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6367 | 回复 37

    [讨论] 一个政和,一点猜想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zwart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2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2-03-04
    最后登录
    2024-05-24
    20楼 发表于2013-09-11 12:57:07

    回 异域 的帖子

    异域:仔细考虑了一下这个问题,我的思路被你的提法弄混了,呵呵.......

    1:修范,范是已经形成铸模了。

    ....... (2013-09-11 10:57) 

    这个问题其实好些文章从侧面做了解释,有功夫我会写篇东西细聊

    目前很多泉友(包括我)认为,字戳或者活字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想法存在一个目的性不明的缺陷,合理但不合情——做活字的目的是无法解释的,因为它不会带来任何在铸量提升或者铸工提升上的任何明显优越性,而且也没有什么必要性。就拿此版楷通来说,宣和楷通折二只有大致一个字体版别的楷篆对钱,政和楷通则有大致三个版别,但是铸量非常多,并且在质量上(除不修穿外)并不比那些有进退仰俯变化的版别差。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介绍庆元折三大钱样钱的工艺时,提到猜测南宋严州神泉监制祖钱使用的是软模制祖法,具体工艺流程是先用蜡制没有钱文的无字钱,然后用加热的可塑性蜡条粘贴在钱体上用刀修出文字,然后翻铸母钱,这么推测是因为,钱币有明显的高于缘郭的隐起文,钱币有祖钱被硬物压出的痕迹,并且另一个更重要的特点是,横竖画交叉的部位出现竖笔叠加压盖在横笔之上的情况。也就是说东南有些钱监制作母钱不是用雕刻的方法,而是用加热软塑条粘贴后刀修的方法制作,这点在南方的南北宋版别铜铁钱里有很多例子,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除陕西路、河东路、四川路外大多宋钱没有清代钱币那样的地张凸起现象——因为制作地张的时候没有文字干扰。另外北宋文献记载制作宣和御书钱时提到在书写钱文之前,有“范格已进”这四个字,说明确实是先有钱体,后有钱文的。

    蜡模制文字可能只是一个猜测,我认为用锡做祖钱,软模的可塑性也依然很好,锡软模祖钱,在大量制作母钱的时候,有以下特点。
    1字体脱落再加固,这就是进退仰俯的版别区别来源。
    2长时间压模钱文被挤压,这是隐起文形成的原因。
    3钱文被挤压后,重新贴锡加刀修整,这是加刀版别形成的原因。
    4锡母不易保存,这是目前北宋祖钱没有被发现的原因。
    5北方由于气候干冷,不方便制作锡母,所以陕西河东地区大多是雕刻制母,所以钱文精美。
    6这可能是目前最不曲折,最直接,最方便的关于宋祖钱的解释。

    离线 zwart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2-03-04
    最后登录
    2024-05-24
    21楼 发表于2013-09-11 13:01:54

    锡母在《高邮出土铁钱》中有记载,南宋一些铁钱钱文也有明显的笔画叠盖和隐起文现象。回头做个图

    离线 异域
    一级发帖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3-10
    最后登录
    2024-05-02
    22楼 发表于2013-09-11 13:34:28

    回 zwart 的帖子

    zwart:

    这个问题其实好些文章从侧面做了解释,有功夫我会写篇东西细聊

    目前很多泉友(包括我)认为,字戳或者活字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想法存在一个目的性不明的缺陷,合理但不合情——做活字的目的是无法解释的,因为它不会带来任何在铸量提升或者铸工提升上的任何明显优越性,而且也没有什么必要性。就拿此版楷通来说,宣和楷通折二只有大致一个字体版别的楷篆对钱,政和楷通则有大致三个版别,但是铸量非常多,并且在质量上(除不修穿外)并不比那些有进退仰俯变化的版别差。

    .......

    谢兄解答。

    我对阴模的理解,在于对手边的几版钱币的钱文表现无法解释,论坛中的前辈的一些言语让我把这个思路张开,中国在雕刻技术上是很精湛的,曾经去西安碑林看过,石刻的文字之美,确实令我震撼,那么在宋钱的铸造中是否有使用呢?

    假设一种情况:在木质材料上雕刻阴文钱文(这个从技术上应该是没问题的),再把阴刻的钱文用泥,蜡,翻下来,那么这个磨具就可以拿来铸钱了。(这个思路是由于,在五铢的铸造时,我们可以见到,铜,石,泥范的存在,但到了开元,宋钱,确无法找到相应的实物,历史遗留不可能消灭那么干净,除非当时使用的材料不易保存,或极易损毁。

    下面是我存尼的两类钱币,从钱文看,有压边的情况,文字雕刻形式明显,用母钱翻砂无法解释。发图探讨。

    13144_5a4d1377923064e3381275da54aaf.jpg13144_00a913779230647beaa2b30de6bc8.jpg


    一时兴起,在楼主的帖子中讨论和楼主论题远离的问题,还请楼主见谅。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离线 剑泉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8-28
    最后登录
    2023-09-15
    23楼 发表于2013-09-11 14:08:27

