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4305 | 回复 32

    [讨论] 赤侧五铢新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孔方兄*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4-02
    最后登录
    2021-04-10
    楼主 发表于2011-04-05 14:52:30

    自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五铢钱,至隋末,七百余年间,在中国是以五铢钱的铸行为主线,间有其他不同钱制。其间历朝历代所铸五铢,前后相沿,钱文体制,形制特征大同小异,再加上历史资料记载阙略,因此给五铢钱的断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谜,其中赤仄五铢便是一例。
        关于赤仄五铢,《史记 · 平准书》:“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后人论及赤侧五铢,也多以此为据。但是由于史记记载过于简略,只是证明当时确有铸造赤仄五铢的史实,难以判断赤仄五铢本身的具体特征,所以无法认定到底哪一种五铢才是赤仄五铢。后世学者,不论是史学家,还是钱币学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考证,众说纷纭,但一直都没有确论。纵观前人对赤侧五铢的研究,现择其几种主要的观点,简述如下。
        一、赤郭钱说。《史记》《集解》:如淳曰:“以赤铜为其郭也,今钱见有赤侧者,不知作法云何。”二、子绀钱说。《汉书 · 食货制》注,应劭曰:“所谓子绀钱也。”《汉书音义》曰:“俗所谓紫绀钱也,子作紫。”。《通雅》,卷二七《事制 · 货贿》:“赤仄,赤铜钱也。”。三、钱面倾斜的赤铜钱。《古泉汇考》引刘青园札:“师陆乙丑行陕州,逆旅之人以五铢钱持赠,其缘皆近五者薄,而近铢者厚。五字凸起,几与缘平,铢字深藏于下。……以三钱叠置,欹侧作马蹄状,若有意为之。按《汉书》铸官赤仄,师古注引如淳谓以赤铜为其郭,向疑其说之无稽,今考《说文》,仄训倾侧。及观所得钱,乃悟赤仄者,赤而且仄,并非独赤其郭也。”。四、磨郭的五铢钱。李竹朋《古泉汇》:“今五铢因民磨取镕,故加以周郭,复磨砻之,磨后其郭色新,故赤,因名赤侧,并无别有制作也。”。

        当然,近代诸钱币学家对赤侧五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考证,不论是从研究的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比前人有所突破。根据以前的史家和钱币学家对赤侧五铢研究的成果,笔者也对赤侧五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下面将从跟赤侧五铢有关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有所创见。

        一、赤侧五铢的铸造背景和动机。汉武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多次货币改革,足见其对货币铸行的重视程度,所以每一种货币的产生和铸造都绝不是偶然的,当然赤侧五铢也不例外。《史记 · 平准书》:“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熔焉。”至此,货币铸造权分属诸郡国,诸郡国的势力日渐强大,西汉中央集权的统治将会面临危胁,这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封建帝国的君王汉武帝来说,是绝不会坐视不管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想办法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削弱郡国的势力,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将会成为其时西汉政府的首要任务。而赤侧五铢在这个关键时刻的诞生,绝不是一种巧合。汉武帝铸造赤侧五铢,是用一当五的比值收兑郡国五铢,一方面可以从郡国手中敛取大量财富,另一方面还让郡国铸钱感到无利可图,迫使诸郡国交出铸币权,对西汉政府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所以赤侧五铢绝不是一种普通的货币,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使西汉政府有那种孤注一掷的感觉,会想尽办法让它推行成功,这除了用政治手段强制推行外,主要的还是依赖提高赤侧五铢本身的价值。《史记 · 平准书》:“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而观今存世之郡国五铢,重量一般都在4克左右,有些更重,只有极少数轻薄者,所以史记所言未必属实。相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赤侧五铢的推出,迫使郡国五铢不断减重,而直接导致了民间盗铸郡国五铢和赤侧五铢。

