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4117 | 回复 25

    南汉钱史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新手古泉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楼主 发表于2009-02-11 18:36:06

    51_59583_e77a30a0edb277a.jpg
    51_59583_d174cc9a14928df.jpg
    51_59583_f7493abfb9c241c.jpg
    51_59583_d382d5a6dd4bf25.jpg
    51_59583_851fb5a18a94b8b.jpg
    51_59583_44c6a35a6d47b3e.jpg
    51_59583_58aa4222e79edf5.jpg
    51_59583_e18b636c4196650.jpg
    51_59583_4aca4ebbd9dcb92.jpg
    51_59583_96d464eaa04a46b.jpg



           上世纪六十年代.广东清远修笔架河水利工程时也在晚唐封存的陶魂罐中出土三十四枚小铅开元和两枚小铅五铢钱。其中五铢为出谱品。
    广东清远出土小铅开元和小铅五铢钱报道:
    在考古发现史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事儿屡见不鲜。可不是吗?南汉早期的铅钱传世极少,广东考古学家和古钱币学家一直留心寻找,但努力多年却苦无结果。这时候,一条来自清远发现南汉刘隐所铸铅钱的信息给他们以意外的大惊喜。
      此事说来话长,缘起可追溯上世纪60年代。1964年冬,清远县启动了笔架河水利工程,在施工中,有民工挖到一个古代的魂坛,内装有铅钱数十枚。在人们的印象中,魂坛是装死人骨灰的,故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好在也有人懂点文物知识,认为这些古钱可能有研究价值,便好心地送交给了县文化部门。当时的清远县还没有专门的博物馆机构,有关文物的大小事儿统由县文化馆兼理。县文化馆人少事多,见是普通的魂坛,装的是泥锈交结的铅钱,就没有在意,只作了简单的接受记录,便将之收藏入库。谁知这一藏就藏了18个春秋,因为不久就发生了长达10年的文革动乱,谁还留心这件小事呢!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清远县成立了博物馆,在两馆办理文物移交过程中,这罐铅钱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请了省博物馆的专家来帮助鉴定,终使这批文物珍品告别了“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寂寞岁月。
      据省博专家考证,清远的这只盛放铅钱的魂坛是南方各省在唐宋时期因盛行二次葬而专门烧造的葬具。魂坛身呈长圆形,圆唇小口,高喇叭形足,上有亭式盖,檐面高宽,有亭心柱,腹部有四周水波状的附加堆纹,肩腹间环周粘贴有8个坐佛,坛表施黄褐色釉。此类陶魂坛的造型,与佛教流行有关,并具有明显的晚唐特点,当属晚唐的魂坛产品。
      魂坛里装的小铅钱,均轮廓锲薄,体轻质劣。内分开元通宝34枚,五铢2枚,共计36枚。别看这些很不起眼的小铅钱,它们可是古钱币学家梦寐以求的宝贝啊!
      据史籍记载,晚唐时藩镇割据称雄,陈兵自固,各地多自铸钱在其辖区内流通。刘隐于晚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始被派任为清海军节度使,据省今两广地区。古钱币学家罗伯昭在《南汉钱史》中根据传世品推断,我国最早的铅钱乃刘隐仕唐时首铸“小铅开元”,但他未提及铸造“小铅五铢”。其中“小铅开元”与此魂坛所出的开元通宝完全一样。不过传世的数量极少,故罗先生在著述中只是推断,以示谨慎。清远的发现,大大地丰富南汉早期铅钱的实物资料,并雄辩地证明罗先生的推断是准确无误的,从而确定了南汉刘隐是我国最早铸造和流通铅钱的割据藩镇。他不仅铸用“开元通宝”铅钱,还铸用“五铢”铅钱。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始废,其间一直沿用,连续流通了700多年,以后就再也没有铸用了。清远发现的刘隐铸用的五铢沿钱,过去从未见过,文献亦无记载,它把我国铸造五铢钱的下限推延了280多年,补充了文献的失载。
      为了给省考古学家和古钱币学家提供古钱史研究的实据,清远县博物馆忍痛割爱,于1983年挑选了开元通宝铅钱2枚、五铢铅钱1枚赠送给省博物馆收藏,余下的33枚铅钱现今保存在市博物馆。作为改写了古钱币铸用历史的文物发现地,清远的名字将永远载入新编写的中国古钱史中。


