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698 | 回复 10

    [讨论] 咸丰皇帝与咸丰钱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实名认证
    好评
    84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12-26
    最后登录
    2023-05-04
    楼主 发表于2010-05-01 13:57:16


                                             咸丰皇帝与咸丰钱讨论

     

    星转斗移、时过境迁,今天的集泉人更多关心的是古钱币的版别、品相和价格。何不关注钱币背后的人和事,探究中华文明和钱币文化千丝万缕的关联;集藏古钱币是一种乐趣,研究讨论使乐趣深化。那么,珍罕或普通古币带给我们的趣味和陶冶并没有多少差别。在我们这个“欣赏讨论区”的栏目里,欣赏众而讨论寡,值五一佳节,选《清代咸丰钱鉴赏与集藏》书中一段关于咸丰皇帝的探讨文章,与您共同回顾咸丰年的人和事。希望讨论之风能够兴起。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实名认证
    好评
    8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12-26
    最后登录
    2023-05-04
    1楼 发表于2010-05-01 13:58:22

    1、生不逢时  内患外忧社稷危

     

    1851年初,20岁奕詝登基称帝,年号咸丰,是满清1644年迁都北京后第七代国君。咸丰皇帝所处年代的满清王朝已由强盛转入衰亡,经历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双重打击,皇帝生涯始终是在兵慌马乱的风雨飘摇之中度日如年。咸丰皇帝没有先祖的才能和胆略,面对内患外忧、国将不国的局面,曾踌躇满志的国君举棋不定、独断孤行、签约毁约、一错再错。1861年8月,咸丰帝驾崩,共在位11年。

     

    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九日,道光皇帝第四子爱新觉罗.奕詝,在北京圆明园降世人生,此人即后来的咸丰皇帝。奕詝共十兄弟,三位兄长早年夭折,六弟奕?,颇英异(即后来的恭亲王,参与慈嬉祺祥政变,主持签定《北京条约》和总理衙门等政务,为洋务派首领)。才亦高于奕詝,道光欲立为太子,但因奕詝居长,又无失德,故道光帝迟迟未决。道光二十六年(1836)春,道光帝率众王子南苑打猎,奕?所获鸟兽颇丰,左顾右盼,甚是得意。而奕詝一无所得,道光问之,答曰:“时方春和,鸟兽育滋,伤生命以干天和”(此话为乃师杜受田所教),道光帝大喜曰:“是真有人君之度矣”。奕詝使“藏拙示仁”的谋略,获取了父皇的好感,史实证明,道光帝这种偏重“德”、忽略“才”选一国之君的思路,险些就此断送了大清江山。1839年,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南下广东查禁鸦片,来年英国政府派出远征军舰队,1840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很快惨败在洋枪洋炮和快船之下,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让香港,赔偿军费、鸦片价共计二千一百万两白银,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议定”税则。西方列强纷至沓来,掠夺大清帝国的权利和财富。以上邦天朝自居的满清朝屡战屡败,以后又和美国签定《望厦条约》、法国签定《黄埔条约》等众多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费用高达七千万两白银,道光一朝遭遇了满清1644年入主中原以来最为惨痛的打击。

