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4927 | 回复 103

    【代老师顺天斋发帖】:泉之重器,执着一拍!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东化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2-09-11
    最后登录
    2023-06-19
    70楼 发表于2010-06-20 22:28:47
    引用第67楼寒鸿轩于2010-06-17 11:18发表的  :
    代顺天斋老师回60楼泉友:

    XX网友所引用《中国青铜器》一书的作者,可能是试图研究各种青铜工具的。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居然在没有把青铜实用铲与原始空首布之间的区别搞明白之前,就想当然的把它们归并于青铜铲还煞有介事的将其分为4类。我敢说作者从来就不懂古钱币,更甭说去研究了,只是从一个书本抄到另一个书本,根据上面的一些形似铲的东西妄自臆断。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这年头,为了谋生写本书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作者著书太不够严肃,如果XX网友对其这种分类方式也深信不疑的话,可见这种书真是毁人不倦。事实上原始空首布早已为泉界所认可,黄锡全的《先秦货币通论》第87页已明确了这一点。待续。。。

    顺天斋 back.gif




    《中国青铜器》一书的作者,诚然如顺天斋老师所说,的确是一个不太严肃的作者,因为马承源作为上海博物馆的馆长,不去好好研究文物,居然年轻时候还搞什么潜伏,是一个优秀的特工人员。当然,诚如顺天斋老师所说,该作者的确是为了谋生写书,因为专心与文物打交道,在以后的一次次极“左”干扰中,他被打上“白专”罪名,受过党纪处分,“文革”中甚至升级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黑秀才”。“再怎么批判、罢官,文物征集工作还让我做就行”,是马承源想了好久得出的结论。诚如顺天斋老师所说,作者著书太不够严肃,1964年,马承源组织编写的中国第一本彩版工具书《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出版,很快被翻印流传于国外;他写的《中国青铜器》是“文革”后研究青铜器的第一本通论性著作,牛津大学随即翻译出版,影响极广,还是海峡两岸共用的大学教材;他主编的《商周青铜器纹饰》和《商周青铜器铭文选》(4册)因见解独到,成为专业人士案头必备书;《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分册》和刚出齐的《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分册》(16册),更是本世纪最完整、系统的青铜器图录研究大全。一本本书,一篇篇论文,一次次准确鉴定,渐渐确立了他作为青铜器和古文字专家的地位。

    离线 东化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2-09-11
    最后登录
    2023-06-19
    71楼 发表于2010-06-20 22:59:51
    引用第69楼寒鸿轩于2010-06-19 14:53发表的  :
    “十七”原始空首布解析

