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42 转到
    查看 67493 | 回复 414

    怀念那些小摊(10月17日更新在第194楼)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品相第一
    二级发帖
    好评
    148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4-10-22
    最后登录
    2024-05-30
    楼主 发表于2007-10-14 07:36:00

    经常在网络上浏览古钱币网站的泉友,对报国寺恐怕都是闻名已久。许多卖钱的帖子,文章的一开头不是王婆卖瓜地吹捧一番自己的宝贝,而是先不经意地来一句,“周末去了趟报国寺”,然后才亮出自己用数码相机、扫描仪或者摄像头拍下的,或清晰或模糊的收获来。鼠标再往下一滚,跟帖的人除了赞一个“好品”之外,还常常亲热地版聊起当天的所见所闻来。那种氛围,与一般网购商品时讨价还价的市侩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古泉园地”里许多精华的帖子,介绍的也都是楼主在报国寺买到的好钱,里面出现的藏品自然也是重量级的。这些古泉中的名珍,在我所居住的福州,不要说拥有了,往往连看到的缘分也是没有的。我本就很不满意福州的钱币市场,如果那些零星的摊点和柜台也能算得上是一个市场的话。自从有了这种对比之后,心态更是越发地不平衡起来。福州的城市不算大,钱币市场倒有三个,可是都不成规模。西边左海公园文化村里,钱币店有四五家的样子,算是最集中的一处,而且周末的时候,怀揣着几本钱币册出来买卖的“二哥”数量也最为庞大。东边象园头旧花鸟市场和鳌峰路上的新花鸟市场里,也各有几个看得见古钱币的柜台。我在福州呆了十年,前四年是在读大学,囊中羞涩得很,只能周末时骑辆自行车,去最近的旧花鸟市场淘些几元几十元的普通钱,后来工作了,就很想买些稍好的纲目钱。然而说来也奇怪,除了我所认识的一两位泉商外,其余的店主,见了我却一直是爱理不理,脸上倨傲得很。而柜台里摆的钱,也几乎全都是极其普通的品种,和极其丑陋的品相。我不会说福州话,也不太擅长和人套磁,所以逛起这样的钱币店来,总觉得压抑得很。进去一个钱币店里,先就被店主冷冷地扫了一眼,然后他便低下头去,任我的目光在玻璃柜台外面逡巡许久。好容易我鼓起勇气,要求他把装满杂钱的碟子或者币册拿出来挑选一番,对方不耐烦的表情总让我以为是犯了什么罪过。紧张兮兮地挑选一番,通常又没有满意的钱币,再请他收回,这时候的心情,简直就是没有做作业的学生被老师逮住,或者是闯红灯的司机看到交警在向自己敬礼了。每次大汗淋漓地从这些阴冷的钱币店里走出来,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怀念起故乡的那些小摊来。虽然我曾经是那么地渴望,走出那座狭小的山城,走到外面的世界来。    收藏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就拿钱币来说,每个人都离不开钱,很多人也会在书里夹张新钞票,但是有几个人会喜欢上那铜绿斑驳的古钱呢?恐怕在芸芸众生的眼里,这些东西和废铜烂铁可以直接地划上等号。而就有那么些人,第一眼看到古钱时,就有一见钟情的感觉,好像是一个存在于基因里的约定,遇见了,从此就难舍难分。一九九三年的八月,我在读初三的暑期补习班。忘了因为什么事,要去山城的邮局里一趟。走到门口时,忽然就看见几个小摊,其中的一个摊上摆着些古钱。我好奇地过去看,摊主是一个面孔老相的中年人,不过对着我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说话的语气还颇为和善。邮局门口的几个摊,基本上卖的是邮品,古钱摊就他一家。我对古钱一无所知,只知道清朝有十个皇帝,便以此为根据,从他那里选了三枚。记得其中一枚是黑漆古包浆的康熙通宝,宝泉局,最普通的那个版别。一枚是铜色的乾隆通宝。还有一枚是当十文的光绪元宝,品相不是太好,表面有一处被刮伤了。三个钱加在一起,大概他收了我两块钱,相当于一顿午饭的价格。口袋里揣着这些钱,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其中可以用言语来表达的那部分,是这些只在历史书上看见过的名字,居然有实实在在的物证到了眼前。还有一种炫耀感,觉得自己发现了同龄人们所不曾知道的一片天地。我骑着单车回到家里的楼下,遇到一个平常不算太熟的朋友,再也按捺不住得意,便取出钱来给他看。他的神情懒洋洋的,意思说自己家里也有过这些东西,并不算太稀奇的。我的家庭是六十年代从上海迁来山城的,家里不像本地人那样多少有些传家宝,所以铜钱于我,确实是第一次见到。倒是爸爸曾经送了一个银洋给我。那是个壹元的光绪元宝,上面有北洋两个字,背后是龙纹。我对银洋不是特别喜欢,却对集齐一套清朝皇帝的铜钱,有着莫大的兴趣,所以,就很期待能够在邮局门口,再找到另外七个皇帝的遗留。同时,对光绪很不满意——别人都是老老实实地制作方孔圆钱,名字一律叫通宝,怎么就你搞特殊化,弄出了一个没有孔的元宝来呢?