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0440 | 回复 74

    [讨论] 关于北宋铜母存世量的探讨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东京钱丞
    荣誉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3-07-28
    最后登录
    2024-06-17
    50楼 发表于2012-03-19 22:25:48

    说的的确很有道理!早几年,我已经在园地讲过这个故事,俺开封有位朋友,在八十年代得壹才七八十元时,他自己开价1000买个得壹,其实,1000元,在当时可买到15个得壹,或30多个顺天、三四把三字刀、一对半宣和元、一对靖康、17个小崇通、100多个大大观或大咸丰......呵呵。他坚信“顺天易得,得壹难求”的古训,他相信自己玩泉多年的阅历,市场上、博物馆里,哪里可以涌来这么多的得壹???只到今天,他仍然坚定不移的认为——当今世界上,只有他手里的那枚得壹是千真万确安史时期的得壹,其他得壹决不可能是真品。呵呵,也不可以是真品。我曾经也和他争论过,他铿锵有力的“我玩古钱三四十年了,你懂还是我懂?”,吓得我再也不敢放肆了。很佩服他,也真希望他是正确的。
    我在园地也漂浮十年了,每每想起经历千年的宋钱,总是暗自怀疑,它怎么可能这么泛滥???莫非是我心中标准定的太低吗?
    恩,大多数所谓北宋钱——我应当一笑而过。
    一笑而过,以后咱就当一笑而过版的版主吧。哈哈!

    离线 630204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6-01
    最后登录
    2021-04-10
    51楼 发表于2012-03-20 10:20:44

    万分之一有什么根据?这万里挑一唯一的母钱的标准又是谁定的?又是根据什么标准定的?估计是根据某版钱币发现量与此版的“母钱发现量”做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是否存世量不足万枚的版别钱就不应有母钱发现了。宣和元宝美制大字版存世量应当不足10枚,铁扇子先生那枚就是公认的母钱,而且有看法认为应当属于原母(大家可以在园地里查找一下)。
    其实仅就判别北宋铜母存世量是否仅为铜钱的万分之一这一概念是否成立太好办了,不少人不认可铜母,认可铁母的人可就多多了,拿铁母出土和传世量与铁钱发现量相比就有个大概的概念了。再比照铜钱存世量就能够大概知道铜钱母钱的存世量了,应当不会相差太多。
    汪圣铎先生估计算错了:一般认为北宋熙丰时是货币铸造量最大的时期,按照北宋毕仲衍所修的《中书备对》熙丰时全国17钱监(不包括铁钱监)每年铸造铜钱506万贯,铁钱八十八万九千贯。按照每贯一千枚算,506万贯全部是平钱的话应为五十亿零六千万枚,熙宁时已经大量铸造折二钱,这就更减少了货币铸造的总数量。铁钱铸造情况可以从历经北宋神宗、哲宗、徽宗的三朝元老苏辙所作《龙川略志卷八》略见一斑:陕西岁铸钱,折二钱二百万贯,用本一百万贯。铁贱铜贵,而与铜钱并行,又重而难徙。由此陕西币轻物重,商贩沿边者回,无以为货,非换盐钞,则负铜钱以出,故铜钱日少,铁钱日多。这里苏辙所提陕西铸造为折二铁钱,仅陕西一地铸造铁钱就超过了《长篇》中所说全国铸造铁钱八十八万九千贯的总数。二百万贯也就不到二十亿枚。再加上两淮、四川路、河东路铁钱估计全国铁钱铸造量不到五十亿枚。铜铁相加全部铸造量不会超过一千万贯,上百亿枚。
    另外凡事都有例外,清代母钱认知度是比较高的,但万分之一或X分之一的规律好像并不存在,如咸丰元宝宝泉局当百短撇元版发现很少,应当不超过百枚,但其母钱本人上手就达3枚。又咸丰元宝宝泉局斜降宝当百大钱存世量不超过5枚,但却有母钱存在。一种咸丰元宝当五百星月版仅发现不足5枚,却全部是母钱。又如咸丰通宝宝泉局小平铁母、戴书小平铁母和真书小平铁母存世量很大。九十年代在山西长治,一次就发现宝泉局咸丰小平铁母64枚,而后又有陆续发现,清代年代较近,其铁钱保存下来的应当多于宋代,但它们母钱的存世量和铁钱存世量完全不符合X分之一的规律。所以鄙人认为除了《故宫清钱谱》中的东西可信度高些,其它历代母钱(包括铁母)都是大家在几十上百年的钱币收藏鉴定实践中凭感官凭经验判定的,目前很难有标准可以作为依据,只能在同版钱中细心比较,找到比较好的再看其制作工艺,一般说制作工艺比不易量化的精美程度更具说服力。应当说宋代铜母存世量应当远不止万分之一,也不可能比比皆是。

    离线 鲁莱珍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2-06
    最后登录
    2021-04-11
    52楼 发表于2012-03-20 11:03:39