    1850年2月5日道光病逝,1851年初,20岁的奕詝登基成为了满清入关后第七代国君,到1861年去世,咸丰皇帝共在位11年。登基之初的咸丰帝踌躇满志,志在挽救大清颓势,要求大臣“据实直陈,封奏密报”,欲改道光以来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的劣习。还下诏求贤,起用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汉人大臣,此为汉人在清朝掌握军政大权的开端。无奈大清复兴的奇迹并没有出现,咸丰帝既没有过人才智、又生不逢时,伴随其一生的是打不完的仗和入不敷出的空虚国库。即位第一年,洪秀全于广西金田村起义。咸丰元(1851)年元月,太平军举兵北上,腐朽的清军望风披靡、不战自溃。仅用一年多时间,起义军转战两广、两湖、安徽和江浙等广大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完全被切断。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并在此定都,改南京为天京。在攻克清军的江南大营之后,太平军继续西进、北上,直逼京城北平,咸丰帝惊恐万分,甚至打算弃京城出逃。内乱未平,外患又至,西方列强为进一步取得在华利益,于1856年以英国“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赖神甫事件为借口,英、法在沙俄及美国等列强配合下,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增加《天津条约》中英法要求的条款,赔偿英法二国白银1800万元,割九龙给英国等。沙俄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定《中俄北京条约》,夺得乌苏里江以西4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及多项利益。清庭在风雨飘摇中度日如年,咸丰帝对此局面不知如何是好,经常伤心落泪。腐朽的清兵如何抵挡得住联军的战舰和枪炮,英法联军先后攻入广州、天津。1860年六月英法联军从天津塘沽登陆,进而侵入北京,咸丰皇帝仓皇出逃至热河,侵略军在北京烧杀抢掠,一把火将圆明园化为灰烬。咸丰帝派皇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与联军谈判。国家危急时刻,一国之君选择了携妻小、宠臣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在承德的咸丰帝终日歌舞升平而沉湎于酒色。终因荒淫过度、担惊受怕,于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31岁的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吐血不止而亡。

    咸丰一朝所面临的困境远比道光时更甚,战乱造成广大地区无法征收税赋,远在南方的造币铜材为战场所阻无法北上。然而,打仗经费和给洋人的赔款都是额外增加的浩大开支,穷又遭灾如雪上加霜。咸丰初,就有大臣提议铸大面值钱和发行纸币,在前朝这些都是破坏祖制和危害社稷的行为,咸丰与众臣商量之后,还是不敢违背祖宗定下铜钱只做一文的规矩。到1853年春,朝廷用于打仗的军饷已超过2000万两白银,眼看着太平军步步紧逼,前线军队等着要钱开锅。刑部尚书周祖培、大理寺卿恒春、御史蔡绍洛先后条陈钱法,请改铸大钱。咸丰帝着户部议定,寿阳祁嶲藻权户部尚书,赞同提议。事实上这些都是表面文章,此时皇帝和大臣都心知肚明,舍此已别无选择。满清入关200年坚持不铸大面值钱,终于在走向山穷水尽的前夕被打破。可曾有谁想到,一场灾难,一段屈辱和苦难,竟然造就了中国古钱币史上的一个奇迹。自南宋以来死气沉沉的钱币书法被激活,个性化钱币和钱币书法艺术风云再起,咸丰一朝仅短短的11年,铸大钱只有几年时间,可是,咸丰方孔钱的版别远远超过了清朝其他各年号钱版别的总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任皇帝都无法与之比拟。钱币收藏家马定祥父子和徐渊先生编著的《咸丰泉汇》,收有不同版方孔咸丰钱3698品,还不包括散落在国内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者手中未被收入的咸丰钱。咸丰之前或者以后的清钱就中国历代古钱而言,不论版别还是书法均无特色可言,属于比较呆板和缺乏艺术性的一类。“乱世出英雄”,朝廷衰微和对地方监控力的丧失,使中央、地方铸钱局个性发挥和创造力得以张扬,不同的工艺、风格、材质和书法,令后人为之震撼,赞叹。大清帝国的统治者从来也没有考虑在钱币上翻新花样,咸丰钱的辉煌与中国历史上前二次钱币高峰是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王莽不断进行钱币改革是为了掠夺刘姓皇室和旧贵族的财富而巩固夺来的政权,宋徽宗关注钱币铸造精度和钱文书法是出于对艺术的偏爱。而咸丰帝是为了筹措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和向老百姓转嫁财政危机铸大钱,咸丰钱的多姿多彩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实名认证
    好评
    8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12-26
    最后登录
    2023-05-04
    2楼 发表于2010-05-01 13:59:35

    咸 丰 帝 奕 詝 其 人

     

