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781 | 回复 7

    [讨论] 《谈一谈不同时期古钱币的相似问题》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五代泉人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6-04
    最后登录
    2021-07-19
    楼主 发表于2013-07-25 13:54:36

           不同时期的古钱币,有着相似的特点,我们经常遇到。不同国家、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都有一些古钱币相似。
           从大的方面来说,古钱币的相似是正常的。差不多的形制,差不多的重量,差不多的材料,差不多的工艺,差不多的汉字钱文,肯定有所相似。尤其是篆书钱文钱币,因为篆书的书写特点和篆书特有的间架结构,相同的文字,写法几近相同 ,如篆书“元宝”二字,中国所有篆书元宝钱币,几乎都大同小异,有一些则十分相似。
           还有另外的相似,是钱币收藏界最为关心的,这就是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古钱币,在形制、书体和风格上的相似。除去人为的仿铸、改刻和粘贴造假,这种相似,往往是学习、模仿的结果,或者是循旧改范的再铸钱币,如果是无关联而有的相似,这就是奇迹了,这就是钱币界的千古奇观了。
           第一、不同的国家,互相学习,因而有着相似的钱币。这主要是包括中国和安南、日本等国的中华钱币圈。譬如安南国,自丁朝以前,货币流通,即使用中国皇朝赏赐钱币,或是华夏南国疆域,商品、货币流通波及的余脉。因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又是藩属国,安南历代王朝,都有学习、仿铸和翻铸中国钱币而自用的传统。既熟悉又可信手拈来的,如,篆书政平通宝,安南陈朝太宗皇帝公元1233年(天应政平二年)铸,除去“和”字不同,钱文书体与中国北宋徽宗朝政和年间(1111-1117年)所铸政和通宝几近相似,应是陈太宗以政和通宝钱币为母钱,稍加改造,制成钱范,铸造了政平通宝。还有,篆书元丰通宝,安南陈朝太宗元丰年间(公元1251-1257年)铸,此钱仿铸自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所铸元丰通宝,直接以宋钱元丰通宝为母钱制范,然后铸造了安南元丰通宝。还有景德元宝钱币,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公元1007)铸,而安南则有景宋元宝钱币,景宋元宝与景德元宝,除去“德”字不同,以及安南材料含有铅锌成分,颜色有些灰白,其它几近完全一致,可以肯定是安南国以景德钱币为模,铸行了景宋元宝。
          彼时的安南,文化、科技不发达,钱币文化承继自中国,加之陈朝皇帝,本身就是华裔闽人,同朝大臣多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者,一些皇帝的年号,都学习模仿了中国皇帝的年号,而钱币的铸造,学习、翻铸中国钱币,再正常不过了。
           第二、同一时期不同王朝钱币的相似。北宋时期,是我国钱币铸造的高峰,钱币铸造精美,钱文书法瑰丽。靖康之乱后,金朝在中原烧杀抢掠之外,俘虏了徽宗、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贵卿、工匠等,更有金国南侵中的宏博、治国识士,一同掠取了北宋遗留在陕西的铸钱作坊和铸币工匠,北上金国,从而奠定了金国未来金属铸币的基础。金朝铸钱的技术水平高超,文字清晰俊美,范型规整,整体风格与北宋一脉相承。公认的,金朝铸币始于海陵王完颜亮正隆二年(1157年)的正隆元宝,规整精美,喜爱者众。
            笔者收藏有金章宗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6)铸行钱币明昌元宝篆书小平钱,钱文玉箸篆书,隽永秀雅。明昌年间,正是章宗延续前朝传统,限钱铜钱、推行交钞时期。铸行明昌钱币,应为皇权、统治象征,试铸。而北宋仁宗明道年间(1032年—1033年),铸有明道元宝篆书钱币,该钱钱文书体、风格,与明昌元宝篆书钱币有所相似。这是很容易解释的,因为一脉相承,共同的材质,共同的工艺传承,共同的书体,几近共同的文字,铸成了相似的钱币。
        第三、同一王朝不同时期钱币的相似。中国古钱币术语,有改范钱一说,意思是后朝铸钱,以前朝的钱范为基础,稍加改造一个字或两个字,重新铸造的钱币。宋朝诸代钱币,多有相似品种,譬如,太宗所铸篆书太平通宝,铸于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因为某种原因,未能铸行天下,后世曾孙英宗所铸治平通宝篆书钱币,铸于治平年间(1064-1076),二币书体、风格相似,是英宗继承太宗未景事业或弥补上祖缺憾,因而模仿太宗未能铸行太平通宝钱币风格,或者套用其钱范,稍加改造,从而铸行了治平通宝篆书钱币。还有绍兴元宝篆书钱币,铸于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而绍圣元宝,为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铸造,绍兴元宝与绍圣元宝钱文只差一字,二币的文字特点、风格,均相类似,绍兴与绍圣年间,时间相差三十余年,高宗是哲宗的侄辈,因为年号大致一样,高宗学习、模仿上辈所铸钱币,既省事又省力,何乐而不为。