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邮局门口每天下午的小摊前,固定了我几乎全部的课余生活。这个时期,恰好也是山城币市开始红火的时代。我开始发现,除了我结识的第一个泉商(后来我随大家的习惯,叫他老歪)之外,还有几个人也开始在这里摆摊了。他们卖钱的风格各不相同,但是回想起来,都很可爱。    我认识的第二位泉商姓钟,当时才二十出头的样子。小钟是一个厂里的工人,而且是那种一干就是一两天,然后再休息一两天的倒班方法,所以他不会天天来,但是来的时候往往会带些新玩意来。这位小钟后来一直在做钱币生意,而且似乎越做越大,现在跑到了古泉园地公司所在的长沙经营。我在古泉园地上重新发现了他的专区,不禁有他乡遇故知的感叹。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小钟的摊子比老歪更简陋。老歪至少还有一张塑料布,把乱七八糟的东西摆在上面。收摊的时候变戏法一样地把这些东西全收在一个黑色的旧塑料包里,捆在自行车的后面,一溜烟地消失掉。小钟的摊子基本上就是一张报纸,上面放着币册什么的。但是他很有商业头脑,在摊子前面用纸板写了一个小广告,曰:“要便宜,找小钟。”对于没有零花钱,每天都省下午餐费来买钱的我来说,便宜当然是颇有吸引力的事情。在泉商之外,我还结识了几个固定的买钱人。之所以不按照通行的惯例,称他们为“泉友”,一来是因为年龄和他们相差实在太多,二来是跟他们很讲不来。那几位都是白发灿然的老者,他们相互之间聊天,我根本插不上嘴。因为他们说的都是中国谁玩钱玩得最好,是丁福葆还是孙仲汇之类的话题。言语间好像跟那些人都很熟的样子。我当时并不知道丁、孙都是著名的钱币研究者,还以为就是住在山城的人,只是我不认识而已,所以也无甚怀疑。这些人中说话声音最响的一位,也是从上海迁来的,姓金,大家尊称为“金老师”,我却只不太客气地叫他“老金”。因为我初认识他不久,就见老金花五十元买了一枚金光灿烂的天启大钱,背后是星月和一个“密”字,神气地挂在钥匙上。我虽然说不清这钱的珍贵程度,却知道五十元是万万不止的,于是好意地上前,质疑此钱的真伪。孰料老金说:“这个,当然是真的。”以我那时的心态,实在无法理解,西贝得那么明显,老金为什么不承认。更可气的是,感觉到招架不住我的质疑,他随后又“顾左右而言它”,说要拿一个英语的知识问题来考我,看我知道不知道。我那时才学了几年英语,不知道自己的英语到底有多烂,还以为已经懂了不少了,于是欣然应战。老金要提出问题,凑趣的人当然很多,一转眼就在市场上围成了一个小圈子,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他出题。老金就说,这个题目,他在上海问了很多大学生,一样答不出来,大家就先惊叹说,金老师的水平太高了。老金出的题目是,新闻这个词,英文里是“NEWS”吧?(我点点头)那么,为什么是这么拼的呢?这个问题,不但中学英语课本里没教过,到专业八级大概也不会教。所以我自然是目瞪口呆。老金就说,英文里北是“NORTH”,东的打头字母是“E”,西是“W”,南是“S”,新闻是从东西南北来的,所以用这四个字母聚在一起。这个解释一出来,周围的人都无比崇拜老金,因为他不但懂英文,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连它的根源都弄得那么清楚。一个这么博学的人,又怎么会在钱币的知识上,输给一个小孩子呢?老金于是得意洋洋地走出市场去,而我则深感挫辱,从这个事件之后,对这位老先生的的泉品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不但尊敬全无,而且深觉此人,不可交也。看到在市场上,有人恭恭敬敬地叫他金老师,总是忍不住背过脸去,从鼻孔里“哼”的一声。市场里的人中,老金让我有点不屑,但有一位我很佩服。此人姓王,比我还小一些,当时只读初一。不过他有山东人的血统,身高惊人,后来大概是长到了一米九,当时至少也有一米七几,看上去很不一般。而且小小王完全没有初一学生的幼稚,当时就做起了转手钱币的生意。我有一次从家里带了一枚八几年长城套币中的二角出来,想问问市场上能不能卖掉,结果在市场的门口碰到小小王。他把钱拿过去放在手心里,用细长的手指翻了翻,告诉我此钱价值两元,然后就很帅气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挺刮的两元钱给我。我所佩服的,不是他有两块钱,而是他买下不是为了收藏,很明显是要把这个币再拿去卖——也许是我自己太迟钝的缘故,总觉得一个初一学生就能卖东西赚钱,简直不可思议。我之所以把这枚二角卖掉,是觉得对现代币无甚兴趣,而很想有些钱,能早日完成我的满清十帝之伟业。当时山城没有书店出售钱币学的书籍,网络更是天方夜谭,所以也无从知道这些钱币到底存不存在,又值不值钱。好在每天下课后往钱币市场跑,倒也常有收获。没多久,就弄到了一枚品相不错的嘉庆通宝(背后的满文字,后来知道是宝福),很小且很难看的道光和咸丰,也各买了一枚。随着收藏品的日渐增多,困惑也随之而来,这些钱怎么大小差别,竟会如此之巨呢?(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7 0:22:36编辑过]

