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536 | 回复 37

    凿边钱由来的进一步探讨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文心
    实名认证
    好评
    300
    差评
    1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5-18
    最后登录
    2024-06-06
    楼主 发表于2012-03-07 12:40:19

            纵观中国整个货币发展史,从古至今遗留下来的钱币实物中钱币的凿边现象非常普遍,就其目的和原因,历朝历代不尽相同,有的为了盗铜铸造新钱,有的为了凿花装饰,有的为了祈福辟邪,有的则为了保平安等等,本文通过系统的对凿边钱币实物的对比研究,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就其钱币中的凿边现象作进一步探讨。
        纵观中国整个钱币发展史,发现历朝历代钱币中凿边现象非常普遍。早至汉代,迟到清代,钱币中的凿边现象经常发生,就其原因历朝历代不尽相同。钱币中最早出现的是磨边、剪边现象,渐渐地演变成了凿边现象,钱币的磨边现象在汉代时已经出现,最早出现于西汉“昭宣中兴”以后,西汉磨边五铢钱就是很好的例证(如图一)。当时铜币的磨边程度相对较轻,人们往往在不伤及钱文的前提下打磨钱币外郭,取其铜屑,主要目的是为了磨钱取铜,盗铸新钱。由于当时货币经济的混乱、币值不稳、物价昂贵、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铤而走险,从已铸好的铜钱上面打主意,打磨钱币边缘取其铜屑,盗铸新钱。它的加工方法多数是用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方棍穿进铜钱的方孔,每次约百枚,两端固定,在砺(磨)石上打磨钱币的轮廓。经过打磨的钱币只磨取边郭一般磨不到钱文,从而磨边后仍能在市场中正常使用。这种磨钱取铜的现象到魏晋南北朝时更甚,由于当时社会动荡,钱币铸造混乱,货币减重十分严重。磨边取铜的现象转变为更甚的凿边盗铜。直接将一枚完整的钱币凿成内外两枚使用,里面的称为涎环钱,外面的称为剪边钱。这个时期公私竞铸小钱,当时民间私铸钱往往无轮廓面文,最轻薄者每千钱厚不满三寸,甚至入水不沉,随手破碎。钱币质量低劣,几乎到了不可流通的地步。有些地方干脆放弃了钱币的流通,出现了物物交换的现象。可见当时经济的萧条,社会的混乱。
      6_98627_f0ab77f79a4ab6f.jpg
    图一
        所谓真真意义上钱币中的凿边现象在隋唐时出现,在目前遗留下来的唐代钱币实物中凿边钱数量较多,开元通宝(如图二)、乾元重宝(如图三)都有。就是将钱币的边郭用铁、钢等尖锐硬物凿成规整的齿轮状,其主要目的是用来装饰或祈福。因为隋唐时期结束了社会动荡,四分五裂的格局,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隋开皇元年(581年)隋五铢的铸造及唐武德四年(621年)开元通宝钱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隋五铢及唐代开元通宝整齐划一,力矫前代数百年货币流通中薄劣小钱充斥的积习,铸币体制由“铢两钱制”向“通宝钱制”转变,货币符号化的趋势日渐明显,社会心理对铜铸币本身重量的关注已有所削弱,大规模损钱取铜存在的社会土壤渐趋消失。钱币上出现的凿边现象,主要是为了装饰和祈福。但也不排除一些缺乏美感的凿边钱币,应该另有所图。
        6_98627_b9556ba5a6db8eb.jpg
    图二                       6_98627_d5754c531b4bbfd.jpg
      图三
        宋代钱中钱币的磨边、凿边现象并从,主要目的是为了盗铜,铸造新钱。因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当时宋政府软弱无能,每年要向辽、西夏、金等供奉“岁币”,不可避免的消耗大量铜钱,即使北宋政府每年都铸造大量的铜钱推向社会,但仍然难以满足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上却仍频频出现“钱荒”现象。所以在四川、陕西及河东等地区,普遍推行使用铁钱以取代铜钱,出现了“铁钱区”。再者,在宋代由于货币的贬值,流通中的钱币越来越不值钱,物价越长越高,铸器之利远高于铸钱之利。人们往往将流通中的钱币熔铜铸造器物,以牟取中间的暴利。这样人们私自熔钱铸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钱荒”现象。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民间私铸钱币的现象又空前地发展兴盛起来。为了能简单快速的获取铸币所用的铜材,人们采用了从铜钱上取铜的老办法,在不影响铜钱正常流通使用的情况下有的磨边(如图四),有的凿边,达到盗铜的目的。另外还有一些凿边钱(如图五)其主要目的是装饰佩戴所用,因为在钱体上又凿有四个小孔起到传绳装饰佩戴的作用。这种凿边钱是当朝人加工的还是后来人加工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凿边现象。
       6_98627_dcf46cff90daae6.jpg
    图四                    6_98627_e8c835610c45b24.jpg
      图五
      明清时期钱币的凿边现象非常普遍,最主要的目的是人们用来辟邪、祈福所用。明清时期,由于道教思想根深蒂固,吉祥文化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人们便佩戴含有宗教色彩的花钱辟邪祈福或用易得的流通钱币凿边代替,大人如此,小孩更是如此,尤其是给刚出生的婴儿佩戴凿花边的钱币(有的不凿边),由于当时封建迷信思想对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充斥,婴儿一出生哭闹不停,经常生病,人们便将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随即用红线捆绑凿边的钱币佩戴在婴儿的脖子上或者手腕上,以达到祈福、保平安的目的。当小孩渐渐长大,身体抵抗力渐渐增强,不哭闹不易生病时,再将捆绑红线的钱币扔进水沟,让流水冲走,越远越好,意味着流水将晦气带走。还有一说就是钱币乃帝王所铸造,借帝王之灵气;在社会中流通经万人之手,集万人之运气,捆绑红线给婴儿佩戴,可以保平安。所以在当时社会,给婴儿祈福佩戴钱币风行一时。当然,还有一些凿边钱是用来装饰物品(如图六、七)所用。人们习惯将凿花边缘的钱币装饰在箱柜的锁栓下面,起到装饰作用。箱柜在当时的人们家里最为常见,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般女儿出嫁都要准备箱柜作为嫁妆。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在有些农村还可以看到。在箱子里面一般都有压箱钱,选择的一般都是大钱,咸丰大钱(当五十、当百)见的较多。在箱子的锁栓下面则垫放凿花边的钱币,一来起到开箱时防止摩损的作用,二来起到装饰的作用。
      6_98627_496df55723bbc3e.jpg
    图六                      6_98627_18808cd2e167b5b.jpg
    图七
        当然,在目前发现的凿边、磨边钱币中,要特别说明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当朝的人加工前朝的钱币,但主要目的是为了祈福、装饰、辟邪。因为前朝的钱币已经不能在当朝使用(个别朝代除外),一般更改年号,改朝换代,帝王为了宣扬自己的文治武功,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都会重新铸造新钱,一般将前朝的钱币收回直接熔铜铸新钱。所以,没有被收回遗留下的前朝钱币人们进行了深加工,有的把钱币的边缘磨呈规则的多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居多),有的把钱币的边缘凿成规则的齿轮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祈福、装饰、辟邪。其二、磨边、凿边纯属为了好看,把玩。在各朝各代不乏有一些好泉之人,喜欢对钱币进行艺术加工,一般将钱币的边郭磨成规则的多边形或者将钱币的边缘凿成很好看的花纹,再将加工好的钱币多枚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图案或者单枚使用,再在上面挂上中国结,配上流苏,就成了一件很好的艺术品,自己可以佩戴,也可以把玩。
       概而言之,古代钱币中出现磨边、凿边现象的目的有四点:第一、取其铜屑,盗铸新钱;第二、装饰佩戴之用;第三、辟邪祈福之用;第四、“牙钱”,用来分隔计数之用。虽然笔者就古代钱币中凿边现象的原因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说明,但是毕竟资料有限总结的这几点原因可能还有不全之处,诚请各位泉友指正补全。