    咸丰帝名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第四子。1851年初登基,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死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在位11年。卒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文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定陵。咸丰年号之“咸”是普遍的意思,“丰”代表丰衣足食和富足。然而,咸丰年天下并没有出现丰衣足食的景象,面对内乱外扰的困境,缺乏政治、军事、外交韬略的咸丰帝,把中华大地带向更加险恶的苦难深渊。

     

    奕詝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二等侍卫颐龄之女,聪慧漂亮。入宫之初封为嫔,继而晋封为贵妃,22岁生奕詝,二年后晋封为皇贵妃,又过一年被册为皇后。钮祜禄氏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病死,时年33岁。奕詝生母去世后,受静贵妃抚育成人。道光二十六年([font=]1846年),道光帝已是[font=]65岁的老人,道光皇帝共有[font=]9个儿子,长、二、三子已死,四子奕詝[font=]16岁、五子奕誴[font=]16岁、出继,六子奕訢[font=]15岁、七子奕譞[font=]5岁,八子奕詥[font=]3岁、九子奕譓[font=]2岁。其中奕纬、奕纲、奕继早逝,奕誴又过继给了惇亲王绵恺。这就意味皇位只有在奕詝和奕訢两兄弟之间选择,奕詝最终成为清朝最后一位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font=]

    道光晚年为立储事颇费心思。六子奕訢头脑聪明,文武兼备,身体也比奕詝好,是诸王子中最优秀的。但传统的立“长”立“正出”(帝后所生)的观念使道光帝左右为难。为此,奕詝师傅杜受田精心策划“藏拙示仁”之法,让父王建立“长且贤”的印象。如在南苑打猎时奕詝一箭不发,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取悦道光帝;在探视病中的父王时伏地流泪;而奕訢则按师傅卓秉恬所说“知无不言、言无不久”,奕詝突出“仁、孝”成为道光帝最后立储的选择。也就是因为这种重“德”轻“才”理念,选择了缺乏机智、胆略,国难当头之时犹豫、退缩、出逃的国君。在对付太平天国起义、英法联军修约要求和确定身后辅政班子等重大问题上,一错再错而祸国殃民。

     

    一、内困外扰、战火不熄,大清社稷、风雨飘摇

    奕詝即位后的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起义于广西爆发,太平军很快进军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咸丰三年 (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此时,西方列强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并不满意,以“修约”为名,准备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兴师动兵,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咸丰六年正月十三,咸丰帝幸圆明园,大发感慨,书示廷臣:“予蒙天恩承考命,临御天下六年于兹,四海无一日安静,万姓罹兵燹之灾,反躬自问,天恩未报,若稍自暇逸,是诚何心哉!予不敢亦不忍也。每逢亲诣郊坛,无不心增愧恧。……昕夕常思,何以使兵戢民安,仰答天祖之恩,惟有永励斯志,倍加敬勤,不愿徒托空言,务期躬行实践。尔诸臣或曾膺顾命,或简在贤良,既为国之大臣,当思共济时艰,即使天下既安,更妨恬嬉之渐。书曰‘慎终如始’,我君臣共勉之。”以天下安为己任,慎终如始,君臣共勉,不愧为明君。但听其言不如观其行,终究因奕詝志高才疏而贻误国是。

    列强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蓄意重新挑起战争。咸丰六年(18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广州

    1857年初1月英军攻入广州后,因兵力不足退出广州等待增援。两广总督叶名琛向咸丰皇帝谎报军情,“防剿英夷水陆获胜。”不知咸丰皇帝是政治上的幼稚还是缺心眼,认为英国“自知理曲”就会罢兵。他在上谕中说:“现在各国既知其无理,自有公论,日后英国传闻,或不至有所借口。如果该夷自知理曲,悔罪求和,并罢议进城,只可俯如所请,以息兵端,……”。君臣相配,叶名琛的糊涂劲比咸丰皇帝更甚,他莫名其妙的 “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战略至今仍不解其意。当英法集结5600余兵力、32艏军舰兵临广州城下时,叶名琛不问是非欲与英法决战。咸丰八年(1858)十一月十四日,在英法军舰大炮连轰27小时后攻占广州,咸丰皇帝得到消息后才大骂叶名琛刚愎自用、办理乖谬、大负委任。咸丰帝也未因此接收教训,最根本的还是他的知识和智商完全不能管理偌大一个国家,错误的指令还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之中。