        二、关于铜质和铜色。铜质和铜色是古钱币鉴定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古钱币的币材多用青铜合金,含铜量高,铜质好,色泽呈紫红色;含铜量低,铜质差,色泽泛白。古钱币的色泽是由其质地决定的,当然要弄清赤侧五铢的铜色也要从研究其质地入手。最初,如淳以赤侧五铢为赤郭钱,是以“赤侧”之“赤”为“红色”之义,而今的诸学者都已经彻底否定了这种说法,认为“赤”是跟铸造工艺有关的,那么探讨赤侧五铢的铜质则要另寻别径。《汉书 · 食货制》注,应劭曰:“所谓子绀钱也。”《汉书音义》曰:“俗所谓紫绀钱也,子作紫。”《通雅》,卷二七《事制 · 货贿》:“赤仄,赤铜钱也。”所以,以上观点所认定的赤侧五铢是赤铜钱,或者这也不能单纯地称其为一种观点,因为它不是某个人创造的,不带有个人观念或感情因素,它是一种俗称,是时人用直观生动的语言对事物真实情况的描述,反映了赤侧五铢真实的特征。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后人论及赤侧五铢,对此却很少有人附会,如朱活先生在《“赤侧五铢”疑窦》中所言:“得知子绀钱即紫绀钱,实系俗称俗事,后贤不作详析,只得只离其辞而误袭其说,致张冠李戴,一片混沌。”其实,单就中国古钱币来说,这种所谓的俗称就不乏其例。如汉初之榆荚半两,《汉书 · 食货制》:“汉初,以秦泉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是以其薄小如榆钱儿而得名。再如,新莽之货泉饼钱,中间厚,边缘薄,呈饼状,故曰饼钱。凡此种种,不复赘述,只在说明,所谓的事物的俗称,是事物真实特征的反映,在研究中,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所以,从赤侧五铢为子绀钱的俗称,可以证实,赤侧五铢其质地为紫红铜质。

        三、关于赤侧五铢的重量。前人研究赤侧五铢,很少有人从重量这一方面入手。王献唐先生《中国古代货币通考》提出区分赤仄五铢与三官五铢钱之别,必合六端,即质剂、色泽、炼冶、重量、制作和文字,其中关于重量的描述,云:“赤侧准重五铢,三官钱亦如法重,偶有不齐,相差甚少,郡国五铢,泰半不及法重,且或极轻。”赤侧准重五铢,何以见得?赤侧五铢实物亦未确认,暂且莫论,而郡国五铢实物存世甚多,所见多半在4克左右,有些更重,“泰半不及法重”更是与事实不符。而朱活先生,则认为那种鸡目小五铢为赤侧者,想鸡目五铢枚重不足一铢,又何以能一当五枚郡国五铢流通呢?对赤侧五铢的重量做过比较正确和客观描述的,见于《钱币考》。《钱币考》曰:“赤侧钱亦为五铢,既云当五,或稍大耳,今盖不传。”后人对此,亦多不附会,其实照常理推断,既然赤侧五铢一当五枚郡国五铢使用,必然要比此前之郡国五铢重,与郡国五铢同重,或者比郡国五铢轻都不行,否则其何以堪称一当五,即便是用强制手段,也不可能会推行成功。所以赤侧五铢应该比郡国五铢重,但具体其标准重量是多少,因为没有史料记载,尚待认定实物后,才能得到结果。

        四、关于赤侧五铢铸行的起迄时间。关于赤侧五铢的铸行起迄时间,目前基本一致的看法是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研究赤侧五铢,认定赤侧五铢的实物,从铸行起迄时间入手,近年来被诸泉家得到重视,这主要是因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的发掘,其中出土有西汉早期各类五铢,而刘胜卒年恰好跟废赤侧铸三官的时间相吻合,但是因为废赤侧铸三官的具体时间不能确定,所以刘胜墓中是否有赤侧五铢,是很难得到确认的。笔者认为,即便是刘胜下葬的时间早于废赤侧五铢的时间,其墓中也未必会有赤侧五铢。因为赤侧五铢一当五赋官用,系虚值货币,其敛财之意昭然,民不乐用,西汉政府以政治手段强制推行,有反对使用赤侧钱而获罪者。《汉书 · 百官公卿表》:“公元前114年,郸侯周仲居为太常,坐不收赤侧钱收行钱论。”。由此可见,赤侧五铢的行用,很不得民心,当时有很多人因为反对使用或盗铸赤侧钱而获罪,甚至丢掉性命,并非吉祥之物。刘胜卒,岂会用此做随葬品呢?

