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1 转到
    查看 8543 | 回复 102

    指日高陞 背兩隻壁虎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海泉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1-07-24
    10楼 发表于2002-09-14 06:39:00

    哈哈,真是幽默啊。也许有一天,你的孙子看见你趴在床上,他会说:爷爷,你多象一条狗啊!哈哈

    离线 梁灼光
    实名认证
    好评
    2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5-22
    最后登录
    2023-11-14
    11楼 发表于2002-09-14 06:42:00

    海泉兄:你是什么意思呀!!!!???开玩笑这样开的吗?道歉!!!!!!!!!!!!!!!!!!!!!!!!!!!!!!

    离线 梁灼光
    实名认证
    好评
    2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5-22
    最后登录
    2023-11-14
    12楼 发表于2002-09-14 07:03:00

    我没侮辱龙形象,我一直坚持说是这是龙在某一朝代的样子,我说找壁虎是另关于麦老说壁虎的事.

    离线 海泉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1-07-24
    13楼 发表于2002-09-14 07:04:00

    不要开这样的玩笑,不要侮辱龙的形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9-13 23:04:45编辑过]

    离线 张三少
    论坛版主
    荣誉
    2017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3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5-13
    最后登录
    2024-06-17
    14楼 发表于2002-09-14 18:56:00

    各位老大,龙在中国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虺:是一种早期的龙,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虬: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之句。
    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黄色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麦老的花钱与此类似,但东西是清的)
    蛟: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应龙: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一条龙和十八颗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根据龙的形态有以下几种:
    坐龙:呈正襟危坐的形式,头部正面朝向,颏下常设一火球,四爪以不同的形态伸向四个方向,龙身向上蜷曲后朝下作弧形弯曲,姿态端正。坐龙一般设立在中心位置,庄重严肃,上下或左右常衬有奔腾的行龙。在封建社会中,坐龙是一种尊贵的龙纹祥。
    升龙:头部在上方,奔腾飞舞,呈升起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上方飞升,称“左侧升龙”,龙头往右上方飞升,称“右侧升龙”。升龙又有缓急之分,升腾较缓者,你“缓升龙”。升腾较急者,称“急升龙”。头部在上的升龙又作往下的动势,称为“回降龙”。
    降龙:头部在下方,奔腾飞舞,呈下降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下方俯动,称“左侧降龙”,龙头往右下方俯动,称“右侧降龙”。降龙又有缓急之分,下降较缓者,称“缓降龙”。下降较急者,称“急降龙”。头部在下的降龙又作往上的动势,称为“回升龙”或“倒挂龙”。
    双龙戏珠: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源来自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汉代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繁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式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倘是长条形的,两条龙便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倘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包括近似于这些形态的块状)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下为升龙。不管是长条形的,还是块状形的,火珠均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
    云龙:泛指奔腾在云雾中的龙。龙和云是结合在一起的,云,是产生龙的基础。而龙嘘出的气便成了云。云龙纹就是云和龙的共同体,将龙的头、尾、脚“打散”又和抽象的云融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似云非云,似龙非龙的神秘图案。
    草龙:是一种含有龙形象的卷草图案,又叫“卷草缠枝龙”。头部有明显的龙头特征,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图案。整体往往呈现出“S”形的主旋律,并将“S”形继续延伸,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回永生的艺术效果。头部与卷草曲卷的丰富变化,形成动静参差、相互呼应、层次丰富的画面。在构图上,采用均衡的形式,讲究曲线美,富有动律感。在表现形式上,则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带有吉祥含意的“如意纹”内容,综合到一个画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卷草缠枝纹常应用在建筑、家具和器皿的装饰上。
    拐于龙源于草龙,又脱胎于草龙,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拐于龙的线条装饰显的挺拔、硬朗,转折处呈圆方角。龙的头部也呈方圆形,整体协调一致,简洁、明快,又有一定的装饰意趣,常用在家具、室内装饰及建筑的框架上。
    团龙,把龙的形体适合为圆形称为团龙。它源于唐代,明清时运用较为普遍。“四团龙”、“八团龙”等团花定为当时的冠服制度,即一件服饰上有四个或八个团龙是最尊贵的。后来发展为十团、十二团、十六团、二十四团,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放宽了,织锦、刺绣、陶瓷、建筑、家具等装饰上都有团龙,团龙适用性强,又保持了龙的完整性,装饰味也很浓,运用十分广泛。团龙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有“坐龙团”、“升龙团”、“降龙团”等。团龙的圆边还装饰有水波、如意、草龙等图纹,使团龙纹华丽而又丰富。
    行龙:呈缓缓行走状,整条龙为水平状态的正侧面。行龙常常作双双相对的装饰,常构成双龙戏珠的画面。(麦老的就是这种情况)
    另外尚有水龙、座龙等。


    摘自有关资料




    [此贴子已经被张三少于2002-9-14 10:56:15编辑过]

    离线 麥當勞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03
    最后登录
    2016-11-17
    15楼 发表于2002-09-14 19:10:00

    梁兄哥 這個沒修養的人是在侮辱我 不是侮辱你
    寧可隨便侮辱一個活生生的人 卻說不可侮辱一個虛構的龍
    由於別人把龍比作壁虎 他就借機把人比作狗
    這和趙薇穿日本旗 就有人借機向她潑糞一樣
    這種人我看多了

    离线 张三少
    论坛版主
    荣誉
    2017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3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5-13
    最后登录
    2024-06-17
    16楼 发表于2002-09-14 19:15:00

    海泉兄:
    玩笑开大了:)

    离线 麥當勞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03
    最后登录
    2016-11-17
    17楼 发表于2002-09-14 19:19:00

    三少兄
    廣東曾發行一套電話卡 龍生九子 改天發給您參考

    离线 张三少
    论坛版主
    荣誉
    2017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3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5-13
    最后登录
    2024-06-17
    18楼 发表于2002-09-14 19:30:00

    多谢麦老,龙生九子据传源于明,我只记得有嘲风、睚眦、赑屃、螭吻、蒲牢、狻猊数种,每种用途不一,待小张回去查一下。

    离线 梁灼光
    实名认证
    好评
    2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5-22
    最后登录
    2023-11-14
    19楼 发表于2002-09-14 21:21:00

    不管说谁也好了,我也不想理,我一向不想对一些无修养的人说话.谢麦老!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