下有一黎字的钱,洪遵恐未见,今见《泉志》所附该钱图,当属明徐象梅据文意而臆刻。
    两宋时期,虽有不少越南钱被非法带入中国境内,但不能获得合流通使用的地位。宋廷禁用越南钱,使得手持越南钱者不敢言其钱的国别,以致连钱币收藏研究大家也不识其钱的由来,何况清梁诗正等乎。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宋代钱币学者虽不谙越南钱,却把其流入中国的情况记载下来,使我们千余年后,在史料缺乏的情况下,仍能窥见一些越南钱流入中国的状况,进而对宋代中国与越南货币文化交流的历史有所了解和认识。

    原作:刘森    
    文章来源:开元

    离线 痴迷古泉
    三级发帖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9-12-21
    最后登录
    2024-06-03
    1楼 发表于2012-02-05 02:15:43

    好文章,準備拜讀!

    离线 齐法化
    实名认证
    好评
    10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2-09
    最后登录
    2023-11-13
    2楼 发表于2012-02-05 18:00:30

    好贴子

    离线 loylin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2-14
    最后登录
    2023-07-30
    3楼 发表于2012-02-05 18:07:50

    个人看法,宋代会在西部和北部边境设置铁钱区防止铜钱外流,可以推断在那时一定是在东部和南部也有相应措施的;东部肯定是有的,这点不容置疑;南部想必不会没有的。
    铜钱特别是小平大量流到越南应该是明代太祖末在中国完全禁止使用铜钱的时期,那时中国没用铜钱用了,钱币,特别是小平都流去了越南,也有部分是折二的给削边去那里用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