    离线 lm630417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9-11
    最后登录
    2021-09-18
    1楼 发表于2007-10-14 07:40:00
    该用户已被禁言
    离线 圣泉
    论坛版主
    荣誉
    2021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5-18
    最后登录
    2024-05-30
    2楼 发表于2007-10-14 07:45:00

    呵呵,喜欢这样的文章。文章里提到的是钟泉芳吧?

    2015、2021年度优秀版主
    离线 覃羽
    实名认证
    好评
    2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8-27
    最后登录
    2024-05-28
    3楼 发表于2007-10-14 07:46:00

    文中发现钟泉芳同志的踪迹

    离线 抛砖引玉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19
    最后登录
    2021-04-10
    4楼 发表于2007-10-14 07:50:00

    好帖

    离线 覃羽
    实名认证
    好评
    2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8-27
    最后登录
    2024-05-28
    5楼 发表于2007-10-14 07:56:00

    话说钟泉芳同志在我们南京也是游击过一段时间的

    离线 怀古追今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4-03-16
    最后登录
    2023-12-24
    6楼 发表于2007-10-14 07:59:00

    支持这样的帖子!!让人回味啊

    离线 小分队
    一级发帖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5-10
    最后登录
    2022-03-30
    7楼 发表于2007-10-14 08:13:00

    期待下文!

    离线 小泉子
    实名认证
    好评
    9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4
    注册时间
    2006-08-17
    最后登录
    2024-05-30
    8楼 发表于2007-10-14 08:14:00

    写得不错!

    离线 凡圣同一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9-15
    最后登录
    2021-04-10
    9楼 发表于2007-10-14 08:17:00

    不错!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42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