    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咸丰九年(1859年),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英法侵略军被击败。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联军攻占天津,随即向北京进犯。咸丰帝派遣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往通州与英、法议和。英法联军以和谈为掩护,继续组织对北京的进攻,在通州八里桥击败清军后,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訢留京议和。奕訢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在《中俄北京条约》中,承认了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瑷珲条约》。低估敌人和错误的战略是大清一败涂地的原因,咸丰帝和一群无能大员使中华民族遭受亘古未有之耻辱和灾难。

    [font=]

    二、政治幼稚、无才无德,独断独行、祸国殃民

    咸丰帝也曾有任贤去邪,重振纲纪之雄心。如罢斥了道光朝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贪位保荣、妨贤病国的穆彰阿,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改变清廷惯例,重用曾国藩等汉族官僚并委以重任,对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但也因肃顺等简单粗暴对待后党势力,引发了辛酉政变。咸丰二年(1852)三月二十一,咸丰帝下诏求直言,诏曰:“朕登极后,特诏求言,内外臣工条奏,凡有可采取者,均已见诸施行”,“著再申谕各部院大臣九卿课道等,有有言事之责者,于政治得失,民生利病,有可补偏去弊,力图挽救之处,各据见闻,直陈无隐……”。虚心纳言是当权者之美德,但在后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际,咸丰帝对恭亲王奕訢、大学士桂良等提出不少好建议,均置之不理或严加训斥。原因是咸丰帝对洋人的莫名惧怕,坚决反对扩大内地通商和不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大清帝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击后,仍未清醒头脑,打开窗户看看世界趋势和格局,这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同月二十九,咸丰帝下最己诏作自我批评,诏曰:“朕自登极二载以来,无日不以敬天爱民为念,兢兢业业,夙夜不遑,曷敢稍存满溢之志、致开逸欲之萌。……自惟薄德,时切忧勤,宵旰苦衷,原难共喻,亦不愿天下知,惟有自省愆尤,倍深刻责而已”。以表扬开头的罪己诏,所说该是真话。在太平天国和各路农民起义沉重打击,英法等列强滋扰不断,兵燹之灾不息,咸丰帝锐气消耗殆尽,以自暴自弃告终。

    受传统体制的局限,皇帝接所受教育和信息的局限,一国之君在重大决策时往往凭个人嗜好和心情来决断。封建社会,皇帝金口玉言,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对的要执行、不对的也要执行。咸丰三年(1853)王茂荫对发行的不兑现“户部官票”的四条补救合理建议,不但得不到重视,反而被咸丰毫无根据地申斥:"看伊奏折,似欲钞之通行;细审伊心,实欲钞之不行",并被调离户部。甚至认为:"国家定制当百则百,当千则千,谁敢有违"。咸丰甚至在朱批中说:"盖大钱之畅行与否,全视在上之信与不信",无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不懂外交、不知对手军事实力、不问经济规律的弱智领导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受害的将是亿万百姓和社会经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作为最高军事决策者咸丰帝,出尔反尔,在没有全面敌我力量对比分析,没有充分军事调动和防备,扣压英法谈判官兵,盲目开战。兵临城下,咸丰帝携皇长子自圆明园猖狂出逃热河。在热河最后的一些日子,咸丰帝经常担惊受怕、以泪洗面,其死因一半是荒淫过度的生活方式所致,一半是为外族入侵、军事上节节败退的时局所惊吓。[font=]

     