    太好了

    引用第51楼630204于2012-03-20 10:20发表的  :
    万分之一有什么根据?这万里挑一唯一的母钱的标准又是谁定的?又是根据什么标准定的?估计是根据某版钱币发现量与此版的“母钱发现量”做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是否存世量不足万枚的版别钱就不应有母钱发现了。宣和元宝美制大字版存世量应当不足10枚,铁扇子先生那枚就是公认的母钱,而且有看法认为应当属于原母(大家可以在园地里查找一下)。
    其实仅就判别北宋铜母存世量是否仅为铜钱的万分之一这一概念是否成立太好办了,不少人不认可铜母,认可铁母的人可就多多了,拿铁母出土和传世量与铁钱发现量相比就有个大概的概念了。再比照铜钱存世量就能够大概知道铜钱母钱的存世量了,应当不会相差太多。
    汪圣铎先生估计算错了:一般认为北宋熙丰时是货币铸造量最大的时期,按照北宋毕仲衍所修的《中书备对》熙丰时全国17钱监(不包括铁钱监)每年铸造铜钱506万贯,铁钱八十八万九千贯。按照每贯一千枚算,506万贯全部是平钱的话应为五十亿零六千万枚,熙宁时已经大量铸造折二钱,这就更减少了货币铸造的总数量。铁钱铸造情况可以从历经北宋神宗、哲宗、徽宗的三朝元老苏辙所作《龙川略志卷八》略见一斑:陕西岁铸钱,折二钱二百万贯,用本一百万贯。铁贱铜贵,而与铜钱并行,又重而难徙。由此陕西币轻物重,商贩沿边者回,无以为货,非换盐钞,则负铜钱以出,故铜钱日少,铁钱日多。这里苏辙所提陕西铸造为折二铁钱,仅陕西一地铸造铁钱就超过了《长篇》中所说全国铸造铁钱八十八万九千贯的总数。二百万贯也就不到二十亿枚。再加上两淮、四川路、河东路铁钱估计全国铁钱铸造量不到五十亿枚。铜铁相加全部铸造量不会超过一千万贯,上百亿枚。
    另外凡事都有例外,清代母钱认知度是比较高的,但万分之一或X分之一的规律好像并不存在,如咸丰元宝宝泉局当百短撇元版发现很少,应当不超过百枚,但其母钱本人上手就达3枚。又咸丰元宝宝泉局斜降宝当百大钱存世量不超过5枚,但却有母钱存在。一种咸丰元宝当五百星月版仅发现不足5枚,却全部是母钱。又如咸丰通宝宝泉局小平铁母、戴书小平铁母和真书小平铁母存世量很大。九十年代在山西长治,一次就发现宝泉局咸丰小平铁母64枚,而后又有陆续发现,清代年代较近,其铁钱保存下来的应当多于宋代,但它们母钱的存世量和铁钱存世量完全不符合X分之一的规律。所以鄙人认为除了《故宫清钱谱》中的东西可信度高些,其它历代母钱(包括铁母)都是大家在几十上百年的钱币收藏鉴定实践中凭感官凭经验判定的,目前很难有标准可以作为依据,只能在同版钱中细心比较,找到比较好的再看其制作工艺,一般说制作工艺比不易量化的精美程度更具说服力。应当说宋代铜母存世量应当远不止万分之一,也不可能比比皆是。
    离线 鲁莱珍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2-06
    最后登录
    2021-04-11
    53楼 发表于2012-03-20 11:05:17

    此贴值得关注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3-20
    最后登录
    2021-04-11
    54楼 发表于2012-03-22 14:32:05

    看看就走

    离线 崽崽
    实名认证
    好评
    6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3-18
    最后登录
    2024-05-02
    55楼 发表于2012-03-22 14:42:08

    意义不大

    到底是翻砂铸钱  还是 活版铸钱

    还没弄明白呢

    离线 逍遥客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3-23
    最后登录
    2021-04-10
    56楼 发表于2012-03-23 10:13:41

    钱币铸造大都采用垒铸法,如一层六枚,五层就是三十枚,十个工匠同时造型,需用母钱三百枚,可见母钱用量之大。所以母钱不可能做的太精,淘汰后流入行用也是可能的。使用过的母钱必有磨损的痕迹,肯定不会太精整。

    离线 逍遥客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3-23
    最后登录
    2021-04-10
    57楼 发表于2012-03-24 14:56:48

    关于母钱大可不必太神秘,原则上讲一枚铸造精整的钱币经过修整都可当母钱使用。宋钱版别繁多,说明制母成本并不高。母钱与行用钱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铸造生产,材质也相近。而雕母却有本质的不同,材质可用硬木、软金属、甚至石料手工雕成,与铸造产品极易区别。宋钱铜母完全可以参照铁母的标准去认定。

    离线 逍遥客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3-23
    最后登录
    2021-04-10
    58楼 发表于2012-03-25 17:31:24

    借用活字印刷技术制作母钱也是完全可能的,如开元范宋元通宝,先用开元母钱或精整的开元钱造型,然后将开字压平,在此用雕好的宋字压一下,铸出来即成宋元通宝,选精整的加刀修理即可当母钱使用。同样道理如四字都变,可先用无字钱胚造型,然后用四个活字压字,铸出修理后即可。宋钱中相同字体却有升降、进退、仰俯之分,很可能就是用此法形成的。

    离线 逍遥客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3-23
    最后登录
    2021-04-10
    59楼 发表于2012-03-27 09:27:44

    原坑钱中究竟能出多少母钱应因坑而论,少而分散的民窖,每罐十多斤,大多是流通较久的劣质钱,品相好的都不多,更难找到母钱。量大而集中的商窖还有大户人家的窖藏,钱币屯集时间较长,好钱较多,也可能找到母钱。大量的水坑钱大多数是铸地运往发行地途中落水,品种单调,未流通,品相好,其中有母钱也不好区分。还有用作军饷的军窖,寺庙的窖藏,陪葬窖藏等等,情况各不相同。唯有国家铸钱监或铸钱局的窖藏才能找到较多的雕母、母钱、样钱,以及希缺的好钱。还有就是收藏爱好者的窖藏。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