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转到
    查看 8742 | 回复 95

    征集“古泉一百名珍”--------请你也来参与评选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自强不息
    实名认证
    好评
    14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4-28
    最后登录
    2021-04-10
    楼主 发表于2009-04-18 18:24:08

           自从“古泉五十名珍”这个古泉专业术语出台以来,围绕到底哪些泉品是“五十名珍”,现在又发现了哪些“五十名珍”等问题,在不少泉友心中,有着不同的看法。
       但“新任”古泉专家和权威,却不敢妄自打破前人“古泉五十名珍”番号的束缚,只是在“五十名珍”这个既定方针下增增删删,修修补补。
    任何事物都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古泉五十名珍”的称谓,在那个时代可能适合,但现在随着新的名珍的不断被发现,拍卖成果不停地飚升等因素的出现,“古泉五十名珍”的叫法已经不合时宜了。
       笔者认为,目前应叫“古泉一百名珍”更为适合。理由如下:
       第一,何谓名珍?“名”指名气,名牌。在这里准确地讲,应指有名气。“珍”指珍罕、稀有。也包括贵重之含义。必须二者得兼,才可称名珍。
       以“金错刀”为例。《汉志•食货志下》解释: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平五千”。对“金错刀”进行了定义。东汉的张衡在《四愁诗》中写道: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从此,“金错刀”不仅在泉友心中,而且在文人心中也是闻名暇耳了。你说它有名不名?
       另外,从珍的角度讲,此币亦很珍惜。这个珍绝对不能纯粹以市场价值来衡量,而应主要以稀有程度来判定。因为市场价值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变化很大,而稀有性则变化不会太大。如仅以市场价值来衡量,这枚钱币的市场价值仅20000余元,还跟不上没有几个人知道,且数量巨大的“小平大中背下福”呢(古泉园地拍卖成交27000元)。
       所以,笔者认为,即使“金措刀”挤不进“古泉五十名珍”,挤进“名泉一百名珍”应没有问题吧?像这样的泉品还很多,战国“衞釿”圜钱,汉代马蹄金及金饼,绍兴通宝折十等都应挤入“古泉一百名珍”之列。
       第二,自“古泉五十名珍”白皮书发布之日起,即名不符实。何也?因为一开始就不止五十个泉品。为了“五十”这个番号,便强行压缩。如“东周”,“西周”本为两个泉品,何以算一枚?难道是合背不成?通宝、元宝何以算一品?难道也是合背?永安一十、五百、一千何以算一品?这三个泉品即使想合背都合不成。
    人家“北周三品”,那才叫名符其实呢!人家咋不说“北周一品”呢?
       另外,按照中文语法,如前面不加限定词,则指全称。如“大型厚重秦半两”,在这里可用作泛指这一类钱。这种称谓是可以作为一品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古泉五十名珍”也应扩军了!
       第三,“五十”这个名号,并不是中国人喜欢的数字。按照中国人常规的思维习惯,其实更喜欢的“一百”。百年、百里、百步、百家姓、百货店等等,无不说明“百”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由于五十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与时俱进的二十一世纪泉友,评选出“古泉一百名珍”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特色!
       第四,“古泉一百名珍”应有广大泉友来评出,而非由个别专家说了算。即使专家们想代表全体中国泉友,也应成立个“全国泉友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什么的,由“常务委员会”来选出啊。
       为何专家们可以任由自己的意志来发布“古泉五十名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出书这个舆论宣传工具。
       如果不能成立“全国泉友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笔者建议搞个普选,凡十八岁以上的泉友,都享有投票权。
       第五,操纵舆论工具的专家,利用其舆论出书工具,根据自己的好恶,擅自把大家公认的“古泉五十名珍”更改得面目全非。使“古泉五十名珍”不具备任何公信力可言了。
    不同的人出的不同的书中,对“古泉五十名珍”的看法和说法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出的书中,也对“古泉五十名珍”有前后几个版本。其实,这只是专家们个人的看法而已,却搞得大家一头雾水。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古泉五十名珍”?恐怕连新版“古泉五十名珍”的始作俑专家也未必说得清楚。
       如,金代的“天眷通宝”,极其稀有,用专家的官方语言来说,“孤品”。拍卖公司拍出120万元的高价。试问?如此名珍,为何进入不了“古泉五十名珍”之列呢?是专家们不知道有这枚钱币的存在,还是牙根就瞧不上,或视而不见这枚钱币呢?
       由此,如能选出具有公信力,让大家公认的“古泉一百名珍”应是古泉届的盛事和善事。
       笔者是古泉的门外汉,先按自己不成熟的想法,选出自己认为的“古泉一百名珍”,以期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和删改,最终形成我们这个时代公认的“古泉一百名珍”。
       笔者在各种不同版本的“古泉五十名珍”的基础上,再结合一些新出土或拍卖的名珍古泉,以及把很多同类泉品进行归纳概括,选出的“古泉一百名珍”清单如下:
       1.耸肩尖足空首布(大型有字)
       2.山阳布
       3.桥足半釿布
       4.三孔布
       5.博山刀
       6.晋阳化及晋阳新化
       7.齐六字刀
       8.东周、西周(圜钱)
       9.共屯赤金
       10.衞釿圜钱
       11.秦厚重半两(大型)
       12.汉代钱范(铜质)
       13.西汉厚重半两(大型)
       14.西汉五铢钱(金质)
       15.汉代马蹄金、金饼
       16.六泉十布
       17.国宝金匮直万
       18.一刀平五千
       19.大泉五千
       20.太夏真兴
       21.大明四铢
       22.永光
       23.景和
       24.开元通宝(金质)
       25.咸通玄宝
       26.大唐镇库
       27.壹当佰钱
       28.开平通宝、元宝
       29.天成元宝
       30.永平元宝
       31.唐代钱范(铜质)
       32.开元通宝背巨星(闽)
       33.天德重宝、通宝
       34.天策府宝
       35.乾封泉宝(楚)
       36.乾元重宝(楚)
       37.广政通宝
       38.大蜀通宝
       39.保大元宝(背天)
       40.永通泉货
       41.大齐通宝
       42.乾亨通宝
       43.永安一十、五百、一千
       44.北宋古泉铁母
       45.北宋大型古泉
       46.淳化元宝背佛像金钱
       47.淳化御赐精银
       48.九叠篆皇宋通宝
       49.元丰重宝
       50.绍圣重宝
       51.元符重宝
       52.建国通宝
       53.圣宋通宝
       54.靖康通宝、元宝小平
       55.南宋古泉铁母
       56.南宋大型古泉
       57.建炎通宝
       58.绍兴通宝折十
       59.大宋通宝(当拾)
       60.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
       61.招纳信宝
       62.应运元宝
       63.应感通宝
       64.通行泉货
       65.天显通宝
       66.天禄通宝
       67.天眷通宝
       68.会同通宝
       69.应历通宝
       70.保宁通宝
       71.大康通宝(银质)
       72.少数民族政权大型古泉
       73.楷书泰和通宝(大型)
       74.元德重宝、通宝(楷)
       75.皇统元宝
       76.崇庆通宝、元宝
       77.至宁元宝
       78.贞祐通宝、元宝
       79.贞观宝钱(西夏文)
       80.大德通宝(西夏文)
       81.篆书光定元宝
       82.大朝通宝(铜)
       83.中统元宝
       84.大元国宝
       85.至正权钞
       86.龙凤通宝
       87.明代古泉雕母
       88.明代开炉大钱
       89.万历通宝(银质)
       90.西王赏功(银、银、铜)
       91.天启通宝(徐)
       92.清代古泉雕母、牙样
       93.咸丰镇库大钱
       94.咸丰部颁样钱
       95.咸丰试铸钱
       96.咸丰计重钱
       97.天国通宝
       98.太平天国“圣宝”镇库大钱
       99.太平天国“圣宝”双龙戏珠花钱
       100.祺祥通宝、重宝