            第四、无关联、偶然相似的钱币。冥冥之中似有安排,有一些钱币的相似,可为奇绝、偶然,甚至不可思议。大燕通宝与大观通宝的相似就是如此,这真是千古奇观。大燕通宝,五代初幽州大燕刘守光应天元年(911年)铸,目前发现,疑似钱币孤品,大观通宝,宋徽宗赵佶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至1110年)铸,二币铸造时间相隔二百来年,二币互不关联,且大观通宝为宋徽宗御书,书体为瘦金体。瘦金体为宋徽宗学习、继承前人书法创造而成,自成一体。而大燕通宝的铸造,为五代战乱频仍的幽州,其书体,除去“燕”字,与大观通宝,风格几近相同。为了研究二币书体的相似问题,笔者可为下了不少功夫,也同钱币收藏界的朋友们有所交流,都感觉是非常讶异之事。经对书体发展的考证,这也是很正常的。任何书体的形成,必有学习、继承和发扬的过程,瘦金体亦不例外。瘦金体是宋徽宗创造的书法,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649-713年)、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融会贯通,主要是变化二薛兄弟(薛稷,薛曜)书体,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瘦金体最为接近,专业考证认为,赵佶瘦金书体,也许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化而来。薛稷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可以肯定,其书法,是后来的瘦金体书法之源。自公元700年左右,至911年五代初刘守光大燕时期,历200余年,以薛稷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期间研究、喜爱薛稷书法者,肯定众多。四百年后,宋徽宗研习薛稷的书法,正常;五代初幽州某位距薛稷二百来年的书法家研习薛稷书法,更加正常,并因此而书写了大燕通宝的钱文。没有关系的两个钱币,钱文书法的几近相似,这真是中国钱币界、书法界的千古奇观!
             第五、善意、恶意仿铸、造假的钱币。到古玩市场上转转,时常碰见古钱币批发的商贩。成筐的大观通宝,瘦金体,不贵,两块钱一个,当做工艺品买卖,经常有人光顾,当做学习和纪念。这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找一个字口深峻的大观通宝做模,铸造一批,十分精美,赚点小钱,没有什么道德、品质问题,养家糊口而已。
            最可气的是那些专业作假者,将珍贵、稀有的古钱币,仿铸以后,弄点化学药水,埋入酸度合适的土里,养出绿锈,当做大珍买卖。还有改刻钱币,把一般常见的古钱,改刻一两个字,使其变为有相似钱文的珍稀、贵重的钱币,希冀买个大价钱。还有挖补钱币,把普通钱币的钱面文字挖掉一、两个,然后用胶粘剂或焊锡补贴上其它钱的文字,以变成大珍,抬高其身价,糊弄买家。
            一般来说,作假钱币的识别,不是特别困难,其作假的蛛丝马迹,往往比较明显,假的就是假的,除非是作假高手,再加上高超工艺。钱币作旧,锈色往往表浅而浮躁,不似真正的古币,锈色自然,锈深入骨,整体透着时间、历史的风韵和沧桑。改刻钱、挖补钱亦不难识别,既然已经动了手脚,总有颜色变化,总有破绽、痕迹,不可能天衣无缝。当然,收藏古钱币,识别作假钱币,还是要小心谨慎,要多看、多摸、多掌握相关知识,如此,才不会上当受骗。





    离线 有缘就藏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4-06-18
    1楼 发表于2013-07-25 14:01:33

    学习

    实名认证
    好评
    1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2-21
    最后登录
    2023-09-15
    2楼 发表于2013-07-25 14:15:59

    好文章,学习

    2015-01-21  转正

    离线 四明山人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8-20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13-07-25 14:53:54

    学习

    离线 笨笨
    二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5-20
    最后登录
    2023-12-25
    4楼 发表于2013-07-25 14:55:33

    明昌、大燕,风格很富邦~~

    离线 浊水晚开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1-24
    最后登录
    2021-04-11
    5楼 发表于2013-07-25 15:20:02

    学习了,谢谢。

    离线 品相第一
    二级发帖
    好评
    14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4-10-22
    最后登录
    2024-06-18
    6楼 发表于2013-07-25 16:53:22

    谬种流传,胡说八道。

    离线 杨磊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3-27
    最后登录
    2023-03-16
    7楼 发表于2013-07-25 16:53:43

    好文章,既学习了钱币知识,又学习了辩伪方法。帮顶!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