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转到
    查看 7374 | 回复 47

    东魏永安五铢问题的探讨。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清宁泉主
    实名认证
    好评
    43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5-24
    最后登录
    2024-05-10
    20楼 发表于2007-09-05 19:55:00

    楼主的是开门北魏的,居然还能讲出这么多道理来,佩服

    离线 兰州胡剑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0-24
    最后登录
    2021-04-10
    21楼 发表于2007-09-06 04:52:00

    雍州青赤:雍州造的铜的颜色为青红色。梁州生厚:梁州造的钱体厚重。雍州现在陕西省中部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梁州指"汉中"汉中有梁山,故名"梁州",吉钱是指现在的永安五铢背土天柱是指现在的永安五铢面星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5-10
    22楼 发表于2007-09-06 16:41:00

    以下是引用大猫A在2007-9-5 10:11:00的发言:楼上的虽非长划永但是以后东魏的标准炉,也是从北魏开铸的,永字第二笔出头应该是较早铸的也就是说是北魏晚期或东魏早期的.很多简单问题以前复杂话了,例如北魏和东魏的永安分型,永安无私铸,好几个炉别是延续铸造(一些炉口是随着洛阳废而停或迁),根本找不到临界点,只是个软质母钱上修做笔划的减重研究.永安基本是母钱边减边铸的东西,一次铸完(历时15年左右,在初铸时就已考虑到减重的问题),所以字的长短穿插断折是分早晚的关键,但绝并非杜唯善那样的"学者"所搞出的既无标本且不明铸造又不联系南北朝经济环境的东西.  很多的确不是一句两句能讲明的,既没时间做图也不可能现在就一一做答,见谅.   对你的景仰之情有如。。。

    离线 恍然
    实名认证
    好评
    15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1-24
    最后登录
    2022-08-12
    23楼 发表于2007-09-06 17:32:00

    以下是引用兰州胡剑在2007-9-5 20:52:00的发言:雍州青赤:雍州造的铜的颜色为青红色。梁州生厚:梁州造的钱体厚重。雍州现在陕西省中部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梁州指"汉中"汉中有梁山,故名"梁州",吉钱是指现在的永安五铢背土天柱是指现在的永安五铢面星不要望文生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6 9:32:41编辑过]

    离线 9527
    实名认证
    好评
    4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8-29
    最后登录
    2024-05-16
    24楼 发表于2007-09-07 06:47:00

    学习了...

    2021-04-13 转正
    离线 英雄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11-02
    最后登录
    2024-04-19
    25楼 发表于2007-09-07 19:59:00

    学习

    2024-04-19 转正
    离线 兰州胡剑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0-24
    最后登录
    2021-04-10
    26楼 发表于2007-09-08 01:20:00

    以下是引用恍然在2007-9-6 9:32:00的发言:不要望文生义~~你给来个引申的!

    离线 魏宣王
    实名认证
    好评
    1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8-14
    最后登录
    2023-11-13
    27楼 发表于2008-08-17 23:57:00

    dongwei

    交易不兑现:http://pai.chcoin.com/show-507209.html

    离线 KAJA
    实名认证
    好评
    32
    差评
    5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4-12-24
    最后登录
    2024-06-02
    28楼 发表于2008-08-18 02:49:00

    以下是引用大猫A在2007-9-5 10:11:00的发言:楼上的虽非长划永但是以后东魏的标准炉,也是从北魏开铸的,永字第二笔出头应该是较早铸的也就是说是北魏晚期或东魏早期的.很多简单问题以前复杂话了,例如北魏和东魏的永安分型,永安无私铸,好几个炉别是延续铸造(一些炉口是随着洛阳废而停或迁),根本找不到临界点,只是个软质母钱上修做笔划的减重研究.永安基本是母钱边减边铸的东西,一次铸完(历时15年左右,在初铸时就已考虑到减重的问题),所以字的长短穿插断折是分早晚的关键,但绝并非杜唯善那样的"学者"所搞出的既无标本且不明铸造又不联系南北朝经济环境的东西.  很多的确不是一句两句能讲明的,既没时间做图也不可能现在就一一做答,见谅.  
    一直能期待在论坛和您探讨永安五铢 无奈您 太低调了.
    您说杜唯善的研究方式不科学  我不太赞同  老杜受条件局限,所论点多出于科学考古报道.
    你所再三谈到永安之炉别  有凭证吗?立足点在那里?

    离线 KAJA
    实名认证
    好评
    32
    差评
    5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4-12-24
    最后登录
    2024-06-02
    29楼 发表于2008-08-18 02:51:00

    首先你在北魏永安五铢的论据  我就认为是一踏糊涂的.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