        

    2019-05-14 转正

    离线 文心
    实名认证
    好评
    30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5-18
    最后登录
    2024-06-06
    1楼 发表于2012-03-07 12:41:17

    自己写的一篇文章  大家互相交流

    2019-05-14 转正

    离线 太货六猪
    实名认证
    好评
    1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1-15
    最后登录
    2024-04-05
    2楼 发表于2012-03-07 16:18:21

    厉害!有深度!

    离线 文心
    实名认证
    好评
    30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5-18
    最后登录
    2024-06-06
    3楼 发表于2012-03-07 16:36:27

    大家都说说自己的观点 看法

    2019-05-14 转正

    离线
    七级发帖
    好评
    7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9-05-24
    最后登录
    2021-04-10
    4楼 发表于2012-03-07 16:39:22

    早期凿边就是为了偷铜, 到了明清凿出了许多花(很多都后人凿的)是为了装饰或者某种活动, 有人们的寄托在里面. 就和穿衣服一样, 开始就是为了避寒, 后来才是为了美观和虚荣!

    离线 文心
    实名认证
    好评
    30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5-18
    最后登录
    2024-06-06
    5楼 发表于2012-03-07 16:43:43
    引用第4楼倩于2012-03-07 16:39发表的  :
    早期凿边就是为了偷铜, 到了明清凿出了许多花(很多都后人凿的)是为了装饰或者某种活动, 有人们的寄托在里面. 就和穿衣服一样, 开始就是为了避寒, 后来才是为了美观和虚荣!  

    有道理 支持

    2019-05-14 转正

    离线 沈水路遥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7-04-11
    最后登录
    2024-06-03
    6楼 发表于2012-03-07 16:50:10

    古人闲得蛋疼,发泄一下喽。

    离线 晨晨
    实名认证
    好评
    14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8-12-29
    最后登录
    2024-06-07
    7楼 发表于2012-03-07 18:00:38

    学习

    一些宝陕大钱均有被砸缺一角。一直搞不明白,假如是偷铜,为什么不多砸角? 是否有规定,砸多了就不可以用了?

    2014-04-28  转正
    中初级信誉(2014-11-24提升)
    中级信誉(2015-3-6提升)
    信誉较好(2015-8-27提升)38/68
    信誉好(2016-1-29提升)38/68

    离线 文心
    实名认证
    好评
    30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5-18
    最后登录
    2024-06-06
    8楼 发表于2012-03-07 18:15:43
    引用第7楼晨晨于2012-03-07 18:00发表的  :
    学习

    一些宝陕大钱均有被砸缺一角。一直搞不明白,假如是偷铜,为什么不多砸角? 是否有规定,砸多了就不可以用了?

    有没有实物图片 上一个 看看 一起讨论

    2019-05-14 转正

    离线 祁连雪狼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22
    最后登录
    2017-06-12
    9楼 发表于2012-03-07 19:20:20

    好文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