    回 zwart 的帖子

    zwart:这个问题其实好些文章从侧面做了解释,有功夫我会写篇东西细聊

    目前很多泉友(包括我)认为,字戳或者活字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想法存在一个目的性不明的缺陷,合理但不合情——做活字的目的是无法解释的,因为它不会带来任何在铸量提升或者铸工提升上的任何明显优越性,而且也没 .. (2013-09-11 12:57) 

    谢谢您细致的表述。
    对于“范格已进”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钱币的外缘和内郭已经规定尺寸,然后书写文字。就如刻印章,书写扇面类似的过程。不一定是先铸造钱体后书写钱文。
    当然在北宋钱中,尤其是徽宗时期的钱币确实有地章非常平整的现象,不排除先铸造钱体后贴字的可能。但疑问是徽宗钱的进退俯仰现象在北宋钱里不算频繁。
    另外,关于加刀,个人理解是直接修母,一般都是出现笔画较原版缩短,比如崇宁重宝里某些狭重版别,以及方冠宁里的很多亚版。而且加刀版基本都是所谓的小样,即较原版更晚些铸造。
    而政和折二的楷通大字则正好是笔画延伸,或者有类似加重描画的现象。这版的直径还是较阔缘的略小些的。所以有修模的联想。当然您提到的贴字的方法也有可能使笔画延伸,其实也不是直接贴字,是贴一块锡,然后刻字,或者刻出某些笔画。但这样的母钱直接翻铸的话耐用性较差,容易磨损或者脱落。

    身份证已确认:姚强 浙江省绍兴市

    离线 剑泉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8-28
    最后登录
    2023-09-15
    24楼 发表于2013-09-11 14:10:52

    回 异域 的帖子

    异域:谢兄解答。

    我对阴模的理解,在于对手边的几版钱币的钱文表现无法解释,论坛中的前辈的一些言语让我把这个思路张开,中国在雕刻技术上是很精湛的,曾经去西安碑林看过,石刻的文字之美,确实令我震撼,那么在宋钱的铸造中是否有使用呢?

    ....... (2013-09-11 13:34) 

    没事,能引来你们热烈的讨论是好事,谢谢回复。

    身份证已确认:姚强 浙江省绍兴市

    离线 随心所愿
    正式会员
    好评
    2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4-16
    最后登录
    2024-05-25
    25楼 发表于2013-09-11 14:31:30

    我认为政和折二楷通就两大类!
    楷通和楷通大字!楷通的面文几乎是在一个平面,而楷通大字(包括篆书)类似隐起文!
    个人认为铜钱谱的楷通篆书,应该为楷通大字的对钱!

    离线 胡来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7-02
    最后登录
    2024-05-16
    26楼 发表于2013-09-11 14:50:24

    学习。

    离线 王洪涛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12-06-25
    最后登录
    2022-08-26
    27楼 发表于2013-09-11 16:06:26

    同意楼主观点

    离线 杨磊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3-27
    最后登录
    2023-03-16
    28楼 发表于2013-09-11 17:12:41

    图文并茂,观点有异,学习学习

    离线 zwart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2-03-04
    最后登录
    2024-05-24
    29楼 发表于2013-09-11 20:42:45

    回 剑泉 的帖子

    剑泉:谢谢您细致的表述。
    对于“范格已进”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钱币的外缘和内郭已经规定尺寸,然后书写文字。就如刻印章,书写扇面类似的过程。不一定是先铸造钱体后书写钱文。
    当然在北宋钱中,尤其是徽宗时期的钱币确实有地章非常平整的现象,不排除先铸造钱体后贴字的可能。但疑问 .. (2013-09-11 14:08) 

    徽宗钱有以下几个客观条件,会导致钱监不需要进退仰俯版别
    1,徽宗时熙丰年间的新党残余再次当政,全民学陕西路铸钱,陕西路母钱的制作法是一炉期一对祖钱,隔炉期不修母,而重新做祖钱,这跟南方钱监有明显区别,南方钱监很多修母借字的例子,比如元佑草元,元符挑元,明显是违背行书连笔规则的钱文,按书法连笔规矩,元佑应该是挑元的写法,元符应该是跟元丰一样草元的写法,这可能是因借字引起的。如元丰改元佑借字最方便的做法是用锡母扣掉丰的锡字,做一个佑字即可。
    2,徽宗时期东南信州和岑水铜产量骤降,饶赣二司年年亏欠铸额,出现了成熟的三炼胆铜铸钱法,所以朝廷才决定让他们铸折二折十大钱的,铸量低了,就不需要制作很多的母钱,这样发生进退仰俯这些随机事件的概率也就低了。可以量一下,大多折二遒劲类宣和,都不够两枚小平的重量,这可能是赣司铜产量巨亏的原因。
    3,东南钱监,饶赣二司之间,饶司和饶司各钱监,赣司和赣司各钱监铸钱方法都不一样,在哪一步骤分母子都不一样,但是感觉赣司铸钱是单祖钱制单母翻子、子翻子、版版递缩的方法制钱,而饶司是单祖制一批母,母再分子的方法,由于软模的原因,单祖制批量母过程形成了很多不确定性的母钱,这可能才是进退仰俯的原因。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