    三、刚愎自用、意在毁约,决战之际、猖狂出逃
        1、左右摇摆,没有作战决心,没有下诏决战,也没有周密部署

    起初,英军18000余人,法军7000余人,陆续开赴中国。咸丰皇帝没有发布诏书,动员军民,积极抵抗;也没有派军队守住天津塘沽海口。却在圆明园庆祝他的30寿辰,在正大光明殿接受百官朝贺,并在同乐园连演四天庆寿大戏。咸丰帝和王公大臣沉醉在园内的听戏欢乐中,英法联军却加紧了军事进攻。有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教训,咸丰帝仍不以为然,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1894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积极备战,分布公告:“我决心保卫我们的国家,……”。二年中,埃塞俄比亚打死、打伤意大利军11000余人,意大利最后不得不乞和并赔款1000万里拉。一个大清帝国,数以百万计官兵,难道还不如埃塞俄比亚的11万军队吗?

    2、盲目应战,英法联军入侵京城,焚烧掳掠

    打了败仗,签订《天津条约》;略获小胜,又撕毁《天津条约》;再打败仗,又拒绝妥协;完全没有近计远略,使得事态不断扩大。天津谈判没有就地解决,支持肃顺、载垣、穆荫一伙,将英使巴夏礼等诱擒到北京,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于英法联军入侵,咸丰帝没有敌我力量权衡,也没有基本战、和策略,视战争若儿戏。一会儿和,7月底说:“不可贪功挑衅,总须以抚局为要”,一会儿战,9月发布上谕:“朕今亲统六师,直抵通州,以伸天讨而张挞伐”,完全以片面信息随心所欲处事。八月二十二日英法联军败僧格林沁、瑞麟于得胜、安定门外,进占圆明园,大肆抢掠,园内稀世珍宝、文物被劫掠一空,殿堂被焚烧。自古以来,西方列强侵略军第一次攻入中国京城烧杀抢掠。二十四日,英法军二百余人及匪徒入清漪园抢掠。二十五日,英法军陆续进静明园宫门抢掠。九月初五,英军马步兵数千人奉额尔金之命,赴海淀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不熄,圆明园三山、宫殿尽被焚毁。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持续了四年多时间,侵略者固然可恶,而大清皇帝的糊涂战略是战败受辱、圆明园被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错在咸丰帝、也在他的前辈。
         3、贪生怕死,危难之时,毫无国君作为和责任心

    面对英法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咸丰没有动员兵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准备逃跑。当年,明朝的崇祯皇帝,在社稷危难之时,既不迁都逃跑,也不巡狩围猎,而是发出“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的哀叹,登上煤山,自缢而死。咸丰十年(1860)八月初八,在大敌侵入之时,咸丰皇帝不尽职守,不守国门,却带领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丰皇帝既缺“德”,也缺“贤”。

     

    四、躲避战火,避暑山庄,酒色鸦片,麻醉神经
        咸丰帝猖狂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将国家危亡、黎民涂炭置之脑后。

