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452 | 回复 7

    2013新年征文54--银元情缘 (中国制造)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admina
    管理员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5-11
    楼主 发表于2013-01-10 16:19:27
    — (小李子) 执行压帖操作 (2020-02-11 14:35:41) —

    银元情缘


           爱上银圆收藏缘于对近代历史知识的喜好,别的不说,就是民国这段风云就让人心驰神往,惊心动魄。第一次接触银圆是8年前翻箱子找东西无意中发现夫人陪嫁的一块龙洋和一块大头,没曾想竟然“一眼亲”的喜欢上了。老婆说,你是爱屋及乌心理吧。没事总爱在手中把玩,对于上面的图案、英文、汉字书法,那时存在未知。于是乎查资料,拜访花鸟市场高手。慢慢的认识过程,培养起个人收集银圆的兴趣,自此一发而不可收,达到了刻骨迷恋的地步,用朋友的一句的话说:“你是夜夜梦回唐朝。”我也顺水推舟在个人的博客上,把钱币文化方面的心得体会统统归于“梦回唐朝”这一文章分类。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闲逛花鸟市场,看一些老人,在买卖银圆时,用一手指挑起,一手敲打,然后放在耳边听。自己去试,总达不到那个效果。后来会了才明白听声音是银圆辩伪的一项技术。特别是看人家交易时,名词术语一股脑吐出:什么包浆、戳子、网版、捡漏、高仿、私版、生熟坑、打眼等等,直让我头晕而又不知人家所云。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哭笑不得,任何学问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讲究积累。

            收集到第一块银圆,弄清楚相关知识外,又想再搞书上有而自己手中没有的品种,为满足个人的兴趣,有时是节衣缩食搞收藏。还好的是我2004年接触银圆普通品种时价位还不是太高,这就给我的收藏提供了经济上的宽松便利。从这以后我也就认识了大银圆、小银毫、大小鬼头、龙洋、川银、站洋、坐人等等这些我以前感到神秘的称呼。我特别喜欢广东省的“光绪元宝”这四个字的书法风格,后来在电脑中才弄清这字出于清朝书家吴大徵之手,吴做过广东巡抚,这四字就是他在任时书写。

            本地花鸟市场银圆品种较少,有时为了搞到自己缺少的品种,四处奔波,和藏友交换、交易,到外地古玩市场淘宝,在网上购买,从没有感到疲劳,可见乐在其中的事情会让人激情飞扬、精神焕发,不是有评论说爱好古玩的人大多长寿吗?

            为了满足个人的收藏愿望,花掉大半积蓄,有时也扪心自问:这值得吗?可钱币学家孙仲汇老先生不是有一句话————“希望有志于钱币收藏的人能记住孟子讲过的一句名言,叫做‘何必曰利’。”随着收藏的深入,个人在弄清相关钱文书法、民俗图案及掌故逸事后尝试着写了一些小文章,有几篇被报刊收藏专栏采用,特别是笔者在《彭城晚报》收藏专栏发表的一篇《古钱上的名家书法》反响甚好。个人针对当前银圆收藏状况结合自己的看法在百度博客上撰写了《银圆价值及以后富于想象的上涨空间》一文,短短的一个月点击多达万余次。

            当然任何事情都苦乐参半,为一枚藏品,家庭“财政赤字”是常有的事情,让夫人白眼已是家常便饭。可每当夜深人静,拿出那一枚枚好象带着个人体温的银圆,身心进入难以言传的绝妙境界。感觉时光倒流,潜回历史的寂静,与古人对话。这其中澎湃着可吟可颂的诗意和沧桑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我想大凡有过收藏经历的朋友一定感到熟悉而又温馨。

           收藏,不仅提升了人们生活的乐趣、生活质量,更升华了人生的品位。收藏与其说是财富的凝聚不如说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开发利用。

    原文链接920楼:http://bbs.chcoin.com/show-5563078-93.html

    恺燕 觉得赞

    本账户不参与管理,日常事务请联系相关工作人员,谢谢!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