    离线 新手古泉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1楼 发表于2009-02-11 18:37:25

    51_59583_be40f9e2a2c55e9.jpg
     51_59583_5fc1ae9613e1aaa.jpg
     51_59583_8003dab986881a9.jpg
     51_59583_1855b2b21275715.jpg
     51_59583_847790a311eeb65.jpg
     51_59583_528b3877b474d51.jpg
     51_59583_82f9d0bcd75d542.jpg



    今年是著名的大收藏家、钱币学家罗伯昭先生诞辰110周年。他以雄厚财力收藏的大量古钱币精品都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科学资料和财富.为中国钱币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罗伯昭先生一生中潜心研究钱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钱币学术的发展。
    罗伯昭最早提出了刘隐铸钱问题.刘隐是在唐末国内动乱、岭南一隅相对稳定大势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刘氏加清海、静海节度使后.掌握了包括外贸管理和市舶之利等地方大权。为讨好朱温.刘隐进献了大批海外珍异。开平元年五月.刘岩“进奇宝名药.品类甚多;”十月.“又进龙脑腰带、珍珠枕、玳瑁、香药等;”十一月.“进龙形通犀腰带、金托裏含棱玳瑁器百余副.香药珍巧甚多;”四年七月.“贡犀、玉,献舶上蔷薇水;”乾化元年十二月.“贡犀、象、奇珍及金银等.其估数千万。”刘氏进献海外珍物之多.诸国一时无与比拟.说明岭南对外贸易之兴盛。
    刘隐雄据岭南六载.史称其有功于呤南.但史料文献中并无刘隐铸钱的记载.罗伯昭在四十年代初得到铅开元、开平小钱.考证出是刘隐所铸。并写了<南汉钱史>.足以补史。广东清远修出土小铅开元和小铅五铢钱又一次为罗伯昭的说法提供了证明。
    他在文章中说:"南汉制钱.见于正史者.寥寥一二则.殊不足以概之。今就实物可征者.分南汉之铸钱为三个时期。(一)刘隐铅钱时期.....仕唐时铸小开元.奉梁正朔时铸小铅开平也"。今天的出土实物和资料.比上世纪四十代要非富的多.就手头的实物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纪念品格高尚的大收藏家罗伯昭的110周年诞辰。
    小铅钱出土很少.有明确记录的只有清远的那一批.铅钱在流通中容易磨损变破."劣币驱出良币"又让小铅钱周转得更快。铅钱的铳子差不多和铁钱的铳子损耗一样大.水井里出的要稍好.那些厚重的铅钱出土后好品像的都很少.薄小的铅钱出土时不可能保持完整。唐宋元时期.民间效法僧人死后用火葬的方式.出现了较多的火葬墓。这种墓葬分布于全省.其中珠江三角洲最多.即使罐装也有很多流通过的面文不清楚。
    开平是传形.小铅开元也发现了传形.只是流通过.面文不太清楚。还有一枚小五五钱.和清远的五铢不一样.和湖南的五五钱有些相似.只是要小很多.湖南的铅五五钱重大约在4.1克左右.比湖南铅开元要少得多。小五五重量也就一克多一点.就更少了。
    刘隐铸小铅钱和后期广西铸的还不一样.广西铸的有背文.钱也重一点.开元背金一套.重量都在三克以上。小铅钱只有那个开元通重大约一点五克.其他的一克左右.最轻的面无字的只有0.7克。

    离线 新手古泉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2楼 发表于2009-02-11 18:38:29

    51_59583_4c82ce359287227.jpg
     51_59583_6372ad108f75b34.jpg
     51_59583_59aa881a0af5792.jpg
     51_59583_b40f0e638ddedd3.jpg
     51_59583_cbd026f8eb1b9c6.jpg
     51_59583_58490397e0a59d8.jpg
     51_59583_4a3ffc5eafd88c5.jpg
     51_59583_9912e68e13b89a3.jpg
     51_59583_ac6a043fa3cbbb6.jpg


