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366 | 回复 4

    [欣赏]    什么是玉钢,日本刀锻材之玉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666666
    论坛版主
    好评
    120
    差评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2-12-25
    最后登录
    2024-05-24
    楼主 发表于2021-09-29 17:03:35

     

    什么是玉钢?这个问题就得要扯到一些冶金学的基本理论.把铁矿和炭放到炉理面冶链.如果能让温度超过1500度的话.这时所得到的铁水会完全融化成液态.液态的铁可以吸收炭元素达到4~5个百分比而成为流动的生铁水.此时以空气打入生铁水将多余的炭氧化成二氧化碳来降低和控制铁的含炭量.这是现代的制钢法。

    玉钢是铁矿和炭混合後只加热到1200度左右,此时还原的铁无法完全融化成液态,而是半流动状态,冷却後像海绵一样成多孔状。海绵铁不是均质的铁块,含炭量从0.2到2.5左右,把海绵铁敲成小块,再以目视依照其断面的光泽,只挑出含炭在1~1.7左右且杂质较少者称之为玉钢。

    玉钢不是铸铁!用冶金学的术语它应该叫做海绵铁,铸铁温度要在1500度以上,铁矿被炭分子还原成铁。然後吸饱炭到2~6% 然後完全融化成液态,再浇铸於模具里,待冷却後即为铸铁制品, 铸铁含炭量极高性质通常非常的脆,但是回火後便成球墨铸铁此时就变的非常软。 铸铁是完全不适合直接拿来制刀.因为它熔点低不能被锻造。

    那在古代呢?古代炼钢技术的关键在哪呢? 在於鼓风的技术,一开始时因为鼓风技术和燃料选择的限制,只能让温度到达1200度左右。此时铁矿虽能完全被还原成铁,但是还不足以让其完全融化成液态,而是像麦芽糖粘稠状的多孔组织。在这种状态下的铁最多可以吸收约1.5%的炭.我们把它称为海绵铁.海绵铁品质的好坏决定在铁矿本身的品质,含磷硫等杂质少,又有钡等微量元素者为高级,现在日本的玉钢就是海绵铁。当然印尼也有生产海绵铁,但是因为铁矿品质比不上日本。所以刀剑的锻造材料也只能卖给铸造厂当原料,再来铁里面的含炭量和杂质可以由其断面用肉眼来判断。现代的炼钢厂里的老师傅用肉眼来判断含炭量,可以到万分之三的误差之内,日本人烧出了大块的海绵铁(他们称之为鉧)後用大铁鎚将之打碎.再由经验丰富的师傅用肉眼看铁块的断面来挑出含炭量在1.2~1.5左右杂质极少的精纯部分称之为玉钢,拿来当成日本刀的原料,其余含炭量不足,或是杂质多的下杂,则拿来做菜刀或农具。

    玉刚可硬可软可韧?会不会有点夸张?玉钢说白一点就是含杂质较少的高碳钢,其含碳量为1.0以上,如果说玉钢是合金工具钢,或许有可能,如果说玉钢真有那些特性整把日本刀都会玉钢来打造不是很好吗?可是事实事不然,日本刀在打造时,玉钢只用来作为刃铁而已,而其它部为则是使用其它的不同含碳量的钢材,如含碳量含0.7%的左下?及含碳量约0.1~0.3%的包丁?,就金属物理性质来说,高碳钢所得到的是硬的性质,中碳钢是韧的性质,低碳钢是软的性质,基本上这三种性质,就所知,好像没有一种金属可以通吃的。

    把玉钢加热後打成薄片,淬冷水後再敲碎成小块,将这些小铁片用纸包好再裹上黄泥,入火锻链,让其结合成一块,再不断锻打反覆摺叠,如此可以将杂质去除且将铁块像揉面团一样揉成均质。这个过程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将含炭1.5左右的铁块脱炭到0.8~0.9左右,所以摺叠几次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到刚好的含炭量时,就不能再摺叠下去否则含炭量会太低,(有时是8次10次或是13,15次是为了控制成品适当的含炭量,全凭目测和经验,这是制刃最难的部分) 。

    日本揉刀术并不是日本人发明的,而是中国唐朝的一种技术,连同刀型与铸造技术一起传到日本,所以才有唐样大刀的名称,但一但刃部的钢材一但磨光,露出内部的铁心,那把刀就没用了,所以後期才会被淘汰,日本刀刃部硬度约58-60,心才为48-50,这是一种较局部淬火的技术,但有可能会产生内应力,而且一把¥¥¥¥经过一次战争後,那把刀的寿命也差不多了,而¥¥¥¥的重量最轻900公克最重1200公克,要是超过1500或1700公克,就会对关节产生损伤,而中国刀不会,这是因为剑道的运刀法违反人体力学的关系。

    离线 666666
    论坛版主
    好评
    12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2-12-25
    最后登录
    2024-05-24
    1楼 发表于2021-09-29 17:05:25

    日本刀的刃区面积一般都占刀身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而唐刀的刃区面积一般为四分之一左右,采取斧刃造型。

     

    为什么?这一点是由战场环境所决定的。在日本战场上,金属铠甲绝对是稀罕物,在这种环境下,刀的工作主要是“切肉”,自然是越锋利越好;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刃区扩张到刀身面积的一半,理所当然。

     

    而中国的古代战场上,刀刃碰上个护心镜、铜盔之类的东西,则更加的稀松平常;面对这种情况,刀锋就不能简单地只追求锋利,还要兼顾破甲能力;而斧刃,就是这一要求的体现了。

    离线 666666
    论坛版主
    好评
    12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2-12-25
    最后登录
    2024-05-24
    2楼 发表于2021-09-29 17:06:29

    唐刀的始祖又称环首刀,多为单手刀,刀柄较短,长度为58~114厘米不等,并且无一例外在刀柄外侧制成扁圆的环状,环首刀也因此得名。

     

     唐刀的发展采用“百炼钢”的锻造工艺,并且改善了在锻造时对钢材里杂质的处理方法,并创造了“包钢”的技术,使唐刀外硬内软,拥有极强的韧性。在改善锻造工艺的同时,唐刀的外观上也有很大的改进。唐刀去掉了刀首的扁环,让刀身加宽,并且延长刀柄,使唐刀可以双手持握。

     

    真正的唐刀工艺使得唐刀的成本太过昂贵,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也就只有唐代才用的起这样精良的兵器,有许多当时的名人,都只为弄一把上乘精良的唐刀而耗尽家财。

    — 此帖于 2021-09-29 17:07:26 被 666666 编辑过 —
    离线 1508
    论坛版主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4-05-24
    3楼 发表于2021-09-30 02:25:31

    好帖。唐以后中国的主要对手游牧民族也装备铁甲,所以刃类兵器效力变小,打击类的兵器才应时发展。
     

    离线 666666
    论坛版主
    好评
    12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2-12-25
    最后登录
    2024-05-24
    4楼 发表于2021-09-30 08:55:37
    1508:

    好帖。唐以后中国的主要对手游牧民族也装备铁甲,所以刃类兵器效力变小,打击类的兵器才应时发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