        五、关于赤侧五铢的形制和赤侧的含义。从形制方面研究赤侧五铢,现在已被众多的钱币学论家所重视,按汉书所记载的,赤侧五铢“一当五赋官用”,说明赤侧五铢和郡国五铢是同时流通的,而两者又有比值的差距,所以如果赤侧五铢不能在制作上,与郡国五铢比较有所突破,那么势必会引起货币流通混乱,引发民间盗铸而不可收拾,赤侧五铢推行失败是显而易见的。前人研究赤侧五铢,因为如淳之谓红铜边郭钱,虽然不能令人信服,但苦于得不到新的答案,亦未能有新的突破。郑家相先生认为:“赤者出也,仄者边也,出边者,磨光其边侧之谓也。凡半两三铢以及元狩五年初铸之五铢,均不磨光其边侧,故无赤侧之名,至元鼎二年铸官赤侧,磨光其边侧,始有赤侧之名,故赤仄五铢必异乎半两三铢及元狩五年初铸五铢之赤,磨光其边侧者。赤字非指铜色而言,各家谱录,感于如淳之言,斤斤于铜色是求,所以不能得其真确之意义欤?”。郑家相先生以赤者为出,以为赤仄是磨光其边侧,并说明,半两三铢及元狩五年初铸之五铢,都不是磨光其边侧者。但观半两三铢,确如其言,而元狩五年初铸之五铢,不就是郡国五铢吗?而观存世之郡国五铢,十有八九都是磨光其边侧者,类似毛边儿不经过打磨加工的只有极少数而已,不知其言何据?而彭信威先生认为;“赤仄的赤字应当是做动词解,即‘剉平’的意思,和现代车木行的‘车’字相同,实际上两者大概是同一字的两种写法。赤侧就是把外郭剉平的意思,是铸钱技术的一种进步。所以后来五铢都是赤侧五铢。”由此可见,彭信威先生的观点与郑家相先生的观点基本一致,把赤字理解为剉平外郭的加工工艺。然,不单单是三官钱,就连郡国五铢都是把外郭剉平为直边的,不知道应该从哪一方面来区分郡国五铢、赤侧五铢和三官五铢。另,王裕巽、徐蔚一以“赤”通“尺”,以为赤侧五铢实为高外郭的钱币,但其亦不足以区分郡国五铢和赤侧五铢,不能令人信服。所以,单纯通过分析赤字的含义来分析赤侧五铢的加工工艺,得到形制上的特征,似乎也很难有所突破。