    在隋唐五代史研究中.南汉乏人问津.成果寥寥.主要是因为历史记纂荒缺.史料散见于《新唐书》、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及宋人笔记之中.甚为零碎.研究难度很大。

    清代朴学兴起.一些学者对南汉史事进行考辨清理.廓清南汉基本线索.例如吴兰修的《南汉纪》、《南汉地理志》、《南汉金石略》、刘应麟的《南汉春秋》、梁廷枏的《南汉书》等.其中《南汉书》比较完备.后人认为可与陆游《南唐书》相媲美。

    不过.由于史料、史观方面没有重大突破.这些著作上停留在旧史水平。进入20世纪.南汉史除了一些专题外.总体研究没有大的改观。唐朝末年.起家粤西封州的刘隐、刘龚兄弟.成为岭南最大的武装势力。天佑二年.刘隐登上清海节度使宝座.加同平章事;后梁开平初.先后进封南平王、南海王。乾化元年.刘隐卒.其弟刘龚继位。

    贞明元年.刘龚自称南越王。贞明元年(915),刘龚表求加四邻都统.封南越王.遭到梁末帝拒绝。刘龚叹曰:“今中国纷纷.孰为天子?安能梯航万里.远事伪庭乎!”自是贡使遂绝。据《资治通鉴》记载.刘岩于贞明三年八月癸己日在广州称帝.改元乾亨。但近年发现的五代何松撰《梁吴存锷墓志铭》则显示.刘龚称帝改元在贞明三年十一月一日.国号大越。翌年.改国号为汉。刘氏所建汉国史称南汉.以别于中原后汉。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中原地区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正朔”.与承认正朔、接受封赠的楚、南平、闽、吴越等国.组成中原系统;吴、南唐、南汉、前蜀、后蜀、北汉等周边国家构成非中原系统.与中原系统相抗衡.不奉正朔.各行其是。两大系统各国为了各自利益.时起纷争.但又互相承认.互相制衡.不轻启兵端.维持半个多世纪的割据局面。

    南汉远离中原.雄踞岭海.“坐拥百粤.闭关自擅。”.“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国”。贞明以后.后梁在李存勖(后唐庄宗)的强大攻势下.“连年丧师.疆土日蹙”.刘岩视后梁为伪庭。

    南汉建立后.高祖刘岩“有欺四方.傲中国之意.每见北人.盛夸岭海之强”。后唐代梁.刘岩闻其兵威甚盛.恐有“包并四方之志”.派宫苑使何词前往邺宫通聘.窥伺虚实.自称“大汉国主(一作国王)致书大唐皇帝”.“且言本国已发使臣.大陈贡物.期今秋即至。”何词回国后.备言后唐“朝纲已紊.行自救不暇.何能以道御远方?固知其无足畏也。”刘岩“贡亦不至。”.刘岩呼后唐皇帝为洛州剌史。

    97年印度尼西亚印坦海域发现了一艘10世纪的沉船.打捞出不少与南汉有关的珍贵遗物。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杜希德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思鉴教授对沉船遗物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将行政中心定在广州、积极参与贸易的南汉.“不但恢复了与南海国家的跨国交流,而且继续使用唐代政府管理舶来品交易的系统。”.鼓励通商.发展海外贸易是南汉的一项基本政策。

    离线 新手古泉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3楼 发表于2009-02-11 18:39:09

    51_59583_8739791ba4a6c5b.jpg
     51_59583_ebe867e8931d49b.jpg
     51_59583_36974e038aef44a.jpg
     51_59583_ac4d133b42ccc59.jpg
     51_59583_1cc71017589750d.jpg
     51_59583_6690f5861c704d2.jpg
     51_59583_00732f1dbdbb988.jpg
     51_59583_28cfe5e7899be61.jpg

    离线 新手古泉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4楼 发表于2009-02-11 18:39:49