    离线 墨轩阁
    未验证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22
    最后登录
    2023-10-18
    1楼 发表于2009-04-18 18:48:03

    [s:14]

    离线 乾隆母钱
    鸽子笼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4-03
    最后登录
    2022-06-22
    2楼 发表于2009-04-18 18:50:10

    [s:2]

    离线 wslfy
    实名认证
    好评
    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3-23
    最后登录
    2023-11-13
    3楼 发表于2009-04-18 19:05:27

    可是,又有几个泉友有实力的呢?还是量力而行

    离线 银花
    实名认证
    好评
    8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01
    最后登录
    2024-06-01
    4楼 发表于2009-04-18 19:10:53

    [s:2]

    离线 自强不息
    实名认证
    好评
    1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4-28
    最后登录
    2021-04-10
    5楼 发表于2009-04-18 19:14:53
    引用第3楼wslfy于2009-04-18 19:05发表的  :
    可是,又有几个泉友有实力的呢?还是量力而行


    回复:古泉收藏的昧力,不在拥有它!

    离线 一代佳泉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8-08
    最后登录
    2021-06-26
    6楼 发表于2009-04-18 19:35:46
    引用第5楼自强不息于2009-04-18 19:14发表的  :


    回复:古泉收藏的昧力,不在拥有它!

    那在于什么呢------------

    离线 古为今用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2-16
    最后登录
    2024-06-01
    7楼 发表于2009-04-18 19:48:41

    本人认为还有欠妥!五千历史、万余品种(以民国为界)仅百珍实属饴笑世人、饴笑后人。更何况考古新发现不断,后人不是更加耻笑我辈吗!
    既然楼主有意开拓,起码先定大百珍(以现行**价为基础)和小百珍两大档,后人可提升小百,添补新品(或叫补遗、拾遗)而不至于推翻前人的成果,岂不更稳妥、更安逸!

    二级发帖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4-30
    8楼 发表于2009-04-18 20:13:15

    个人看法,应依照古币的稀有程度和年代全部重新排序(两种排法两个序列两种命名),扩成名泉五百珍。

    另有一个意见,所谓的多少多少珍,其数不应以凑整数为准,应该有多少排多少算多少,哪怕是逢到单数或双数,这样才客观,比如元素周期表的排序,谁能人为的为了凑数而删去掉一种元素呢?任何一个珍品存在了,被人认可了,就该给它一个位置,哪怕是排成一本书。
    [s:2] [s:2] [s:2]

    离线 太古
    一级发帖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5
    最后登录
    2022-07-26
    9楼 发表于2009-04-18 22:50:56

    [s:7] 有时1元的品种就够难找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