        于是,我们可以放下“赤”字的含义,暂不去考虑。根据前面分析到的赤侧五铢的几个方面的可以确定的特征,笔者对自己所收藏的西汉早期五铢藏品,逐一进行筛选,当然筛选的范围是武帝上林三官以前的五铢钱。进一步说,赤侧五铢有可能混在郡国五铢当中,在未确定赤侧五铢的实物以前是被误认为是郡国五铢的。最后笔者终于找到了与上述特征相吻合的一种五铢钱,笔者前后共集有四枚。这种五铢钱为紫红铜质,有面四决和面四决上下杠两种版式,重量分别为5.45g、5.9g、6.2g、6.95g,钱文风格和制作特征与郡国五铢一脉相承,但唯一与郡国五铢不同的是,这种五铢钱都是毛边儿的,细看又与普通毛边儿钱又不太一样,像是处理过,却又特意保留的。假设这种五铢钱就是赤侧五铢的话,那么“赤侧”之“赤”又作何解释呢?于是笔者多方面查阅资料,寻找古汉语中关于赤的含义。《说文》:“赤,南方色也。”。《书 · 洪范 · 五行传》:“赤者,火色也”。所以,赤指红色。在古代汉语中,赤还有裸露之意。《吕氏春秋》:“有裸人国,人尽赤身裸体,不知衣为何物。”,传说有外国人入境,按其习俗“裸体而入,穿衣而出。”又《淮南子》:“西方之倮国,鸟兽弗辟,与为一,国人皆赤体也,”倮,通裸;倮国即裸国。而文中的“赤”便是光着、露着之意,赤体即光着身体,露着身体。所以这就使我们联想到“赤侧”之“赤”,当是裸露之意,赤侧五铢即裸露边郭的五铢钱。当然有一个疑问,就是汉武帝为什么要把钱铸成这样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更明显地区别于郡国五铢,设若把这种赤侧之五铢,放在大量的郡国五铢里面,不但其色泽特殊,而且因为其裸露的边郭(毛边儿),使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但观此种钱与郡国五铢和三官五铢相比,制作不甚精整,近人论赤侧五铢时,说到赤侧五铢要比郡国五铢更工整精美,其实并没有任何资料表明这一点,也没有其他任何证据显示,只是主观臆测,此说未必属实。自武帝铸赤侧以后,至今两千余年的时间,吸引了无数的史学家,文物学者进行考证研究,却一直没有确论。因此笔者也不敢断言,至此真相大白,还有待于热衷于中国古钱币研究的大家和学者们,以及广大的中国古钱币爱好者,都来参加讨论,为中国古钱币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_3104_97f8e4651790610.jpg
    1_3104_74cb988adbaf726.jpg
    1_3104_199a1190cc32a3c.jpg
    1_3104_0c1459c911cb8ce.jpg
        

    离线 孔方兄*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4-02
    最后登录
    2021-04-10
    1楼 发表于2011-04-05 14:54:54

    近日看到大家对赤侧五铢的研究和讨论,于是把自己此前写出来的关于赤侧五铢的文章也发上来,希望大家多多参与讨论,多提意见!谢谢!

    离线 柳叶泉刀
    实名认证
    好评
    1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14
    最后登录
    2023-11-10
    2楼 发表于2011-04-05 15:38:20

    好文章

    离线 孔方兄*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4-02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11-04-05 15:42:44

    谢谢!或褒或贬,请大家畅所欲言!

    离线 哈蕾露亚
    正式会员
    好评
    175
    差评
    4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11
    最后登录
    2024-05-27
    4楼 发表于2011-04-05 16:15:01

    这几张图是什么五铢?

    离线 孔方兄*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4-02
    最后登录
    2021-04-10
    5楼 发表于2011-04-05 16:20:54
    引用第4楼哈蕾露亚于2011-04-05 16:15发表的  :
    这几张图是什么五铢?

    是俺认定的赤侧五铢,跟普通的郡国五铢毛边是有区别的,这种实物目前还不是很多见!谢谢!

    离线 非常小器
    钻石会员过期
    好评
    34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2-10
    最后登录
    2023-10-12
    6楼 发表于2011-04-05 16:31:29
    引用第4楼哈蕾露亚于2011-04-05 16:15发表的  :
    这几张图是什么五铢?

    O(∩_∩)O~

    2014-05-12  转正

    离线 哈蕾露亚
    正式会员
    好评
    175
    差评
    4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11
    最后登录
    2024-05-27
    7楼 发表于2011-04-05 16:47:47

    刚才佩园的帖子说赤侧五铢精整,可是看你的怎么边都没打磨呢?

    离线 东北散钱
    实名认证
    好评
    9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12-14
    最后登录
    2024-05-26
    8楼 发表于2011-04-05 16:51:35

    不错的文章

    2019-07-16 转正

    离线 孔方兄*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4-02
    最后登录
    2021-04-10
    9楼 发表于2011-04-05 16:52:22

    呵呵!确实是截然不同的!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