    据史书《十国春秋·南汉高祖本纪》记载:“乾亨二年冬十一月,帝(祀)南郊,大赦,改国号曰汉。是时,国用不足,又铸铅钱,十当铜钱一”。专家认为这是光背乾亨重宝钱。

    李佐贤的<古泉汇>利集.卷九附南汉刘龚中说:"(乾亨通宝、乾亨重宝.)南汉刘龚钱.五代史梁贞明三年刘龚即位.改元乾亨.十国春秋.乾亨元年铸乾亨重宝钱.今见通宝重宝两品。铅钱十国纪年刘龚以国用不足铸铅钱一当铜钱十。"

    这里有两点和现在说法不一样.关于南汉初铸钱的事.清吴任臣在<十国春秋.南汉一>中只说铸"乾亨重宝".铅钱当十.和现在说十当铜钱一不一样。

    北宋李孝美<钱谱>曰:"乾亨重宝.径七分.重六铢。"南宋洪遵<泉志>曰:"铅钱有两品.轮郭锲薄.文曰"乾亨重宝"。大者径寸.重三铢九参.重宝两字传形;小者经九分.重三铢六参。余抵岭外始获此钱.若铜钱今世所存至多"。

    洪遵说乾亨重宝在南宋时是铜钱多.铅钱少.重量也和李孝美说的不一样.也没有背"邕"或"邑"。按理说两宋离五代十国不远.钱币学者那里不应该出这么多的差错。

    对于南汉铅钱.不只过去人重视不够.现在人也同样重视不够.这可能和过去乾亨重宝只在广州流通.也只有广州出土.其他地方缺少实物资料有关。刘隐铸小铅开元开平.现在用的拓还是当年罗伯昭的。上博馆的馆藏古币.以精品著称.任何一位枚古币来到我的藏品中.至少"也可弄个师长、旅长干干!"唉.只有乾亨重宝铅钱.来到我这里至多也就能当个"副班长"。很多书上的乾亨重宝的拓片还是用上博馆的。

    <十国春秋.南汉三>记大宝五年(962年):"是时.城内行乾亨铅钱.城以外行乾亨铜钱.犯禁者罪致死。凡百官俸禄给铜者.多出自上恩焉。<十国纪年.汉史>说的意思也差不多:乾和后多聚铜钱.城内用铅.城外用铜.禁其出入.犯者抵死。俸禄非特恩.不给铜钱。

    说明南汉建国五十多年一直使用铜铅乾亨重宝钱没有间断.南汉时广州贸易发达.相应的城里肯定繁华.用铅钱量大。城外的用钱量要少.铜钱也就少。铅钱只在城里流通.流到外面必然少.和北宋的情况不一样.北宋的铜钱是到处流通.多处窨藏.后来全国多处有发现。铅乾亨只有广州有窨藏.珠三角其他地方都没听说有乾亨重宝铅钱的出土记录。1982年冬.在阳春市石望小洞的铁屎迳村文物普查队进行文物普查时.发动当地群众.一共收集到28件残缺不全的石钱范.3件铅锭.1件铅矿石。

    乾亨重宝停止使用后.人们不会把铅钱当宝.用不了多少年就损坏了.相反乾亨铜钱可以混在北宋钱中继续流通.很少人会去窨藏.虽然铸量少.但整个城外都用铜钱.也不可能少到哪里去.到南宋时地面上铜多铅少也是有可能.不一定是洪遵搞错了。

    罗伯昭说他来广州、香港看到铅乾亨很便宜.而铜钱不好找.其实和当时的情况有关.上世纪三十年代南粤王陈济堂在广州城区大搞基本建设.拆城墙、修马路、建发电厂、水厂等工厂.修中山纪念堂.大兴土木把埋在城里的铅钱挖了出来.所以铅钱多了起来。

    五十年代.国家搞基本建设.在郊区建工厂.乾亨铅钱又是一个出土的高峰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城市建设高峰.出土多.现在城里该挖的都挖完了.再盖楼也只有盖带地下室的高楼.土里即使有东西.挖掘机一爪子抓下去.从土里来回到土里去。所以这几年出土就少了。

    铅钱过去出土的不多.实物资料有限.难免会得出不全面或不准确的结论。研究铅钱实物会发现.小铅钱开元大约在一克左右。乾亨重宝铅钱早期的厚重.找到最重的有8.7克.6克以上的有不少。

    罗伯昭在<南汉钱史>中说:"唐行重宝乾元.初出乃当十以至当五十.后终贬其值焉.南汉之铅乾亨而曰重宝.其当十明矣。".乾亨重宝可能是需值大钱.书上可能没说错.只不过不是当十个铜钱.可能当十个小铅开元。大泉五十当五十个五铢.比五铢才重多少?

