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781 | 回复 1

    古钱书法艺术鉴赏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scchenguang
    实名认证
    好评
    2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1-15
    最后登录
    2024-05-13
    楼主 发表于2007-06-28 01:38:00

    我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绚丽多彩,内涵丰富,它不仅生动地反映着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兴衰和演绎,成为历史的见证,而且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无怪乎为许多收藏爱好者所青睐。   历经几千年漫长历史的古钱币,其钱文也随之演变了几千年,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犹如满天星斗,闪耀千秋。钱文书法体裁大致分四体:即篆、隶、行(包括草书)楷。应有尽有,各领风骚。   秦以前是大篆,秦以后是小篆,直到隋末为止,其中还有王莽篡政时期的布泉、货布等钱。钱文尖锐如针,世称“垂针篆”,笔画妩媚多姿,毫无妖冶之气,令人有端庄秀美之感;北周的五行大布钱,钱文住笔如杵,圆足有力,其形如筋,世称“玉箸篆”刘宋李武帝时的四铢钱,笔画曲屈,起笔尖,生笔锐,世称“薤叶篆”,其书法一扫以往四平八稳之风,开创飘逸华丽之体,实属当时钱文书法中之别树一帜。这些古汉字钱文,大多出自于工坊工人之手,富有古朴典雅之韵味。   直至唐代,由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书法艺术蓬勃发展,许多名家涉足钱文领域。如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手书“开元通宝”钱文,庄重端正,雍容娴雅,为一代书法楷模;五代南唐书法家徐铉也为“开元通宝”篆书钱文,其结构严谨,章法苍劲,自是人间难得之迹。特别延至宋代,许多钱文还出自帝王之手,世称“御书钱”,如宋太宗爱好书法,擅长各体,他手书的“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钱文,其隶书浑厚朴质,行书隽永流畅,草书则铁画银勾,神态自足,其书法造诣,实属罕见。宋真宗手书的“景德元通”和“祥符元宝”“咸平元宝”“天禧通宝”等钱文书法亦是精妙绝伦。北宋苏东坡和司马光手书的“元丰通宝”和“元?通宝”钱文,书法丰腴,用笔八面生风,倍受欣赏。宋徽宗手书的“政和通宝”“大观通宝”“崇宁通宝”钱文,称为“瘦金体”,刚健挺拔,风格独特,虽笔画纤细,但稳重如山,向为藏家们所钟爱。宋徽宗虽是个昏庸皇帝,但在书法艺术上可谓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南宋高宗手书“靖康通宝”“绍兴通宝”钱文,清秀飘逸,亦不逊色。金代名家党怀英手书“秦和重宝”钱文,结体茂美,似有玉箸篆之韵味。元代书法家周伯琦手书“至正之宝”钱文、大有王羲之的遗风,最后至清代,书画家戴煦手书“咸丰通宝”钱文,结体隽逸,秀丽可与“瘦金体”相媲美。   从以上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历史是人类创造的”。我国历代古人,他们在方孔圆钱的小小天地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为我们中华民族书法艺术发展史增添了灿烂光辉。正如黑格尔说的“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我想他们也许是领悟到这一点。

    身份已验证:陈广 四川南充

    离线 shuofeng
    实名认证
    好评
    1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6-09
    最后登录
    2024-05-27
    1楼 发表于2007-06-28 07:17:00

    不错

    身份已验证:孙卫宏 河北石家庄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