    1、女色   咸丰皇帝“声色之好,本突于前朝”。因宫中不便,于是经常住在圆明园,与先帝不同,咸丰皇帝春节后即去圆明园,直到十月秋风起才回皇宫。有书记载:奕置兵败于不顾,携妃嫔游行园中,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娱,又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罗春。此外还眷爱“天地一家春”,就是慈禧。还有野史说咸丰养着一位民间寡妇。《野史叟闻》记载:“山西籍孀妇曹氏,风流姝(shū)丽,脚甚纤小,喜欢在鞋履上缀以明珠。咸丰帝召入宫中,最为眷爱。”咸丰皇帝沉湎酒色,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载:“(咸丰帝)旦旦戕伐,身体久虚,遇皇庙大祀,常因腿软恐登降失仪,遣奕訢恭代。加以军务棘手,外患交乘,遂患吐血之症”。经宫中太医诊断,给咸丰帝开了个饮鹿血的“疗疾法”,既治病又补阳分之虚。这种已经存在上千年的皇家“秘方”,从来都不曾对哪一代病入膏肓的贪色皇帝起到治病救人的功效。
        2、丝竹   咸丰爱看戏,爱唱戏,有时粉墨登场。在热河行宫,他都经常点戏、看戏。他有时指导太监演戏,如《教子》、《八扯》等戏,还演唱过《朱仙镇》、《青石山》、《平安如意》等戏。在热河逃难时也不忘看戏,他把升平署(宫廷戏班)招到承德行宫承差,亲点戏目,钦定角色。他在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听戏,几乎每天都要戏班承应,有时上午刚听过花唱,中午还要传旨清唱。天暖之后,有时在“如意洲”看戏,凭水看戏,别有情趣。薛福成《庸盦(ān)笔记》记载:咸丰帝在热河不但围猎,而且观剧。“和议刚成,即召京师升平署人员,到热河行在唱戏,使咸丰帝乐不思蜀”。
        3、美酒   咸丰贪杯,一饮即醉,一醉便闹,大耍酒风。野史记载:“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内侍或宫女遭殃,其甚则虽所宠爱者,亦遭戮辱。幸免于死者,及醒而悔,必宠爱有加,多所赏赐,以偿其苦痛。然未几而醉,则故态复萌矣。”
        4、鸦片   咸丰继位不久,违背祖训,吸上鸦片,丝毫没有对鸦片祸害中国的痛恨,并美其名曰“益寿如意膏”。京师被英法联军侵占,他不但不亲率军民抗击外敌侵略,却躲在承德避暑山庄吸食鸦片寻求刺激和麻醉。

     

    五、不谙平衡,无视后宫,错定赞襄,引发政变

    临终前,咸丰帝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等大臣,咸丰谕:立载淳为皇太子(即后来的同治皇帝),著派载垣等八大臣为顾命大臣,赞襄一切政务。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断,因为咸丰帝完全忽略了朝廷的另外两股势力的存在,从而导致了慈禧发动宫廷政变50年独揽满清大权,并将大清朝送入坟墓。咸丰帝尚在世的兄弟都在20至30岁,慈禧也仅27岁,又作为未来皇帝的生母。太后和众多直系亲王都被排除在赞襄政务之列。被忽视的政治力量必然要进行抗争,在承德的八位顾命大臣作为一方,在京城的咸丰帝众兄弟和慈禧合伙作为另一方,结果是占有优势的联合起来的帝胤与帝后势力占了上峰,八位顾命大臣或被杀、或被充军。慈禧的垂帘听政使中国政坛更加黑暗和愚昧,这个既不懂政治、外交,又不懂儒学经史的女人将偌大一个中国巨轮驶入前途茫茫的大海之中。

    咸丰皇帝无才、无德、无作为,没有作为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责任感。在外敌入京、义军蜂起、社稷多难、江山危急之时,逃离皇都北京,躲在避暑山庄;恐惧洋人、毫无对策、拒不返京,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无知、无能、无为昏君。

    离线 一鱼人
    五级发帖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31
    最后登录
    2024-05-11
    3楼 发表于2010-05-01 14:14:27

    不得不顶!

    离线 ani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5-05
    最后登录
    2024-06-09
    4楼 发表于2010-05-01 14:25:41

    具体,犀利!顶!

    离线 eyes
    二级发帖
    好评
    1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4-06-08
    5楼 发表于2010-05-01 14:42:44

    离线 竹宣
    正式会员
    好评
    2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07-09-14
    最后登录
    2024-05-08
    6楼 发表于2010-05-01 14:43:15

    离线 茶庐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10-26
    最后登录
    2023-09-15
    7楼 发表于2010-05-01 14:50:17

    顶!

    离线 llpljn
    一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4-06
    最后登录
    2024-03-19
    8楼 发表于2010-05-01 22:47:07

    好帖

    离线 blm
    标准店主..
    好评
    13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1-05
    最后登录
    2023-04-03
    9楼 发表于2010-05-01 23:21:38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