    刘隐铸小铅开元重一克多.有的还不到一克.过几年弟弟做了皇帝.把钱重量提高了好几倍.反差是不是太大了点.本来国用就不足了.这样国用不是更不足了?如同两三年人民币和美金的兑换比值变成1:1一样。

    前期乾亨重宝铅钱明显厚重.字体古拙.笔划圆型.字型也大.更有传形的。小铅钱也有是传形.那枚开元通重.估计可能会有小铅乾元重宝传形。中期乾亨重宝铅钱字体有些规整.前期和中期是铸造的。后期的钱字体笔划比较尖.有很多是打制的.有的乾字的勾象鱼勾一样.看了就有拿根鱼线系上去的冲动。

    可你看看各大博物馆藏品.重量大多只三、四克.找找谱子.六克以上的乾亨重宝铅钱都很少。小铅钱更少了.拿着重宝铅钱在手上.自然想到铜钱比了。

    铅钱易磨损.熔点低私铸也容易.南汉建国五十多年.后期的乾亨重量也就三克多.比前期的减少一半.不法之徒最喜欢干的事就是造假钱.大钱熔了造小钱.和现在制个HD90打头的大钞一样。所以乾亨重宝铅钱早期重的很少被留下来。
    南汉相临的楚、闽都有铜铁铅的当百当十和小平.会不会国情也差不多的南汉在早期也是一个乾亨重宝铅钱当十个小铅开元.一个乾亨重宝铜钱当十个重宝铅钱?如果重宝是需值大钱.南汉也不可能去造乾亨通宝的。

    离线 新手古泉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5楼 发表于2009-02-11 18:40:36

    51_59583_403159ffb61fcb1.jpg
     51_59583_6c883a46ccd6cf7.jpg
     51_59583_a97a9eaf20676fd.jpg
     51_59583_e7550b10f9bcb6a.jpg
     51_59583_c11fe8798a5aaab.jpg
     51_59583_e27e1a94e46624a.jpg
     51_59583_65f9397d6cec267.jpg



    乾亨重宝铅钱中还有两种背字的.这两种钱的铸造风格和光背乾亨重宝不一样.类似带雨丝的四铢半两.钱面上几乎都带有雨丝文.品种重量相差并不大.除了发现一枚厚重的六克多.大部分都在四克多.三克的也都很少.不象光背钱重量差别那么大。

    据史书《新五代史·南汉世家)记载:刘龚“大有五年(公元923年)封子耀枢邕王,龟图康王,洪度秦王……”。长子耀枢封为邕王坐镇邕州。末几年耀枢病死。人们可能是根据这段记载得出背“邕”乾亨重宝铅钱是长子在邕州铸造的。

    光背乾亨中有一些滚边钱.类似从银行取出的未拆包装的纸币.好品像都出在这里面.虽然成贯未拆封的钱文字会和秦半两情况一样文字压平.但总比流通过的要好。人们不可能拿着整贯钱去买根油条什么的.铅钱一拆开使用.品像肯定就受影响。

    在背邕字的钱中.基本上都是流通过的.几乎没有发现滚边钱。按常理来说.三克多的光背钱都会成贯贮存起来.四克多的背字钱也应该有被穿成贯贮存起来的.为何没发现滚边钱呢?

