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36 转到
    查看 142705 | 回复 355

    [讨论] 从一批赤仄五铢钱看郡国赤仄三官的辨识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佩园主人
    三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2-12-03
    楼主 发表于2011-04-03 19:08:30

    今天在家无事,翻出一小堆前七八年收的极美品相五铢,与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的赤仄五铢(详见蒋若是先生《秦汉钱币研究》,中华书局版)相比较,越来越觉得有趣,值得研究一番。
    看发这堆中的几枚钱币看看。1_2348_9e5eea1c5055872.jpg
    1_2348_3dbc1cb6974c4f7.jpg

    离线 佩园主人
    三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2-12-03
    1楼 发表于2011-04-03 19:15:16

    这批钱购得西安某泉商,当时是一批购得的,另外还有好几批,我只购得其中一批。
    这批钱与一般的西汉五铢有明显的不同,钱文字体、钱体颜色、侧边打磨度等均不一样。
    先从边侧谈起,堆起来看时,边缘非常光滑平整,厚度也差不多,很齐整的感觉。
    “赤仄”的意思,两千年来的学者一直争论不休,从字面上也有两种意思,一是赤红边,就是在铸成后在钱边加赤色的;二是打磨齐整,无毛刺。
    赤红边一说,争议较大,因为大家都没看到出土时有加涂红色钱边的五铢钱。至于打磨齐整,似也不是“赤仄五铢”的辨识标志,因为大部分三官五铢和很多郡国五铢也都经过很细心的修边打磨处理。1_2348_397245e2ba6dd51.jpg
    1_2348_9b3067a11c5dbf1.jpg

    离线 佩园主人
    三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2-12-03
    2楼 发表于2011-04-03 19:18:09

    这批钱经人挑过,只有两种主要版别:一是穿下半星,一是穿上横杠。
    两种版别中还有很多细小版别,但总体上看,两种版别的区别非常明显:穿下半星的字体比较短,穿上横杠的字体相对较狭长。1_2348_a6a443f53001f84.jpg
    1_2348_3140a74e644226c.jpg

    离线 佩园主人
    三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2-12-03
    3楼 发表于2011-04-03 19:20:04

    两版别的对比,非常明显。1_2348_b01617faff4c4ce.jpg

    离线 佩园主人
    三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2-12-03
    4楼 发表于2011-04-03 19:22:06

    在穿上横杠中也有些字体不太长的。但穿下半星的没有长字的。1_2348_5c6da9c38303cd7.jpg

    离线 laona
    实名认证
    好评
    2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2-08
    最后登录
    2023-01-06
    5楼 发表于2011-04-03 19:23:24

    学习

    2021-04-20 转正
    离线 佩园主人
    三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2-12-03
    6楼 发表于2011-04-03 19:31:08

    这批钱的最大特别就是无一不是笔意洒脱、布白匀整、点划之间笔笔清朗,绝无缺笔少划及字迹不清的。甚至连锈也极薄,可见铜质非常精良,非一般五铢钱可比。本人玩汉五铢钱近十年,收藏的好品相的也有好几千枚,但像这样全部品相一致、字体清朗的,只有这一批!1_2348_eb180dc147a2bcb.jpg
    1_2348_2cbe658e3483a73.jpg
    1_2348_7ae8ff7fb845fb7.jpg
    1_2348_f0c7a7099908703.jpg
    1_2348_bbc361275c40118.jpg
    1_2348_5a8ad42964138e8.jpg

    离线 佩园主人
    三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2-12-03
    7楼 发表于2011-04-03 19:46:07

    好了,现在介绍完主要情况,要开始研究了!
    众所周知,郡国和赤仄五铢钱铸造时间只有几年,据史料记载,自元狩五年(前118年)罢半两行五铢钱至废赤仄五铢实行三官专铸,六年之间,钱制三变,历郡国、赤仄、三官,其中郡国、赤仄钱行时既短又时铸时销,后世流传者已不多见,其钱文、符号递变之迹两千年来一直是学者研究的课题。近年,因科学考古工作的开展,从大量出土文物和钱范进行研究,郡国五铢的识别基本已不是什么问题。只有赤仄五铢,一直是学界和收藏界争论的重点。
    先说说历史,《汉书武帝记》明确记载:“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时在前118年。
    《汉书食货志》又记载:“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仄,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仄不得行。”以此推算,赤仄当铸于公元前114年左右。
    《汉书食货志》又记:“是岁,(张)汤死而民不思,其后二岁,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于是悉禁郡国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令三下非三官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张汤死于前114年,由此推算,赤仄废于公元前113年左右。
    由此可知,作为虚额钱的赤仄钱的铸造时间只有一年左右,而且其用途也很可疑(“赋官”二字费解),这就是赤仄钱非常少见的原因,从传世数量看,赤仄钱远远少于郡国钱,但大家如果手上有此钱,而识别不出,甚是可惜,这就是本人要发此帖的原因。

    离线 寇永治
    三级发帖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2-13
    最后登录
    2024-04-28
    8楼 发表于2011-04-03 19:48:01

    好藏

    离线 佩园主人
    三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2-12-03
    9楼 发表于2011-04-03 20:02:51

    目前学术界对赤仄五铢的所有考古研究,最有信服力的只有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一批五铢钱。
    中山靖王刘胜系景帝子,武帝异母弟,元鼎四年(前113年)卒,与其夫人窦绾同葬于河北满城县之陵山。1968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发掘,其中铜钱发现2317枚,除1枚四铢半两外,其余全部是五铢钱。除一枚五铢出自南耳室外,其余五铢全部分置两处,2034枚出自中室,282枚出自后室,其中277枚与40枚金饼同置一漆盒内,后室东南角放置5枚。
    从考古报告看,中室的2034枚版别众多,有明显的使用磨损痕迹,后室的五铢钱比较单纯,篆体一致,钱文清晰,无使用磨损痕迹。报告认为后室钱是铸成后未经分散使用流通即用来殉葬的货币。
    蒋若是先生在《秦汉钱币研究》一书中对这批出自后室的五铢钱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这批就是传说中的赤仄五铢,原因列下:
    第一,这批后室所出的五铢钱,赤铜其质,制作精美,篆文清晰划一,“五”字交叉两笔多取缓曲,钱型似武帝三官而厚重过之,钱郭厚而整齐,垒叠之后,侧视极为精美,其工艺远非中室的2034枚可比。
    第二,中山靖王去世的时间,恰好是废赤仄的公元前113年,后室五铢钱与金饼同置漆盒内,说明其为朝廷精铸,而公元前113年前于郡国时期官铸的五铢钱,只有赤仄一种。
    此图是河北省博物馆提供的刘胜墓出土赤仄五铢拓片。1_2348_5eb8387f9791665.jpg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36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