    我们知道“原始空首布”的存世量甚为稀少,且大多都藏于一些博物馆里。这的确给许多先秦货币研究者们带来诸多不便。仅仅根据一些古钱的线图、拓片和照片,套用所谓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去做出判断,也就不可避免的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歧途和自相矛盾的死胡同。研究古钱必须要从实物出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手”。这也是古钱鉴定学的基础。如果背离了这一点,钱币理论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为古钱上任何一点细微的特征变化都在向我们揭示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信息。由此,我们才能做出符合事实和逻辑的判断,这里没有捷径可言。
    事实上,“十七”原始空首布与上博的一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重量为81.65克,比后者轻了37.35克,厚度为0.12厘米,而春秋中期以后的平肩弧裆空首布的厚度为0.08-0.1厘米,两者已相当接近。上博的一件厚度不详,但仅从其重量上看,应该是相对厚重的;“十七”原始空首布的銎体,从正面看到的整体效果,侧面看时只有其三分之一为銎,而恰好銎的侧面根部就是与肩的连接处。很明显其銎部已完全上移至肩部。正因为如此,銎的正面三分之一处在肩的位置打了一个折之后,余下的三分之二部分及棱形凸脊沿钱体水平方向继续延伸(见侧图1)。请注意:春秋中期以后的平肩弧裆空首布中间的那道竖筋,凡是冲过肩至銎上的,从侧面看,都是顺着銎的坡度向下至与肩部的连接处打折后沿钱体水平方向继续延伸(看侧图2)。这无疑说明实用铲上的为了增加其强度的这一功能,在后期货币上已不再需要。就如同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的各类空首布外形一样,只是一种象征而已。而上博的一件,銎的坡度是从其顶端一直延伸至钱体三分之一处,棱形凸脊是从銎的四分之一处向下延伸至钱体的三分之二处,显得更加有力度。这亦说明其保留实用铲的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关于上博一件的“外郭”,由于只是看了图片,不好确认。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其刃部或叫做足部的地方还没有外郭。然而,“十七”原始空首布的正、背足部已出现外郭,并且和正、背肩部、两侧竖边的外郭相互贯通。其实,这才是我们所指的金属铸币意义上的外郭。可以说跟实用铲已毫无关系。当时,只有在相对频繁的记数使用和流通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其边缘的牢固性才会被创造出来(请注意:其厚度仅为0.12厘米)。同时,这一特征也是西周社会法度在货币上的体现。《国语.周语下》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将铸大钱”就是被当做一个隆重事件被史官记录下来的。这一外郭特征在货币上的完成,直接确定了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各类空首布的一般规制。人类社会的所有劳动都带有其目的性,那么金属铸币之不同于实物货币和金属称量货币,就是因其劳动目的的纯粹单一性——充当一般等价物。就“十七”原始空首布本身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其重量、厚度和形态均已趋向于更加轻薄和规范合理。已完全具备了作为金属铸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这两种属性。因此,它必然归属于金属铸币的范畴。尽管“十七”原始空首布与上博的一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它们都是同一地域、不同历史阶段商品交换的产物,前者由后者直接演变而来。“十七”原始空首布是目前已能确定为春秋早期的最早的金属铸币。它的发现,不但填补了我国钱币发展史在这一时期缺少实物佐证的空白,也扩展和丰富了我们在钱币收藏领域的视野。

    ....... back.gif




    究其根本。我们讨论的焦点在于,楼主所发的器物是否铸币。
    楼主的观点:因为该标本的自身特征,正背有周郭、与工具铲相脱离,所以是铸币。
    我的观点:认定一件标本是否经济学意义上的铸币,是十分谨慎与苛刻的,不是其自身特征所能决定的。我之前说过,铸币的概念相当严谨,无论东方西方的地域差异,它本身的经济学特征只要符合铸币的概念,即为铸币。无论其正背有周郭、或其与工具差别有多大,只要它是能够体现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交换手段与储藏手段的统一,是官方发行的记枚使用的交易媒介,其就是铸币。其实我的观点是,铸币作为一种社会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绝非那些“孤品”、“仅见品”所能代表。货币是一种社会性的东西,需要有一定的“量”,否则,几十万几百万老百姓,只使用几枚几十枚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列位看官也感觉太神话。所以,铸币,一定是大量发行的东西。(所以说,空首布是铸币,而所谓原始布绝非铸币)
    从市场价格分析(SORRY,我不参与这个方面),铸币的珍惜程度并非多高,而这种处于过渡期的,从工具到货币的过度产物确实十分珍惜。如果楼主非要证明它是铸币的话,我只能说楼主太谦虚了,自贬其值呀。

    离线 镜心泉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01-24
    最后登录
    2023-11-22
    72楼 发表于2010-06-22 12:51:21

    学习了

    离线 布痴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8-30
    最后登录
    2021-04-10
    73楼 发表于2010-06-22 13:33:24

    学习,欣赏

    离线 水归堂
    荣誉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4-04-10
    最后登录
    2021-11-25
    74楼 发表于2010-06-22 21:50:23