    <十国春秋>中记载:后主大宝六年(963年)"赋敛烦重.邕民入城者.人输一钱".也有可能背邕的钱是和王莽布泉差不多的入城税钱.因为平背钱大小重量不等。邑字在早期的布上面都有.城市的意思.这种钱专在广州用.肯定就指广州了。

    据史书记载.南汉首都广州商业发达.岭北许多商人跋山涉水前去贸易。广州是唐朝最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地当要会.俗号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凑。”.“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阿拉伯文献记载说.广州是阿拉伯人货物和中国货物的集散地。

    1997年.德国海床勘探公司、印尼老海成公司联合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以北150公里印坦油田海域25米深处海底.打捞到一艘10世纪的东南亚籍海船.长约30米.宽10米。装载有大量货物.其中有珍贵而数量巨大的中国陶瓷、南汉银锭乾亨通宝铅钱145枚.因水下浸泡太久.发现时变得又薄又脆.许多粘连在一起。银锭共97枚.含银度达到93-96%.每枚重约50两.总共接近5000两。模铸.有铸印.注明铸造厂名;大部分以银箔封套包裹.其中有18个刻有铭文“桂阳监”、或“盐税银”、或“盐务银”及“专知官”等字样;每一锭银子上皆有铭文.以两和钱标市起重量.并注明承办点交和检定其分量、纯度的官员姓名与职位(“知官”、“别副”、“副知”、“专知”).这些铭文与文献、考古发现的唐宋银锭上的铭文相似。大部分运载物皆出于920-960年间(南汉高祖乾亨四年至后主大宝三年).是一艘从广州贸易归航的商船.对研究南汉与东南亚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年代之早.遗物之丰富.在亚洲水下考古中甚为罕见。

    一般来说.商人到一地经营.要向政府交什么过境税、营业税及加税关税等等.光背钱大小重量不等.背邑字钱重量稳定.也有可能是专门用来交税的。

    离线 新手古泉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6楼 发表于2009-02-11 18:41:44

    51_59583_cbf94b675192d6d.jpg
     51_59583_b6ca9ed535b68f3.jpg
     51_59583_3388349f56cd617.jpg
     51_59583_ef5258bd9556de8.jpg
     51_59583_4bff63ddf34e876.jpg
     51_59583_0186984ff5a8b85.jpg
     51_59583_d4392d4266efff4.jpg
     51_59583_a6e2c02ef640859.jpg
     51_59583_31adb7aec771bb3.jpg



    铅钱观赏性比铜钱和铁钱差很多.玩赏性几乎没有。在地下埋了上千年的东西.很容易碎.铅钱本身都氧化成黑色了.变成熟坑字都不容易看清.以前挑选时就很少选熟坑铅钱.一般钱币拍照就肯定拆下来了.可铅钱拆下来后受潮容易变黑.放在钱币册中翻动又容易打烂边角.随便拆了一组拍照.其他的没动.所以照片不是很清楚。这些铅钱不是收藏级的.而是馆藏级的。虽然收藏经济价值不高.但现在想找这样的就难了.用卖铜钱老板的话:拉圾钱中的美品已经被你搜刮的干干净净!
    中国古代的铅钱多为私铸.没有独立流通资格.总是混在铜钱钱中流通.铅钱在货币史上的地位.远不如铜钱和铁钱重要.南汉铅钱作为一种官铸货币.算是铅钱正式列入我国法定货币开始.铸造时间长.量又大.在十国货币中比较有特色。

    大事记
    唐天佑元年(904年),刘隐任唐青海军节度使,据今广东、广西之地;
    911年,刘隐死,刘岩继位,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称帝,国号越,次年改为汉,都广州。
    刘岩死,第三子刘玢嗣位,后为其弟晋王洪熙(刘晟)所杀。
    刘晟杀兄而自立。
    刘晟卒,刘继兴以长子即位,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降于宋军,南汉亡。


    欢迎拍砖,请勿询价。

    离线 马金海
    正式会员
    好评
    1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5-16
    最后登录
    2024-04-13
    7楼 发表于2009-02-11 18:42:28

    厉害! [s:2]  [s:2]  [s:2]

    2022-07-30 转正
    离线 dh偶遇
    实名认证
    好评
    72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6-29
    最后登录
    2024-05-23
    8楼 发表于2009-02-11 19:22:50

    [s:2]  [s:2]  [s:2]

    2021-05-19 转正
    离线 浪漫童话
    三级发帖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8-12-10
    最后登录
    2024-05-23
    9楼 发表于2009-02-11 19:30:00

    既然如此珍贵 那兄手中还这么多铅开元  [s:10]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