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3554 | 回复 113

    一块银元当时购买力。。。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qingdao7777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8-26
    最后登录
    2022-10-19
    100楼 发表于2013-11-25 11:02:25

    应该不是黑市的价格....我爷爷在西餐厅工作,难道他说的是他们餐厅的采购价???

    离线 大方
    一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0-15
    最后登录
    2023-07-04
    101楼 发表于2013-11-25 11:10:54

    回 qingdao7777 的帖子

    qingdao7777:应该不是黑市的价格....我爷爷在西餐厅工作,难道他说的是他们餐厅的采购价??? (2013-11-25 11:02)

    依然是黑市价格。那个时期用银元结算物品价格的都是黑市价格。法定流通货币是“准备票”也称“联银劵”那个时期连老蒋发行的“法币”都是不允许流通的,只有南来北往的货商私下兑换,具体兑换比率无详细资料可考,当然那个时期最硬通的吃遍全国的还是银元。

    离线 火牛阵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8-28
    最后登录
    2024-01-21
    102楼 发表于2013-11-25 18:43:18

    回 qingdao7777 的帖子

    qingdao7777:我爷爷告诉我的,他年轻的时候,也就是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的天津,一袋白面差不多是1块钱,具体一袋多少斤就不知道了,反正是好面粉 (2013-11-25 10:49)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的天津等沦陷城市供应给普通市民的叫“杂合面”,灰黑的粗面里夹杂着沙子头发等等杂质,用筛子都没办法筛干净,实际上就是打扫仓库底的陈年垃圾;白面只有日本军队控制的单位比如铁路员工才能买到,还是限量供应。

    离线 大方
    一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0-15
    最后登录
    2023-07-04
    103楼 发表于2013-11-25 19:04:38

    四十年代这几年是华北沦陷区人民最黑暗、最艰难困苦的几年。大米、白面等正经粮食全部被“统制”、军用,中国人不许吃,偷吃一点都要处罚。老百姓吃的是配给的黑不溜秋的“象子面”之类东西。“肚中无食”劳动人民走在街上、突然倒毙街头的,屡见不鲜。
    摘至:悼念宋硕(钱宗澜)

    离线 大方
    一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0-15
    最后登录
    2023-07-04
    104楼 发表于2013-11-25 19:30:50

    民国初期,银元与铜钱的比值与清末相近。
      民国14年(1925年)1个银元兑铜元187~194枚。
      民国15年,1个银元兑铜元228~232枚。
      民国25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1元法币兑换银元1元或铜币200~300枚。
      民国30年法币1元只值“当十”铜元100枚。嗣后法币贬值无人兑换。
      民国31年,关金券1元折合法币20元与法币同时流通。
      民国37年8月,新发行的金圆券1元兑换法币300万元,1个银元值金圆券2元。
      民国37年11月,每元银元值金圆券10元。
      民国38年4月1日至13日,福州市政府公布银元折合金圆券的标准:
      4月1日,1元银元值9000元金圆券;
      4月6日,1元银元值1.1万元金圆券;
      4月7日至10日,1元银元值1.7万元金圆券;
      4月11日至13日,1元银元值3.6万元金圆券。仅13天时间,银元1元兑换金圆券比价增长3倍。市场比价还要高出几倍。到7月3日,金圆券已同废纸。国民政府发行银圆券取代金圆券,与银元同时流通。福州于7月9日发行银圆券,与银元比值1∶1。1元兑换金圆券5亿元。

    离线 大方
    一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0-15
    最后登录
    2023-07-04
    105楼 发表于2013-11-25 19:38:54

    根据1928—1930年上海230户下层家庭状况的调查统计资料,当年一个五口人的贫苦劳动者之家平均年收入约国币400银圆。这五口人(夫妇两人加三个子女,或一对老人、儿子媳妇加一个孙儿)组成一个“典型家庭”,是当上海百万下层贫民的标准情况。。5807a685d1a9ab3b599035bc56
      5口人的日用消费,包括大人和小孩,在统计学上折合起来相当于4个大人,称为“等成人”(与4个成年人相等的意思)。这样的典型贫民家庭一般都有两个人做工,每年总收入约国币400银圆,每月平均33银圆。他们生活的日常开支主要有下列几方面:。9f396fe44e7c05c16873b05ec425
      一、基本食物。每年花费在食品上的开支平均为218.5圆(每个等成人每月伙食费仅4圆6角),约占收入的55%,即一半略多。。d82c8d1619ad8176d66《》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二、基本衣着。每年花费在衣物上的开支为36.7圆,约占收入的9%,其中购买成衣4.3圆、鞋帽9.3圆。。dc82d632c9fcecb0778afbc7924494a6《》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三、居住条件。每年房租平均为28圆,占收入的7%,居住一间半房子(或说一大间、一小间)。
      四、燃料、水电。每年化费24圆左右,占收入的6%,大多家庭使用木柴和煤球烧炉子做饭,也有用煤油炉的。少数家庭(大约十分之一)有电灯,其余十分之九用煤油灯。。52720e00354
      五、杂项。其他属于文教、嗜好、卫生等支出,为92.8圆,占收入的23.2%,如子女教育费,交通费,烟酒费,娱乐费,医药费,等等。。202cb962《》 @ Copyright
    本文转自晋江文学城,原文地址: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336625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7-13
    最后登录
    2024-05-06
    106楼 发表于2013-11-26 03:23:12
    该用户已被禁言
    离线 大方
    一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0-15
    最后登录
    2023-07-04
    107楼 发表于2013-11-26 11:51:13

    楼上兄台。这里指的是当时远东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上海” 所以这种统计数据也是有局限性的,同时也不排除当时的统计数据同样有水份!同一时期在内地3~4块银元就可以买一饷地了(相当于3亩)。可想而知当时各地方的消费水准差距很大。也就为何上海是中国百年来最闻名的移民城市了。十里洋场不是一个空范的词组。。。。。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7-13
    最后登录
    2024-05-06
    108楼 发表于2013-11-26 17:12:04
    该用户已被禁言
    离线 醉翁泉记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1-21
    最后登录
    2021-04-11
    109楼 发表于2013-11-26 17:38:40

    观点很片面。我倒认为不是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怎么会被共产党掀翻,其中道理,请仔细琢磨!!

    违规记录:信誉可疑,谨慎交流!2016-1-6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