    东化泉友的观点未免有些自相矛盾:诚然认定一件标本是否经济学意义上的铸币,是十分谨慎与苛刻的,不是其自身特征所能决定的。但它不一定就是官方大量铸造的。连后世都有私铸,在没被受到法律制裁时也起到了交换媒介的作用。有些政权不管合法与否由于存在时间短铸币量的确很少。何况处在货币概念形成期的先秦!
    货币概念自然界是没有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它不是在一瞬间从地缝里冒出来的。而是在人类长期的思维进化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我们收藏这些实物正是想发现货币形成的轨迹。而原始空首布、原始刀币、原始环钱和原始铜贝的实物标本正是我们探寻先秦四大货币体系产生的路标,其中接近定型货币形态的实物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当然除了四大体系之外,在货币产生的初期是否有其他可以起到货币作用的形态呢?我认为是也是存在的,只是由于岁月侵蚀,我们已无法辨认从而公认,它们有些也许根本不是金属质的。呵呵。
    而市场价格与此课题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吧,我想那该是闲情逸致区讨论的话题。戒之!
    先秦货币研究正确之路当以实物为出发点、以深邃而广博的历史及考古学知识为基础、以拨云见日般的智慧和胆识为武器,才能取得一点点创见。纵观有清以来做到的又有几人呢?我等不过是些事物的保存者或纸上谈兵的臆想者而已矣。
    悲夫!古人语沉默是金当出此乎?

    离线 东化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2-09-11
    最后登录
    2023-06-19
    75楼 发表于2010-06-22 23:23:58

    学生受教。

    离线 baiyang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5-10-27
    最后登录
    2023-03-10
    76楼 发表于2010-06-23 18:14:29

           一件稀世的古代的青铜铸造物,其用途与性质学者专家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应该是很正常的,应该容许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有助于更进一步的接近和还原其本来面目;因此,大家应该互相尊重,平心探讨。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者专家应该是各有所长各有专项,谁也不能说自己或者别人就是绝对的权威。马承源先辈作为从事青铜器专业一生的学者专家其青铜方面的学识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东化先生从其文章看至少也是懂经济学或金融学方面的严谨学者,顺天斋先生作为从事钱币实物研究三十余年的藏家,在该领域的学识在海内外属于公认的泰斗级人物,应该绝非徒得虚名。但谁也不能以自己的专业权威去压制他人的见解。
        本人就以自己的经历发表一点看法,供顺天斋东化先生及泉友们参考:
    1:货币史 铸币史 钱币史研究的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出现的时代也不同。
    2:货币 铸币 钱币三者概念从内涵上是有区分的,出现的早晚也不同。
       从物物交换到一般等价物,货币应该早在夏商或更早还没有青铜冶炼技术的时代即已出现,天然贝 骨贝 玉贝即是。到青铜时代,铜块 铜贝 黄金 白银等作为称量货币始进入铸币时代,所谓黄金天然是货币,即只要经冶炼提纯,无需特定形制黄金即可充当货币,称量货币这可能早在商代就出现了。钱币的钱字本是农具,由带銎的农具演变而来的空首布作为铸币出现方才有钱币的概念,这恐怕晚到春秋早期了。
    3:钱币的珍稀度和价格高低以经济学的物以稀为贵为原则,与时代早晚有关联但不大,三千年的贝币不过几元钱一枚,宣统雕母值十多万。
    4:古玩行里有术语叫东西会说话,钱币实物里历代都有孤品,绝不是只要是铸币即多泛,时代久远,当年铸造几千枚上万枚的钱币品种或许今天还没有人见到呢,本人收藏二十多年,以亲身经历举例:06年得一品文曰“晋阳二化”的刀币,前史无载,今天的海内外几十万泉友无人见过甚至听说过,不见实物无人可以准确想出其大小和型制,凡见的泉友无人能置疑其为战国钱币。
    5:顺天斋所藏品,同类型制的原始或早期空首钱币前谱已载(见丁福保《古钱大辞典》上卷97页 98页),区别只在于重量和文字符号。

    离线 小乙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4-03-03
    最后登录
    2024-05-10
    77楼 发表于2010-06-24 11:54:45

    高人频出啊,呵呵

    2021-07-05 转正
    离线 咸丰当泉
    八级发帖
    好评
    19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7-02
    最后登录
    2024-05-10
    78楼 发表于2010-06-25 10:14:03

    学习欣赏

    离线 李某某
    论坛版主
    好评
    1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24-04-27
    79楼 发表于2010-06-26 11:31:51

    gher

    中初级信誉(2015-1-23提升)62/25
    中级信誉(12-25提升)67/61
    信誉较好(2016-7-15提升)67/79
    信誉好(12/6提升)67/98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